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情感障碍:抑郁、躁狂或双相?“压力适应症候群”的多相!
根据对孩子及类似案例的观察,我认为青少年情感障碍更加符合长期压力导致的“(压力)适应症候群”的特征,病因是求学、就业、情感、成长适应不良损坏大脑功能和心理、生理机能,症状不是抑郁、躁狂单相或者躁郁双相,而是跌宕起伏、症状复杂的“多相”。
百度百科对“(压力)适应症候群”的论述
以下楷体文字引自百度百科的“适应症候群”词条。
(压力)适应症候群的定义
适应症候群(adaptation syndrome)的概念,是指心理压力导致的生理反应。
原因:一个有机体必须寻回他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维持或恢复其完整和安宁。
压力适应症候群分为三个阶段:
1.警觉反应:当个体遇到压力情境时,全身各部位都会自然动员起来,进入警觉状态以抵抗压力。
2.抵抗期:尝试抵抗,不断调适自己,保持高度生理激动。
3.衰竭期:长期而持续暴露于压力下,耗尽了免疫系统与身体能量,导致最后崩溃。
当压力减轻或消除时,身体的功能就会恢复正常,但压力太大或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则会造成一些身心症,例如高血压、偏头痛、腰酸背痛、心脏疾病、肠胃疾病如消化不良和胃溃疡、月经失调,皮肤病变如湿疹、皮肤炎等问题。
压力对情绪的影响
压力对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经常遭遇压力事件的人有较高的比率会患忧郁症与其他心理症状。即使没有那么严重,平常的压力事件也可能会带来忧郁、恐惧、焦虑、不安、对未来感到无望、无助、沮丧、担心、心情烦乱或者自责愧疚等情绪,尤其多数人在高度压力下都会变得浮躁不安,容易动怒。
压力对认知的影响
压力与低学业成就有很大的关联,压力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包括记忆力与注意力,例如明明背得滚瓜烂熟的教材,在考试时,明明知道答案,还很清楚在哪一页,但是内容是什么却丝毫想不起来。此外,也会造成认知缺陷,如注意力狭窄,使得个人获得的资讯减少,或是思考僵化,以及问题解决与作决定的能力降低等。
由此产生的行为问题
处于压力状况下的青少年很容易有行为问题,旷课、逃学、偷窃等都是常见的行为问题,此外因为怀有敌意、怨恨、害怕或焦虑,常常就造成肢体冲突、口语攻击、不服从师长、说谎、离家、威胁或尝试有自伤行为等。此外,在压力状况下,也会影响人际相处能力,变得对待他人冷冷淡淡,懒得理人,也不热心助人,容易与人起冲突等。有些人则为了逃避压力,还会诉诸于药物、烟酒,持久下去,严重的还会变成上瘾行为.有些人则可能压力太大而形成一些强迫性行为,例如整天担心家里被偷,所以每天常常跑回家关门窗等。
因此,压力对我们的影响其实是因人而异,确实有一些重要的生活事件如失恋、家庭失和、婚变、亲友死亡、生病、财务纠纷、经济困难、失业等较容易引发高压力,但是是否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则看我们如何因应(反应)。
由于“适应症候群”是由压力产生的生理反应,我称之为“压力适应症候群”。
用“压力适应症候群”去定义青少年情感障碍,比用“单相”、“躁狂”或“双相”情感障碍去定义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的疾病特征,似乎更为精确:
1、“压力适应症候群”包含的病症特征,更为全面地描述了青少年情感障碍患者的疾病特征,它包含了“单相”或“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症状,但又明显包含了强迫症、焦虑症、激越、恐慌等更多的病症特征,即更多的“相”。
2、“压力适应症候群”不但解释了病症的特征,即所谓的“相”,更指向了导致病症的原因,即压力适应不良。这与青少年患者的症状较为吻合。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患者的情感和行为表现与正常人差异不大,但遇到压力环境(让他们产生压力的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压力任务(作业、考试、有难度的工作),就会因为应激刺激出现明显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
人们在压力下通常会有一些生理反应和表现,主要有:
(1)心跳开始加快;
(2)呼吸开始急促;
(3)肌肉紧张并准备行动;
(4)视觉变得敏锐起来;
