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犯案幻想的心理分析
熊老师,您好!
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叫拍案惊奇。说的是一件连续杀人犯的案子。
不知为何,看完之后,我自己突然,脑里竟然出现杀人这个东西,且不断在想。
以前从来脑里都没有出现这样的东西,我也没做过任何违法犯罪的事,是守法公民。但是我怎么就会想到这么恐怖的东西呢?甚至想到自己杀了人?
但是我自己很清楚我没有做过或者想过反社会,犯法的事,所以我陷在苦恼中。
请老师分析一下,望答复!
祝一切顺利,身体健康! mairui
mairui:您好!
感觉你是一个典型的守法公民。不知你多大了,猜想应该是青春期年龄吧,你因看过《拍案惊奇》电视后,脑海不断出现杀人这个东西而苦恼(这份苦恼是恐惧感吧),实在令人觉得你是乖顺得拍案惊奇。
若分析你“怎么会想到这么恐怖的东西,甚至想到自己杀人”?我想,最简单的原因,也正是因你从来没想过这么恐怖的东西。换句话说,由于你没有过想象这些恐怖东西的内心经历,才会有当突然涌现想象“杀人情景”时的惊恐不安。
但这一解释不太令人置信,因为作为成年的公民,不可能没耳闻目睹过“杀人”等恐怖性的讯息。客观说,你是存在这些讯息意识的,只是没有过这么较真地去意识,或者没有过这样强迫性的想象而已。你的“不断在想”,即是不由意志控制的强迫性想象。
值得分析的是,你何以产生强迫性想象,又何以对幻想的违禁行为如此恐惧?所谓违禁行为,分法律禁令的和伦理道德禁止的行为。你想象中恐怖的杀人、犯案,无疑是法律禁令的行为,唯一区别在你的行为是想象或幻想,而法律禁止的行为是实际杀人或犯案。这一区别很关键,因法律禁得了人犯案,禁不了人的想象。
人的行为包括思维、感觉、幻想和行动。人是意志的动物,惟有行动完全受意志掌控,而其他行为并非意志完全能控制,有时恰是人们强迫控制自己不要思维,思维才一个劲地往上窜。一个人之所以恐惧自己的想象,主要是害怕自己想象的东西变成真实。问题是,想象的东西何以能变真?又是什么构成了人对幻想与假象的信任,对意志行为的怀疑呢?
对自己“想到这么恐怖的东西,甚至想到自己杀人”感到惊诧、惧怕、苦恼的人,分析起来有以下心理:
追求完美自我。害怕犯案幻想的人是绝不可能犯案的人,正如mairui所说是绝对守法的公民。这种人多半从小是听话、乖巧、顺从、懂事的孩子,几乎在“理想世界”或“童话世界”中长大,称得上是榜样孩子。他们体验过因乖顺而获取的诸如被爱、赞赏、重要感、成就感等好处,所以在他们一贯的行为上绝对是规矩又规范,其内心也是很善良而纯美的。也因此他们会排斥丑恶,拒绝残忍,同时也害怕自己遭逢丑恶或残忍之事的侵扰。但人总要长大,现实总是繁芜复杂的,内心执著完美的人一旦遭遇生活的残缺(如欺压、破坏、背叛等),会感到极度不安,其完美自我会感到受伤害。他们本没经验过“坏孩子,坏人”才会领受的责难、打击、甚至屈辱,也根本就畏惧“坏孩子,坏人”才可能遭遇的惩处和风险。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竟有属于“坏人”“犯案”的东西,无疑是对自己纯美自我的否定,这个一贯站统治地位的完美自我,自然害怕“坏人”的出现,也不能接受“犯案”思想。当这些异己的“我”从内心深处冒出来后,冲突成为了必然。
超道德主义。如mairui一样,对自己想象的“不好”不接纳的人,其内心的道德超我很强 ,或说是道德高需求的人。他们的过去一定有个高道德要求的人际环境,如有一个严厉高要求的父亲,或是传统、苛求的母亲,对孩子太多“不允许…”“你必须…”的禁锢,而太少情感的关爱和选择的自主,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埋下一个严守道德规矩的超我,他擅长以理性规范行事,缺乏感性思维和创造思维。当一个人的超我过强,他会不自觉的无条件服从伦理要求。比如,有一个公务员,工作非常出色,政绩突出,快临近退休时,他不慎犯了一个小错,为此痛苦万分,觉得体面的一生蒙上污点,内疚、负罪感折磨得他寝食难安,最终患了抑郁症。这可以看出,他之所以抑郁是因他内心理想的超我发怒了,这个超我不喜欢、不容许犯了小错的现实我,如果超我一直不原谅、不接纳这个小我,现实中的我就会处于被超我抛弃、被惩罚的痛苦中。
