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盲目听信职业规划,不如脚踏实地干上几年!
近日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关职业规划话题的高赞帖。
文中提到一个职业规划模型,把职场新人的职业规划,分作三步走:你能做的,你该做的,你想做的。
这说不上有多少新意,但给出的建议,还是比较理性客观的。
比如文中认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职业发展起步阶段,还很难早早地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清晰的预设。
甚至于,此时的职业规划,往往会跟人生规划混为一谈。这会让人越是规划,就越是倍感焦虑。
也有人选择了“借鉴”,比如去听各种职业规划的讲座,期望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通过购买讲座的方式速成。
当然不能一概否认这类讲座内容的建设性,也不能断然否定这种形式中值得借鉴的地方,但那种以为通过几场讲座、几次活动,甚至就是线上的几次授课就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好路线图,期望确实高了。
恕我愚钝,我理解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要经过实际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塑造,以此达到职业潜力开发的目的,这个流程下来,你的职业未来才可初见端倪。
真的要借鉴,或许这个时候你去看看学长们的发展路径,对你的职业规划,才更有参考价值。
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年代,最初接触到“职业规划”的概念,还是在中国“成功学”行销最集中的场所——机场书店里。
一般它都是作为“成功学知识体系”的一个分枝,与成功类的书籍相附相生地存在。
我特意去浏览了一些有关职业规划溯源方面的书籍,被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是近四十年前,从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只不过最初只被译作“职业生涯”。
比如在19 世纪六十年代,世界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人物之一,唐纳德·E·舒伯(Donald E. Super)就指出:职业生涯,是指某人一生所经历所有职位的总体进程。
这个定义,现在看上去就跟没有说差不多。但在那个年代,能够清晰地提炼出概念并给出解释,这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能力。
如果我们用通识定义的标准,再进一步解释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
在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合理的安排。
这也是百度百科上选取的解释。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一位网友给出的定义:知己,知彼,决策。
这个六个字三要素中,相对最容易解决的就是“知彼”。
拜互联网时代的大发展所赐,基本解决了绝大部分信息不对称问题。
手机应用端的各种“查查”们,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于企业信用信息查询这个领域,很好地完成了信息采集、整理、搬运的工作。
这样让职场新人迈出第一步,减少了许多盲目性。
最基本的,你不会为下面这些内容困惑:
你所学专业领域的就业情況怎样,所学专业最为对口的工作是什么,可以选定哪些城市作为自己深耕的目的地,进入工作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未来可预见到职业路径大致情况如何……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你在迈入职场前,已经有能力把这些情况搞定个七七八八了。
既然说互联网讯息时代的大发展,已经把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打破,那不正好可以进行职业规划了吗?且慢!
“知己、知彼、决策”三要素中,“知己”是最难的一个要素。
没错,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最容易出现偏差。不经过一定的人、事、物过程,是很难给职场中的自己一个清晰评判的。
在进入职场之前,你对自己的所知,还没有经过充分的“实战”,实习,也替代不了实战。
所以我一直主张,这个时候大谈职业规划,还不如谈谈“能力规划”来的更有实际意义,甚至更必要。
毕竟,职业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达到职业目标的步骤、方法以及时间安排。
要达到职业目标,不单是看的清,关键是要做的到。能力所限让我们看不远,那就力所能及做好眼前事。
为自己做能力规划,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尽快试探到自己的能力边际在哪里。然后构想怎样去夯实职业能力基础,怎样拓展职业能力半径。
美国学者克赖茨(Crites.J . O)根据职业选择的过程,提出了“职业选择过程成熟论”。
过程变量包括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职业选择能力和态度。
其中前者“职业选择能力”主要用来测量与获得职业信息,然后进行职业规划并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
我理解的这个选择能力的基础,还是要依赖于问题解决的能力。
比如遇到职场困惑,对前途茫然的时候,这时拿起“规划”的法宝,结果可能就是一种暂时的回避。
但如果沉下心去学会一样新技能,就是那种你在职业大方向上都用得上的技能,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很常见的例证就是,许多工程一线的人员,通过取得职业资格序列通道,实现岗位跃升或转型。
所以职场起步阶段,与其空谈“职业规划”,还不如把职业规划变成一系列能力规划和知识规划。
你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完成不同的能力练习,学习不同的专业知识。
房地产行业,号称资金密集、人员密集,就是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知识密集。
这个行业所辖的各个领域,你用“能力规划”的标尺去进一步分解就会发现,工作中用的到的技能,除了一小部分内容专业性较强外——比如被又秃又强的那帮人占据的设计领域——剩余大部分需求的都是通用能力。
这些通用能力,往往就是书面写作、口头表达、人际沟通,时间管理等等。
翻译过来就是少写错字、能讲两句粗话、酒量还行、会开会……总之,掌握能力优先,或许你的职业发展道路,随之豁然开朗。
职业规划,其实是“强者的游戏”。在还没有把握自己能力的时候,还是不要去奢谈规划。
这就是我不建议过于强调职业规划重要性的原因。
而且我也反对那种过分功利型的“职业规划”宣讲。
进地产,就要“五年项目总,实现年薪百万”;最差做乙方,那也要“三总五项”。
这样的宣讲,其实并非是真正的职业规划,它只是让职业规划被误解为“瞬间成功和急速暴富”的工具。
正确的职业规划目的,不在于让你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很快地作出决定,而是要对自我和环境不断探索。
通过职业生涯探索,更多地了解自己和环境,做更充分的准备,达到充分挖掘自己潜能的目的,为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提供动力。
这个探索阶段,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
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逻辑、思维方式等等。
弄清楚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最终正确评价自己。
如果说这其中有什么“规划”,那可能就是给自己确定一个“职业锚”——这是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
施恩教授认为,“职业锚”是新员工在早期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职业自我观”,是对自身工作价值观、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才干的一种自我反省,并由此确定自己职业的发展目标。
“职业自我观”构成了职业锚的理论内核。
“职业锚”,就是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一个“锚定物”。
是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会尽到自己极致,不放弃职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
记得二十多年前的自己,一脸茫然地踏入职场,似乎匆忙到连做个规划的时间都没有。
其实,那时即便给了我规划时间,我也规划不出什么子午卯酉,因为能力不到。当时的状况,我只具备走一步看一步的能力。
好在漫漫人生路,每一步都算数。这个摸索过程中的一些弯路,最终并没有让我拐向歧途。
而且在计算职场里程时,这些弯路也都在计程表内,成为了经历的一部分。
如果说我的“职业锚”是什么,那可能就是我“在无趣中寻找有趣”的心态吧。我迄今,还没对这个行当产生职业厌倦。
虽说早已过了技能提升的职业年龄,职场末期更加谈不上什么规划,但我仍然对这个行当保有好奇心。
汪曾祺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或许,唯有热爱,才可真正抵挡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