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漫谈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达原饮主治邪伏膜原
  达原饮方出自明代医家吴又可所著的《温疫论》一书。原文:“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夹脊之前,肠胃之后,虽有头疼身痛,此邪热浮越于经,不可以为伤寒表证,辄用麻黄、桂枝之类强发其汗。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热亦不减。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其渴愈甚。宜达原饮。”
  论中明言本方主治温疫,且为温疫初起。
  何为温疫?《温疫论》中指出:“伤寒与中暑,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在岁运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时有盛衰。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明确指出温疫是有特定致病因子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与普通外感病不同的一种病变。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指出:“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论中明言,温疫初起,“邪在夹脊之前,肠胃之后”。此为何处?《温疫论》中说:“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邪在膜原。
  膜原在何处?实际上,中医的很多概念是思辨的产物,我们不必细究究竟是何物、在何处。只要辨出是达原饮方证,用达原饮方可以治愈的证,就可以认为此证是邪伏膜原导致。“表里之分界”、“半表半里”,实为非表非里。也就是说,邪伏膜原证,既非表证,也非里证,既不可汗,也不可下。
  那么,何为达原饮证?论中提到憎寒、发热、头疼身痛、脉数,且病属初起。后文又提到舌象:“舌上白苔亦薄”,“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也就是说,达原饮证的临床表现为:热病初起,憎寒、发热,头疼、身痛,舌苔白或苔如积粉,脉数。
  憎寒为恶寒之甚者,不同于外感温病。发热为“昼夜发热,日晡益甚”,不同于伤寒之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见此热型,但不见于热病初起。头疼、身痛可见于伤寒太阳病,但太阳病见明显头疼身痛必伴肤干而无汗,而此处并不强调无汗,且此处之头疼多见莫名其妙之痛不可忍。舌苔如积粉,即苔厚且干,不同于伤寒、外感温病初起之苔薄。脉数,不浮不沉,既非表证,亦非里证。
  达原饮用于温疫初起,那么能否用于非初起呢?即能不能用于温疫起病二三日之后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必须明理方可用方。《温疫论》中指出:“凡疫邪游溢诸经,当随经引用,以助升泄……”“设有三阳见证,用达原饮三阳加法。因有里证,复加大黄,名三消饮。三消者,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也就是说,达原饮方专为“消不内外”而设,只要有邪在“不内外”,不论病程远近,俱可用达原饮加减治疗。

达原饮方可“瘦身”
  达原饮方出自《温疫论》,后世医家每有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仍名达原饮者。原方组成为:“槟榔二钱,厚朴一钱,草果仁五分,知母一钱,芍药一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上用水二盅,煎八分,午后温服。”
  值得注意的是,本方主治憎寒、发热、头身疼痛、发病急速之温疫,药仅7味,剂量亦小,一剂仅为七钱。尽管书中明言:“证有迟速轻重不等,药有多寡缓急之分,务在临时斟酌。所定分两,大略而已,不可执滞。”
  但作为后学者亦当思考一个现实问题:急病、大病,是否必需大方、大剂?
  书中有完整的方解:“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
  也就是说,达原饮方中针对病邪、病证所用药物为槟榔、厚朴、草果三味,即具有“达原”之效、拔病之功者,仅此三味。至于知母、白芍、黄芩皆为随证加减之味,即无热伤津液可不用知母,无热伤营气可不用白芍,无燥热有余可不用黄芩。当然,燥热过甚,或伤津液、伤营气较甚,单味药力量不足,还可加相应药物。
  如果把甘草当作方中佐使药,七味达原饮方实际上可瘦身为四味达原饮方:槟榔、厚朴、草果、甘草。
  另,读《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见清代学者李砚庄在“凡例”中有如下类比:“……盖疫本热邪犹贼,膜原犹窝,槟榔、草果犹捕快手,厚朴犹刑具,知、芩犹牵出,若硝黄则驱之走矣。白芍、甘草,一谨守门户,一调停众人。此又可先生立方之妙。”类比虽非贴切,但贼、窝、捕快、刑具之比倒也有趣。

