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孝!”今年中秋,我和父母决定各过各的......
圆魄上寒空
皆言四海同
马上就是中秋,不同年龄的人共享着同一轮满月,却不一定有着同样的心情。
数据显示,70%的人依然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其中66岁以上的人群最多,而26—35岁的中青年群体最少。约45%的70、80后喜欢在中秋节出游,近60%的90后选择在外面过中秋节,而00后中愿意出行的人数则仅占15%左右。
另外,百度搜索显示,最关注中秋节的人群年龄在30~39岁之间。
百度搜索上“中秋节”一词不同年龄段的热议度
怎么,现在的年轻人不过中秋了?
老一辈的期待团圆,而年轻一代正远走他方,闯荡文化下传统节日这条孱弱的亲情纽带越来越来淡了吗?中秋之于不同世代来说,有着不同的价值吗?
我们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专门跟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人群唠“应该如何过中秋”这件事儿,并且选取了5个很有代表性的答案发了出来,它们的主人年龄分别在19岁、23岁、25岁、32岁、45岁,对他们来说,中秋节到底算是个什么日子呢?
@哈娜(19岁,大一新生):中秋是像生日一样的日子,会和同学一起出去疯玩。
今年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外省求学,小时候在父母的高压下学习,就连节假日也要补课。如今终于解放了,中秋又是军训结束后的第一个假期,当然要出去玩。
相比较大家坐在桌前赏月,我更喜欢行走在路上。
其实,中秋节本来就没有规定一定要阖家团聚,只要在节日里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虚度光阴就是值得的鸭。
@小雪(25岁,银行职员):中秋节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8年前我通过“新加坡全额奖学金计划”开始留学生涯,总共需要待满13年,这些年,我几乎没有好好在家里度过任何一个节日。
中秋节在新加坡也很受重视,本地人都是热热闹闹去过节。相比之下,反而是我们这些地道的中国人没办法好好庆祝。
从前总想着要尽量远离父母,可在异国漂泊多年后我才明白,没有什么比“团圆”更重要,父母在,不远游。
现在的我只想尽快过完这6年,回家和父母团聚。
@Suyi(23岁,新员工):这只是一个让我终于可以不用上班,好好休息的假期。
几天前我在淘宝上买了很多猎奇的月饼,香辣牛肉、十三香小龙虾、麻辣鸭肉······以此为乐。月饼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过节的象征,没必要选大家都在吃的味道,我就是要不一样。
我从小就不常待在父母身边,一边寄宿读书一边磕磕绊绊长大。至今,逢年过节我都很少想家。
我不清楚我的想法会不会使父母难过,只是我觉得这个世上没有谁能陪谁一起走到最后,好好工作赚些钱,先把自己的人生过好才是真。
@彤彤(32岁,公司主管):中秋回家陪父母过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工作很忙,很难提前关心这个节日,还好父母总会提前准备好一切。每到中秋家里总是会有很多莲蓉、五仁的月饼,毕竟这是爸妈习惯了的味道。
现代人过节都很程式化,可我觉得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只有仪式和生活结合起来,才会得到它原本的意义。一个人在异乡打拼多年,我很理解父母对我生活的关心与担忧,所以我会毫不犹豫地在中秋坐火车回家。
比起过节,父母更需要的是我的陪伴。
@玉(45岁,单身母亲):中秋如果只有月儿圆人却不团圆,就不算真正的中秋节。
今年是我独自在家度过的第二个中秋节,以往孩子即便再忙于考试、学习,至少在中秋节这一天我可以看着她的背影睡去,而今年的中秋节只能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
关于中秋,新世代不仅在看法上有所变化,对月饼的消费行为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淘宝销售数据显示,在今年,百元以内的月饼最好卖,尤其是30-50元这一档。京东数据也显示,今年的月饼礼盒装销量同比下降三成,普通的纸盒装上升了近20%。一直被广为诟病的天价礼盒、过度包装现象在今年有所改观。
这些现象都体现着人们越来越注重节日的本质而非形式。中秋节吃月饼是情趣,是意境,更是一种团圆的象征,而这些和它们昂贵的包装并没有多少关系。
相信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中秋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她的独特魅力一直都在。
请在留言区分享你的中秋计划吧
如需获取更多信息请联系:
mkt@idataw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