(5)胃开始抽搐搐;
(6)开始出汗。
压力反应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应对环境威胁、激发生理潜能、提升自我动能的有效手段,能提高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在危机时的生存能力。但大脑承受长期的压力会使人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直至出现焦虑、强迫、失眠症状。这种情况继续恶化,就会影响睡眠和代谢等重要的生存机制,加重躯体症状,造成边缘脑组织的海马体等组织高度敏感、活跃,最终导致激越、激惹、惊恐发作等非理性的本能反应。
青春期的“成长期压力适应障碍症”
青春期是每个人一生发展中的关键时期,这几年我直接、间接了解到上千例青少年发病经历,绝大多数患者都是初二到高三的学生,也有部分低龄化的小学末期儿童和大龄化的大学期及就业期青年。导致他们发病、并在病情迁延多年依然不能适应的因素,明确指向学习压力或从校园步入社会的就业压力,且还与青春期患者适应环境压力、适应情感需求带来的人际关系困扰、独立面对人生道路等人生成长关键期所叠加的压力有关。
学习和工作适应压力: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初高中期学子的心理发育特点,是记忆力、思维能力发展处于一生中最快、最活跃的阶段。正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智力发展较快,接受力强,给人一种天才辈出、潜能无限的错觉,使得学校、家长不断加大课业负担和学习难度,去激发个体的本能,培养“赢在起跑线”的天才。但本质上,青春期的个体思维虽然活跃,尤其是记忆能力、推理能力有着明显的提升,但消化众多的知识新点、难点也是艰巨的脑力劳动,会给青少年、尤其是不能胜任的个体造成过重的负担。这种负担持续下去,就会变成不断加码的压力,压力的作用机制使得大脑时刻紧绷,不能放松,产生了焦虑症、强迫症等躯体症状。这也是越是学习成绩好、学业竞争大的班级,孩子患病率越高的原因。
环境适应压力:初高中时期,很多学生都选择寄宿,即使不是寄宿的学生,呆在学校而脱离家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孩子除了应对学业的挑战,还需要花费精力应对在家庭生活中较少碰到的独立生活及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尤其是学业负担重、竞争激烈的学校及班级,每个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相互影响和感染,使得个人高度紧张,无法放松。
情感适应压力:青春期孩子处在人生的性成熟高峰,性激素分泌多,性心理及性需求活跃,涉及两性的情感需求活跃而敏感,作用于人际关系,导致情绪波动和情感冲突,带来相应情绪调整的压力。
成长适应压力:青春期孩子在学习、工作中开始脱离家庭环境,心理上必须面对脱离父母、独自面对自己人生的必然选择,开始独立探索求学、就业、成就、立业等自己要独立面对的问题。当一直高度聚焦的求学、就业之路遇到挫折时,其它适应问题也此起彼伏地涌现出来,从生理到心理上冲击尚未发展成熟、欠缺经验的青少年,摧毁他们的心理调控机制和生理机能,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深重的负担。
“压力适应症候群”三个阶段的心理学思考
一、心理学的范畴
心理学研究的范畴非常广,通常被分为认知、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等四大部分。
(一)认知: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基本功能。
(二)情绪、情感、意志
情绪:由人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所综合产生并被自己和别人察觉到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
意志:是一个人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三)需要和动机
需要:通常又称为欲望,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基本要求。
动机: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内驱力)或动力。
(四)能力和人格