众医评说达原饮
  吴又可著《温疫论》,开温疫学证治之先河,对后世一代又一代的温病学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清代医家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自序中说:“一日读《温疫论》,至伤寒得天地之常气,温病得天地之杂气,而心目为之一开。”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说:“……检校《四库全书》,得明季吴又可《温疫论》。观其议论宏阔,实有发前人所未发,遂专心学步焉。”达原饮方也成为后世医家笔下的常用方之一。
  但越是名方,使用频次越高之方,暴露问题也会越多。于是,后世医家从正、反不同角度对该方作了许多评说。清代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指出:“余尝以此治疫疟、时疫,糜不应手获效,总藉以分解中外寒热诸邪之力耳。”由治疫扩展至治疟,对该方作了临床上的肯定。
  清代医家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中指出:“合观此方,以之治伏邪初起者甚宜,似觉治瘟疫为未当耳。”吴又可笔下的温疫初起即为邪伏膜原,具有伏邪性质。如此评说,在于未读懂《温疫论》。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后学者,达原饮方可以治疗伏邪,但不可以普施于温疫。
  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指

(0)

相关推荐

  • 3.达原饮__五、和解之剂

    3.达原饮(吴又可)瘟疫初起. (<一温一 疫论>) [歌诀] 达原厚朴与常山 草果槟榔共涤痰 更用黄芩知母入 菖蒲青草不容删 [组成]常山 槟榔各二钱(各6克) 厚朴 知母 黄芩.菖蒲. ...

  • 时病论——雷氏宣透膜原法

    宣透膜原法 [来源]<时病论>卷之五. [组成]厚朴一钱,姜制槟榔一钱五分草果仁八分,煨黄芩一钱,酒炒粉甘草五分藿香叶一钱半夏一钱五分,姜制 [用法]加生姜三片为引. [作用与功效]芳香化 ...

  • 中药漫谈|赤芍与白芍,不易说清楚的芍药

    芍药是可以媲美牡丹的传统名花,而今天我要说的药用芍药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现代中药学将芍药分为白芍与赤芍,二者功效有别,然而古代并无赤白之分,如<神农本草经>只言芍药,<伤 ...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站桩 | 漫谈蹲猴桩三要

    漫谈就是胡扯 在我练过的桩里,最喜爱蹲猴桩,练起来不至于枯燥,而且有三要六艺作导向,慢慢练慢慢悟,就像青梅煮酒,小火慢烹,有滋有味. 蹲猴桩是戴氏心意六合拳独有的内功修炼桩法,全名叫"先天一 ...

  • 高建忠—血府逐瘀汤漫谈

    拾伍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血府逐淤汤漫谈 (一)明白气血和辨病位用方不读书,不足以临证.每一位临床大家都应该是饱学之士.不临证,也不容易读懂书(中医书). 中医书中很多内容必须经临证体悟才能真正明 ...

  • 张廷模:漫谈附子

    附子和前面祛风湿散寒药当中的川乌或者乌头,是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川乌头是种下去的母根,依附在母根旁边长出来的就叫做附子,依附在母根旁边,如子之附母,属于同一种植物.它的整个块根称为附子,但是在商品药材当 ...

  •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 ...

  • 沈谦益:中医源流漫谈

    录音原文翻译稿: 各位好,今天我把曾经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些内容也是道听途说的,毕竟年代久远,不好考证,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这次主要是讲中医源流方面的内容,分为几块展开. 一.中医的概念 我 ...

  • 漫谈“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有些愚蠢之人,读了 ...

  • 贵州茅台年报漫谈 股王 贵州茅台 年报业绩一如既往的稳定而又符合预期,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80亿...

    股王贵州茅台年报业绩一如既往的稳定而又符合预期,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80亿元,增长10.29%,净利润467亿元,增长13.33%,毛利率91.42%,净利率47.67%,经营性现金流51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