思考厉害的人,是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享四个有用的技巧

这个世界,很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事情,不一定就是现象本身。

例如一对情侣吵架,男的没多久就跟另一个女生在一起。这件事切头切尾地放在网上,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斥骂这个男的是渣男。

但这只不过是事情呈现出来的最终现象或结果,而不一定就是事情的本质原因。说不定是女生有错在先,跟其他男生厮混在一起,做了对不起男生的事情等,男生忍受不了,才最终导致我们看到的这个“结果”本身。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一系列因素,才是这个现象的本质。

也就是说,想要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我们必先要懂得收集与这个现象相关的各种信息,再将信息归类,然后通过不断的推理,才最终发现问题的初始因素。

这需要我们在收集到信息之后,正确地解读信息,梳理和整理不同的资料,将其用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串联在一起,弄清原因后果。

通过资料的相关信息,层层深入分析,这才会让我们真正看到事情的本质。

那这一系列的思维运作,会有什么步骤呢?

对信息进行解读

所谓解读,就是理解信息背后实际传达的意义。

在对信息解读解读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初始假设”的步骤。

如当你收集到某某高速现在正在塞车的信息,而明天就是节假日,那么基于这个信息,你就做出“初始假设”:

如果明天跑高速出外游玩,肯定会塞车塞得更加严重了,说不定会额外多花费两个小时,只能选择其他路线。

有了这个“初始假设”,接下来我们才能以此做出判断,构建基础的问题解决方案。

然而,在不断收集资料的过程当中,随着我们对资料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加深,我们这个“初始假设”或许就要修改了。

在最终观点确定下来之前,我们就需要不断否定原来的假设,不断挑战我们得出来的观点,如:其他路线在以往的节假日也会塞车,而且塞车的时间更长,更是走不了。

所以,在我们收集到一定的信息,形成基本的初始假设之后,就要综合这些信息进行判断,问自己一些问题:

  • 这些假设是否合理呢?
  • 掌握的信息是否足够充分?
  • 建基于这些信息的推理有没有问题?
  • 还没有其他更好的建议?

解答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思考也因此而有了一个更加明晰的方向,而非单凭个人感觉做出判断。

这是思考现象的第一步。

确保自己的解读是建基于理智

对信息进行解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不能说我想怎样解读就要怎样解读,这是不负责任的思考方式。

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没有规限的情况下,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情感意志对外界进行一系列主观解读。

我们的大脑,掌握情绪和理智的区域分别是杏仁核和前额叶。然而,由于传输信息的神经回路,有一条快捷通道接驳杏仁核,所以一旦我们接受到外界刺激的信息,我们的情绪会先于理智做出反应的。

某些时候,这个机制是很好的我们自我保护程序。例如在你走夜路时听到可疑的声响,这种外界“刺激”会调动起你恐惧的情绪,让你“精神一振”,你也因此更好地留意外界的危险,保护自己。

但在另外一些时候,这个机制就会让我们产生错误的判断。例如你逛街,遇到同事跟他打招呼,没想到对方冷淡回应就走了,那么同事这个举动,就会留给你不爽的感觉,让你觉得对方没礼貌,以后工作中碰面也不想跟他接触。

这就是情绪先于理智,或者情绪掩盖理智后,所做出来的“不恰当”的解读。

为什么我们会犯错这种错误呢?

因为神经语言学表明,客观世界跟我们自身的经验有无法缩小的差距。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跟我们自身的观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而构成这种“不一致”,正式我们自身的三种“限制”:

1,神经限制(neurological constrains),有些人更害怕老鼠,或者不恐高,会导致他们对外界的感受不一样。

2,社会限制(social constrains),不同语言区域或社会体制下生活的人,对外界的感知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3,个体限制(individual constrains),“何不食肉糜”这种阶层的人,跟“粒粒皆辛苦”的人,对外界的看法也会有迥异的差异。

碍于这三种“限制”,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脑海中创立了一个世界的投影。根据神经语言学的说法,这个投影是一个模型或者地图,以此来帮助我们做出各种行为。

正是这个模型或地图,决定了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获得外部世界的经验,觉得我们如何认知世界,以及做出何种选择。

最终,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

想要让自己的解读拥有更好的合理性,你必须要掌握一种正确的思考模式。

而哈佛大学提倡的“自我意见建立法”,就是属于比较理性化的思考模式。这个模式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认自己对一件事理解程度;

第二步,确认自己对这件事还没理解或者不明白的部分,通过查找相关数据补充不理解的部分;