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些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人格:是几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通过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而表现出来。
二、青少年压力适应症候群及“情感障碍相”的心理分析
青少年已经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需要和动机,并通过意志过程去推动实现自己的需要和动机,机体(尤其是大脑)评估这种过程所需要的能力,形成情绪、情感反应,并被别人以人格的形式察觉和评判。
(一)警觉期
在青少年情感障碍的早期,即“压力适应症候群”的警觉期,青少年的需要、动机明确而基本稳定,意志力基本稳定、正常,但能力(比如与学习有关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与工作适应相关的行为调整能力、人际关系调整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在这一阶段遇到挑战,产生了较大的生理消耗和心理负担。这种个人机能不能适应当前需要和动机的情况由心理感受到,并形成了异常的情绪反应、情感表现。
在“压力适应症候群”的警觉期,青少年心理功能的整体情况是:
认知:感觉、知觉等基础认知功能稳定、正常,但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因适应不良的脑力消耗而受损。
情绪、情感、意志:情绪方面,状态基本平稳,但总体下滑,日趋消极。情感方面,人际态度及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情感表现更趋活跃,在趋利的情感诉求方面,渴望得到父母、亲人、朋友的指点、帮助来获得帮助或者舒缓压力,人际诉求增加;在避害的情感诉求方面,开始怀疑他人的态度是否有恶意,变得敏感多疑。意志方面,意志力基本正常,努力维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情绪表现、情感诉求,努力维持需求结构的稳定。
需要与动机:基本稳定,聚焦于此前努力的主要任务,比如学习、工作。
能力与人格:人格基本稳定。能力方面,生理功能因为大脑过负荷干扰到新陈代谢机制,出现疲劳、不适、失眠等症状,并出现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异常;同时,由于生理机能的下降与异常传导到心理功能,心理功能虽然大体正常,但调控能力下降,心理波动频繁。
表现出的“情感相”:由于身体机能明显下滑,这一阶段的青少年情感表现明显趋于被动、消极,部分生理尤其是大脑机能下滑过快、特别敏感的个体出现抑郁相。
(二)抵抗期
在“压力适应症候群”的抵抗期,由于青少年患者心理功能的主动作为、趋利避害的生理本能、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推波助澜,青少年患者在察觉到“适应能力下降”并产生消极、恐慌心理后,压力机制使得青少年患者大脑加速运转,神经系统高度活跃,神经递质消耗加剧和不平衡,使得患者不但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受损,受到神经递质调节的脏器功能也变差,感觉、知觉异常增加,导致患者高度敏感、喜怒无常、想法多变,同时也产生了焦虑、失眠、强迫和躯体症状。
在抵抗期,有意识的高级认知功能严重下降,无意识的躯体感觉和内脏器官感觉活跃和异常,神经系统高度活跃和异常,激活应对负面情境的海马体、杏仁核等边缘脑组织,直接激活了边缘脑组织中海马体这座储存负面记忆、快速应对外界刺激的这座“活火山”,特征是感知觉异常灵敏,神经冲动强烈、快速,对周边环境负面线索以及记忆中的负面经历高度敏感,大脑处于高度警觉中。甚至在夜间睡眠期,大脑都在处于高度警觉状态,频频发生警醒、噩梦等情况。
在“压力适应症候群”的抵抗期,青少年心理功能的整体情况是:
认知: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因适应不良的脑力消耗而受损,同时,由于识别危险因素、满足生存本能的边缘脑组织神经系统的高度活跃和敏感,感觉、知觉等基础认知功能也受损,开始出现幻觉、幻想等不正常认知情况。
情绪、情感、意志:情绪方面,表现日趋动荡、激烈。情感方面,诉求多变而极不稳定。意志方面,意志力明显下滑。
