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国宝档案】清代青铜 甪端香薰

锦州国宝档案

中国的熏香文化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就有沐浴熏香的习俗。

香薰的器形中,有一种名为“甪端”的独角兽的形制,在明清两代十分盛行。“甪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又称“角端”、“甪瑞”,外形怪异。

甪端形制的熏炉,不仅是一件实用性的熏香器具,而且也是一件观赏性的精美的室内陈列品。在锦州市博物馆,就有这么一件清代青铜甪端香薰。

甪端香薰

为风雅而努力保持的古典趣味

甪(读鹿音)端是一个独特的神兽,或许许多人会读错它的名字。大部分人都知道中国的古老神兽——麒麟,但对麒麟的兄弟——甪端倒是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近乎一无所知。

锦州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清代青铜甪端香薰,其长9.1厘米、宽8.2厘米、高22.3厘米,铜制。香薰炉的盖为兽头,炉为兽身,甪端独角,昂首傲立,双目圆瞪,炯炯有神,气势威严。发须盘结,双耳,口微张。体态健硕雄壮,四足强悍,踏盘蛇,圆形垂尾。甪端的头部可掀开,腹部中空,可贮香料,当点燃时香气从甪端口中冉冉升腾。据介绍,此器为原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拨交而来。

甪端熏炉元代就已出现,到了明清,因象征明君在世、天下太平、四海归心,因此在皇庭与佛堂中十分盛行。清代故宫太和殿宝座两侧即有一对甪端“护卫”,为皇帝“传书”,以示万国来朝、八方向化之意,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甪端香薰与两宋时流行的狻猊出香有着自然的继承关系,不过它的创作构思似乎更接近于汉代的辟邪香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描金银铜甪端炉,造型上四足下踏了一条长蛇,是民间认为甪端有驱邪作用的体现,也是甪端香薰与汉代的辟邪香炉出于同一机杼的说明。明清香炉制作的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复古,工艺上特别有精湛之处。但明清时期线香的普遍使用,使得香筒等焚香器具的使用更广泛,而动物形香薰炉这类宜于焚燃香饼或香丸的,在实用性上多做让步,只能是为着风雅而努力保持的古典趣味。

甪端,民间臆造的神兽

据查有关史料载,“甪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之兽。《宋书·符瑞志下》:“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耶律楚材谓为旌星之精,灵异如鬼神。”故宫太和殿两边就放着一对用甪端护卫在侧,显示皇帝为有道明君,身在宝座而晓天下事,做到八方归顺,四海来朝。故甪端崇拜在明清两代均为皇家所重视,内府专置有司负责制造事宜,以供内廷之用。《陇蜀馀闻》:“甪端,产瓦屋山,不伤人,惟食虎豹。山僧恒养之,以资卫护。又近于渠搜发献鼠犬。人常置其石造像于门,驱邪也。”

甪端和麒麟是我国古代民间臆造的,流行于官场和民间的一对独角兄弟。在官方,它们象征光明正大、秉公执法;在民间,它们象征吉祥如意,风调雨顺。

秦始皇与甪端的民间传说

甪端在民间传说中有段故事,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到处搜刮民间宝物装扮皇宫。喜欢驯养异禽怪兽,在咸阳郊外围地千亩,筑“禽兽园”,用以收罗珍禽异兽。

有一天,秦始皇临驾“禽兽园”观兽,忽对园官说:“朕想看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野兽,你们能捕得到吗?”园官说:“不知其兽为何物,妄不敢言能捕之。”秦始皇一听,觉得有理,就说:“那朕命你们用园中之兽杂交,以育出。”园官不敢违命:“遵旨。”

“禽兽园”众官忙碌了几年。有一天,见到一头硕大的野牛临产,竟然生下一对独角怪兽,一雄一雌。其形怪异,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众官大喜,商量该起个名称,再向秦始皇报喜,最后定名为角端。秦始皇获报,随即带领宫中大臣赴“禽兽园”观怪兽。秦始皇见到这对从未见过的怪兽,甚喜。问:“此兽何名?”园官忙答:“角端。”秦始皇问:“何取此名?”园官解说:“此兽为独角,端生头顶中央,不偏不倚,故名角端。”秦始皇说:“角端之名尚欠。朕赐它名甪端。可有人明了甪端之意?”一园官谨小慎微地说:“皇上赐名甪端,意在:角字为七画之字,字头形似双角,指的是双角兽之角;甪字为六画之字,字头形似独角,指的是独角兽之角。皇上改得极好。”秦始皇大悦。就命他专管繁殖甪端的后代。可怜这批园官,不知偶得甪端之缘、不知异兽为各动物杂交所得之崽,绝无繁衍能力。秦始皇等了五年,不见奏报甪端有后,就下令,再不育出后代,一个月杀一园官。甪端是有灵性的动物,得知此情后,为不冤屈园官,于深夜冲破禁锢,腾空向南方巡行。秦始皇得知此事,命御林军捕甪端,格杀勿论。

甪端拼命逃命,途中刚想歇脚,因生相怪诞,招来当地人围观,不得不亡命而逃。甪端巡行到甫里镇郊的澄湖上空,见到湖水清澈,水波浩渺,丛泽流芳,奇丽秀绝,灵气郁盘,无长江之激浪,少太湖之广寒,便偷偷降落匿于湖中。当地人不但不追捕围观,反而为它们提供食物,在湖边搭了一个大棚让它们居住。甪端见当地人淳朴、善良、厚道,也就安心居在澄湖之畔。每当湖中发生沉船,有人落水,甪端就腾飞而至,背驮落水人送至岸上,又将沉船拖至岸辚。自从甪端来临,澄湖一带风调雨顺,少有天灾。后来,两只甪端死了,当地人将它们合葬在澄湖岸边。

甪端是速度快、信息灵、保境安民的象征,它寄寓了汉族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期盼国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寿年丰。

甪端具有吉祥、亲和、仁慈、友善、高尚、睿智、正直、无私、勇敢、坚毅等特性,它的这些特性实际上是人们的期盼和愿景通过民族心理、集体审美意识、历史文化这类渠道的诉求和憧憬。

人们希望看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多一些安定与情义,少一些暴力与欺诈,自然环境能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灾害消弭,风调雨顺,于是创造了甪端,给了它各种各样的故事,让它丰满起来,让它彰显中华祥瑞文化的独特价值。

记者:侯文杰


编辑:胡云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