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
提到IBM,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Thinkpad——深受企业高端人士欢迎的笔记本电脑,这是IBM最知名的品牌,是IBM唯一一个走进千家万户的产品。可是,2004年IBM把Thinkpad业务卖给了联想,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但在IBM决策层看来,个人电脑业务与公司提供高价值服务的战略方向已不相吻合。IBM是创新者,1981年的个人电脑就是一大创新。20年后它已失去了差异化的优势,IBM认为是时候卖掉、向新领域发展了。
2013年,我们聘请IBM的专家作为我们公司的战略咨询顾问,来提升我们的管理和谋求公司的战略转型。与IBM的人员接触了半年多的时间,对IBM有了深入的了解。目前,IBM已成功地从生产硬件转型为提供服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的IT公司。
IBM成立于1911年,人称“蓝色巨人”,长期以来被视为计算机的代名词。1993年,路易斯·郭士纳接手IBM时,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已经变得步履蹒跚,亏损高达160亿美元,正面临着被拆分的危险,媒体将其描述为“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坟墓”。
“保持公司的完整性、改变公司的经济模式、再造业务流程以及出售缺乏生产力的资产”,这一战略贯穿于郭士纳重整IBM过程的始终。经过不懈的努力,郭士纳使IBM成功转型为服务性的公司,重新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之一。
郭士纳在自己所著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这一艰难的转型过程。
是什么成就了IBM百年基业?“蓝色巨人”一次次的成功转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IBM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Samuel Palmisano)在IBM百年系列活动开幕演讲时说:“IBM的成功在于时刻准备着,改变自己的一切,除了信念之外”。
“你在过去的100年中就没有做过同样的事情!”这是用一种“变化”的视角看待IBM的历史。的确,100年来,IBM随着时间不断改变。
最初,IBM除了生产打孔卡制表机之外,还生产钟表、秤和奶酪切片机。之后,发展速度加快了:打字机、真空管计算机、磁带、第一个磁盘驱动器、内存芯片、FORTRAN语言、分形、自动取款机、大型机、迷你电脑、个人电脑、超级计算机、服务、软件、分析等。
“我们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一直在做完全相同的事情!”这是用一种“不变”的视角看待IBM的历史。彭明盛认为所谓IBM的“不变”,就是“服务客户”的信念百年不变。“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这正是“沃森哲学”(托马斯·沃森,IBM的创立者)对客户态度的表述。
不变的是信念,变化的不仅是要与时俱进地跟上世界的变化,还要具有超前的意识,在产业趋势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引领变化!
IBM的前身是CTR(计量-制表-计时公司),1924年改名为IBM(International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那时的IBM就已经拥有了国际视角,也正是因为这种雄心,才让IBM一直在变化中寻求创新与突破!
IBM的每一次部署转型、每一次的取舍,放的都是长线,历经时间的考验总有大鱼随钩而上!
2008年底,IBM又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概念。“智慧的地球”并不是说我们的地球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会变成什么样,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当下已经碰到但是很难解决的民生、社会、行业等问题,帮助政府转型成为服务型政府。
(注:本文摘自《企业百论:由创业到基业长青》,翟海潮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