攻击性压抑与违禁幻想。攻击欲是人的本能,攻击冲动,是人在受威胁下的本能冲动。不管你意识多么排斥攻击性,多么恐惧杀人,人的潜意识都存在攻击、破坏等所谓本性恶的欲望。杀人是人最极端的破坏行为,杀人的动机与目的有些比较单纯,有些是很复杂。有些杀人行为,其动机深沉但目的性不强,比如表面上因嫉妒而杀人的人。总体上,人的极端破坏行为,是与人的最基本愿望长期压抑有关。正如弗洛姆说,人有生理生长和精神生长两大本能,生理生长只要有饭吃就能实现,而精神生长是需要人文环境条件的,当人的精神需要(如基本的尊重)长期受阻,那么其精神能量就会向反方向运行。
杀人意象,是人类恐惧死亡的原始意象。不管是谁有想象中的杀人意象,本身说明有潜意识的攻击欲,有违犯禁令的愿望。一个人如果有强迫性思维的犯案幻想,是与他从小很听话、从不违犯禁令的经历有关。我们知道,追求独立、开放、自由也是人的本能愿望,而人在幼小时,更有超越常规的违拗性,所谓任性、逆反等行为,就是孩子抗争束缚、违犯禁令的体现,所谓叛逆是孩子的特性,也是操控型父母的教育体现。太严厉和控制的关系下,孩子的创造性、自主性容易受到遏制。
人是伴随攻击性长大的。当然是正常的攻击性,比如人的进取心、表现欲的实现,必须是靠一定的攻击取向才得以发挥,可以说,攻击性是人自我实现的基础。如果一个人的攻击性自小就受阻碍,那么他的个性会显得懦弱、自卑、隐忍,会缺乏正常的反击能力,当遇到被攻击时,常常采取躲避或逃避。其实在他们的骨子里是向往但又畏惧攻击取向的,这一冲突本身也制约合理的攻击性表达。那么他们是怎样满足自己的攻击取向呢?一般是:幻想——复杂、冲突、危险、险恶、报复等场景,甚至强迫性的幻想;背后攻击——狠狠地骂可恶之人;投射性攻击——把 对某领导的怒发在其他人身上;极端的是:自虐、被虐。这些都是攻击,是被动攻击行为。
只有在现实行为中,一贯遵纪守法,从未有任何违犯禁令的人,才会惊讶和恐惧自己有违禁的想法,因这想法(非行为)很残忍很可恶,是违法犯法的,它犹如你的异己,有悖于你正直、纯洁的秉性,甚至有损你完美的自尊。你会意外——竟然冒出一个“凶犯”的你,一个你根本不认识的你!这使你不知所措而陷入盲目的苦恼。
压抑攻击欲望,也即压抑违反禁忌的愿望。过强过久的攻击性压抑会歪曲人的自我认同,制约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自由度。当人在不自觉中成为了自己“道德律令”的奴隶时,他甚至不容许自己有不好的幻想,包括违禁性的任何愿望。
所以,我们可理解mairui为什么害怕自己“不断有犯案的想象”,这其实是一种惧怕惩罚的恐惧心理,是违禁欲望或攻击欲望的一种幻想满足,尽管这种幻想并没有带给他快乐。就如有些做“杀人”等恶梦的人,尽管恶梦并没给他轻松愉快,但在梦里他能做实现里绝不敢做的犯案事情,在梦里可以实现他愤怒的表达、满足他压抑的攻击欲望。
根据分析,我们也得知该怎样面对幻想的害怕,那就是:理解人的梦和幻想意象,是人潜意识的语言,它们或直白,或象征表达着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和诉求;感谢自己的梦和心里意象,它让我们能明白自己纠结的原因,能觉知自己真正的需要。比如mairui的“犯案幻想意象”在告诉我们,他之所以惊恐犯案幻想,是因为他被道德与完美自我所束缚,或有攻击性压抑,也同时在提示我们,他存在违犯禁令、实现自我的潜意识愿望。
若从简单办法做起,那就是宽容自己,允许自己幻想,也接受自己想象中的异己;相信自己,行为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若从根本做起,是需要正视自己软弱、隐忍的个性,培养自己在冲突或攻击的情景下,有正常的反击能力。人可以做到不去伤害(攻击)别人,但不能没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攻击力。许多心理疾病,正是压迫攻击性、情感不能得以释放和发展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