第三步,持有自己的意见。

这个“自我意见建立”的要点是,在我们做到步骤1和2之前,千万不要得出第三步的结果。否则这时就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解读。

例如,你看到一则新闻的标题是“一女司机急刹车变道时引发车祸”,基于我们自身的三个“限制”,一些对女司机驾驶有相关经历的人,或许就会得出“珍惜生命,要远离女司机”这个结论。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这个结论是情绪先于理智做出来的判断,根据“自我意见建立法”,我们还没有进行第一、二步就得出这个结论,很明显就不负责任的。

如果我们对事情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还没有掌握足够充分的信息,对其他不了解的部分又不主动获取信息,那么贸然发表这个意见,就会伤害到当事人。

所以,进行合理的解读,就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正确的思考模式。有了这个思考模式,我们才能够继续发现事情的本质。

如何正确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让我们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思考,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正中问题核心,找到解决的方案。

根据《麦肯锡工作管理法》一书提出的建议,想要正确地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掌握两个技巧:

技巧一,掌握本质方法论;

大众对一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解,我们需要从相反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问题。

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我们先要接触到现象,然后才能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经验”,会习惯性地运用这套经验去解释所有的事情,从而导致他们在看待问题时,只关注现象,而忽略了本质。

想要改变这个状况,我们就必须反过来,在看待问题时,先思考本质,再去分析表象。

所谓“本质方法论”,就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通过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出一套更接近理性思考的个人哲学体系。

这套哲学体系,在生活中经过反复验证,并且不固化,随着个人阅历的增加不断改进,直到这套体系成为一种可以解释到客观世界的理论模型。

当然,由于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限制”,所以每个人这套哲学体系也不尽相同,但一些基本的法则还是要掌握的。

在透过现象看本质时,我们可以抓住事件背后的“根本性”运作逻辑,理解真正的前因后果,不会被事件的表象和自己的感性偏见、其他五官因素等影响到自己的判断。

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现象时,可以从N个不通过的角度去分析。通过每个角度切入到事件当中,找到部分真相,然后进行组合,直到了解事实的全部。

所以分析问题时,我们就要把一个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并且从上到下逐级分解。

如前文所说,分解问题,是提出假设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作用:

1,提出初始假设;

2,搜集相关资料;

3,证明或推翻假设;

4,完成最终结论;

看透本质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找出本质,然后以此解决相应的问题,才是我们应该要追求的目标。

掌握看透本质的思考模式,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做的铺垫。

例如你想做生意,那么你就要先了解挣钱的基本原理,通过上文提出的分析步骤,然后你才会了解到“消费者在消费时会有一种比价心理”这条本质规律。

当你懂得这个本质,接下来你去做生意,就能够利用好这个本质让消费者主动掏钱消费了。这才是掌握本质的核心。

技巧二,分清问题边界;

将现象包含的各种要素分拆归类,剔除无关的因素,剩下的因素就是现象的本质。

探讨本质的前提,就是通过提出假设,确立问题。有了这些问题的引导,我们才因此有了入手分析的角度,从中得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弄清楚问题是什么,对我们的思考来说很重要。但找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一定懂得对问题进行具体的描述。

而一个具体而完成的问题描述,需要具备以下三个特质:

1,具体而不空泛;

2,可以衡量,可以定义的;

3,可实现的,以行动为导向;

例如“我口才不好,想提高这种能力”,这个问题就很空泛了,不容易解决。但如果把问题细化,拆解,就可以得出:

“我口才不好,在于跟别人沟通时,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想要顺利进行表达”,那么这个针对问题的描述,就具体,可以衡量,又能够有步骤的实现了。

因为“不懂组织语言”跟“口才不好”和“无法顺利表达观点”有直接的逻辑关系,是问题的成因,也是本质。解决这个本质,才能够解决问题。

所以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将这一问题的各个元素进行归类,包括有效的逻辑关联因素、泛逻辑关联因素、无逻辑关联因素。

诸如这件事跟那个事,是否存在前后因果的逻辑关联,还是毫无逻辑关键。我们要懂得剔除掉泛逻辑关联因素和无逻辑关联因素,剩下的跟主题有直接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就是我们要探寻的本质。

现象是反映本质最有力的证据。通过现象看本质,需要我们,去芜存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彼及此。

总而言之,在分析外部信息的时候,我们要通过不断假设,构建猜想,不断对此进行修正,从而找到更加好的方案。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懂得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主动,解决到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