需要与动机:对于继续维持原来主要需要的动机,开始频繁变化,反应出内心的挣扎和本能的抵触。出现厌学、厌工、逃避原来环境的想法和行为,也出现购买、饮食、生理需求等方面的纵欲倾向。
能力与人格:人格不稳定,人格冲突加剧,且青少年患者自己又感受到维持稳定人格的困难和痛苦,很多都喜欢研究人格和哲学问题、包括看《人间失格》这类书籍。能力方面,由于大脑功能的受损、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兴奋、睡眠质量下降影响到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功能,意志力、情感调控能力、认知能力等心理能力迅速恶化。
表现出的“情感相”:由于身体机能明显下滑,一般都会有一段“抑郁相”;在抑郁相缓解以后,而且抑郁时期身体和大脑处于低负荷运转状态,有利于功能恢复,在恢复期后过度敏感、活跃的神经系统被一个积极的火花点燃,表示出兴奋、激惹的“躁狂相”;并且,由于边缘脑组织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和活跃,对于负面信息反映敏感,伴随有惊恐发作等“激越”现象。这时候,就由警觉期或者抵抗初期的“抑郁”单相转为躁狂抑郁相互转化并伴随激越和强迫的“多相”。
(三)衰竭期
在这一阶段,由于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神经冲动强烈,以及睡眠功能这一大脑新陈代谢机制的恶化,大脑的功能受损,神经递质加速失衡,边缘脑组织异常活跃,使得大脑主导的个人心理调控功能崩溃,人虽然依然有维持人格稳定、维持自尊和成就的愿望,却在生活实际中节节败退,痛苦不堪地放纵自己可怜的欲望。
回望过去,回想起当年孩子无比渴望地盯着那件他渴望的价值不菲的东西,又小心翼翼地观望着我们准备付款时的犹豫和踌躇,我能读懂他内心的纠结和痛苦。他当然知道父母的不易,但在长期痛苦里挣扎的时候,一点点的欲望的满足,都会使他高度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和释放,带来一段时间难得的安宁。
“压力适应症候群”衰竭期,衰竭的不是生理机能而是情感调整功能。患者清醒而无奈地观望自己意志力崩溃,原来多年来坚持的努力无法实现,而产生绝望、无助、愤怒(不被理解或者继续加压)的极端情绪。
在“压力适应症候群”的衰竭期,青少年心理功能的整体情况是:
认知: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功能严重受损,感觉、知觉等基础认知功能敏感、活跃,伴随幻觉、幻想等异常认知情况。
情绪、情感、意志:情绪方面,反复动荡,伴随强烈爆发。情感方面,诉求多变、强烈。意志方面,面对压力时意志力崩溃。
需要与动机:无法坚持追求自尊、成就、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的活动,生理、安全需要强烈,纵欲、褪行、逃避等摆脱压力、摆脱责任的动机强烈。
能力与人格:人格不稳定,持续感受到维持稳定人格的困难和痛苦,害怕独处、独立,拒绝成长。能力方面,心理功能崩溃,睡眠、免疫、内分泌等生理功能变差。
表现出的“情感相”:表现出躁狂、抑郁、激惹、激越、强迫等众多异常的状态。
结语
1、青少年情感障碍,无论是呈现出“单相”(抑郁症、躁狂症)、“双相”(躁郁症)、或者“多相”(“压力适应症候群”),我们没必要纠结于他们呈现出来的“相”,而是要了解导致这些“相”的原因。
2、青少年成长中要适应学习、工作、环境、情感需要等多重挑战,既要有一个健康的大脑,又要有经验的积淀。青少年成长中,多重挑战叠加又无法短期消化或者放弃的时候,就会带来持续的压力,导致他们持续紧张和不安。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纾解而是不断强化,就会造成大脑持续超负荷,并波及到睡眠功能,影响大脑的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于是,大脑功能加速失衡,包括情感在内的心理功能瓦解。
3、即使青少年情感患者的认知基本是完整的,意识是清醒的,但受制于大脑“生态系统”的失衡与功能恶化,他们无法去掌控自己的情感、意志和理性行为。他们有理智,却驾驭不了自己的非理性冲动。他们是“生病了”,不是“变坏了”!
4、患病的孩子长期在压力环境下挣扎,不堪重负,危如累卵,摇摇欲坠。对于这时候的孩子,减负担,防刺激,还有望让他们伤痕累累的身心得以疗伤、恢复,重建平衡和健康。如果继续让他们负重前行,甚至鞭策他们前行,后果不堪设想!
5、压弯、压垮一棵树需要多长时间,修正、扳直这棵树就要多长时间。欲速则不达,家长们,请耐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