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死因之谜,或被郑成功后人揭开,学者:颠覆了传统认知

在中国2200多年封建史上,每一个王朝之初往往都会发生谜案,仿佛魔咒一般:唐朝有玄武门之变谜案,宋朝有赵匡胤死因之谜,明朝有朱允炆下落之谜,清朝也不例外,有顺治帝死因谜团。

关于顺治帝的死因,历史传闻扑朔迷离,出家为僧终老而死,得天花或染疾而英年早逝,不爱江山爱美人抛下皇位飘然而去等等。然而,福建发现一本清朝奇书,记载内容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认为顺治帝死于郑成功炮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历史真相又是如何?

2004年,《东南早报》和《厦门晚报》先后曝出一条新闻:“根据郑成功后裔《延平王(郑成功)起义实录》抄本,清顺治皇帝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所谓《延平王起义实录》,是在福建郑氏后人家中发现,由郑成功后人私家传承,现有版本源于郑成功第九世裔孙郑叔成,在1912年根据祖上珍藏的原稿辑录而成,详实记载了郑成功、郑经、郑克塽祖孙三人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延平王起义实录》: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帝顺治实在思明港被炮击没,达素秘密而不敢宣,及京中查无下落,召达素回京,达虏惧罪自杀。至是太子即位,宣顺治于正月崩者,伪虏之伎俩也。藩曰:余亦计之,但当时恍惚未敢再信。

所谓高崎之战,即为清郑厦门之战,发生于1660年,郑成功北伐南京兵败之后。根据此书记载,郑成功炮毙顺治之后,清廷内部大臣劝说康熙“藩(郑成功)能击崩主父(顺治),我皇(康熙)岂不能杀害其父(郑芝龙)乎”,于是康熙就把郑芝龙给杀了。

显然,郑成功炮毙顺治之说可谓石破天惊,但问题在于:这一说法靠谱吗?

关于顺治之死,《清史稿》记载:“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丙辰,大渐。赦死罪以下。丁巳,崩於养心殿,年二十四。”顺治死于1661年2月,距离清郑厦门之战已经过去数月。

顺治十八年正月,曾与礼部侍郎王熙有过单独密谈,最后王熙将部分内容记载在《王文靖集》中。书中记载,“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可详听朕言,速撰诏书,即就榻前书写”,顺治让王熙书写遗诏,王熙一连写了三次,顺治才最终定稿,但王熙坦言密谈内容“不敢在书中披露”。没过几天,顺治驾崩。

所谓遗诏实为罪己诏,除了立康熙为帝之外,还罗列了十四条罪过,主要是未能遵守祖制渐染汉俗,重用汉官致使满臣无心任事,几乎完全否定了他自己一生中最有光彩的政绩。后世学者猜测,遗诏可能根本不是顺治所写,而是出自孝庄太后之手。

总之,在这些史料中,顺治根本不可能被炮毙,而是得了天花而死,只是母子矛盾严重,所以清史为了避讳这一点,就蜻蜓点水的记载,导致顺治之死变得讳莫如深。

但,清郑厦门之战的清廷诡异反应,却又仿佛在支持炮毙说。

一,《清史稿·世祖本纪》中对郑成功的军事行动一直记载详细,但却对这场战役一笔带过,只在他人“列传”中有零星记载,显然有欲盖弥彰之嫌。

二,清郑厦门之战,清军是以寡击众,但围攻数月之后,却非比寻常的退军,不免令人惊愕。会不会是因为顺治战死而退兵?

三,此战之后,《清实录》中鲜有顺治记载,而一直深居的孝庄太后,却开始走上前台,“皇太后慈谕”比顺治“上谕”多得多。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为何对顺治死因讳莫如深,因为染上天花未必需要隐瞒,为何传闻顺治陵中是空棺,为何火化顺治?答案或许因为顺治遭炮击而亡,已经尸体不全,清廷难以启齿,于是史书中关于顺治死因才语焉不详讳莫如深。

值得一提的是,据老一辈厦门人口口相传,当年顺治皇帝御驾亲征郑成功,驻跸于筼筜港对岸的“牛家村”,郑成功军中的“大号将军”一炮打过去,将顺治帝打得粉身碎骨。民间传说未必可信,但也未必全然虚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