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族部落的发展与演变

王丽娟

[内容提要]北朝至辽代,奚族部落的数量、名称和性质均在不断变化。北朝后期,奚族有五个部落,有各自的部落名称,并组成部落联盟;唐代,奚族的五个部落直接受各自首领领导,统归唐朝设置的饶乐都督府所管辖;辽代,奚族有先隶属于奚王府后隶属于北府的奚六部和隶属于南府的奚七部。最终,奚族的诸部落成为辽朝行政机构的一部分。

[关键词]奚族部落部落联盟饶乐都督府

奚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最初以“库莫奚”之名见于《魏书》,《隋书》正式以“奚”为名,被后世文献沿用。奚族自北朝出现至元代以后逐渐消失,拥有近千年的历史。奚族的部落问题贯穿于奚族历史的始终,是奚族历史中的重要内容。学术界虽然关注辽代的奚族部落问题①,但系统探讨北朝至辽代奚族部落发展与演变的文章尚未经见。对奚族部落发展演变问题的梳理有助于奚族社会、经济、文化等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北朝时期奚族的部落

初见于史,奚族的部落已具有一定规模。据《魏书·太祖纪》记载,登国三年(388)五月癸亥,拓跋珪“北征库莫奚。六月,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渡弱落水”②。《魏书·库莫奚传》亦载:“登国三年,太祖亲自出讨,至弱洛水南,大破之,获其四部落”③。综合两条史料,奚族曾于公元388年遭到拓跋珪所率北魏大军的攻击,在今天西拉木伦河以南惨败,四个部落损失了十余万杂畜。由此可知,北魏时期的奚族已经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且部落数量至少有四个。文献未言具体的部落名称,可以归因于奚族从宇文鲜卑中分离出来的时间不久,与北魏未有过多的联系和往来,北魏对其具体情况所知甚少。

到了北朝后期,奚族部落有所发展,文献明确记载有五部。《周书·库莫奚传》所载奚族的五个部落:“一曰辱纥主,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昆,五曰室得。每部置俟斤一人。有阿会氏者,最为豪帅,五部皆受其节度”④。可见,这一时期奚族有了各具称谓的五个部落,每部设有“俟斤”⑤一职,管理部众。从阿会氏最为豪帅看,五部应组成了部落联盟,由“阿会氏”贵族任部落联盟长,管领五部部众。

部落联盟是一个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各个部众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途径。对于奚族而言,部落联盟的建立在其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正是因为部落联盟的形成,在部落和联盟首领管辖和带领之下,奚族诸部落成为一个团结、合作、统一的整体。这是奚族联合本族诸部落防范和抗击北朝政权以及契丹、突厥、柔然等民族进攻的需要,也是与这些政权或民族争夺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开拓疆域的需要。正是在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下,奚族得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逐渐成长和壮大。

二、隋唐五代时期奚族的部落

据《隋书·奚传》称,隋代奚族的五部“一曰辱纥王,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昆,五曰室得。每部俟斤一人为其帅。……有阿会氏,五部中为盛,诸部皆归之”⑥。《隋书·奚传》把《周书·库莫奚传》中的“辱纥主”写作“辱纥王”,“王”与“主”字型相近,应为编撰者之笔误。后世文献均以《周书》为准。除此之外,隋代奚族的部落名称与北朝时期的完全一致,且诸部落“俟斤”的设置和“阿会氏”为诸部联盟长的组织形式也没有变化。

至唐代,随着奚族与中原往来的逐渐增多,中原对奚族的了解不断加深,有关奚族部落的记载更为翔实。唐初,奚族依然有五个部落,但是没有提及具体的部落名称。如《旧唐书·奚传》所言,奚有“胜兵三万余人,分为五部,每部置俟斤一人”⑦。其后,据《新唐书·奚传》记载,奚族首领“可度者内附,帝为置饶乐都督府,拜可度者使持节六州诸军事、饶乐都督,封楼烦县公,赐李氏。以阿会部为弱水州,处和部为祁黎州,奥失部为洛瑰州,度稽部为太鲁州,元俟折部为渴野州,各以酋领辱纥主为刺史,隶饶乐府”⑧。

由此观之,唐代奚族仍然为五部,分别为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和元俟折部,但较之前代,其部落名称已经完全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五部落中的“阿会部”与《周书》、《隋书》中的“阿会氏”名称相同,但此阿会部是五部落中的一个部落,而前史中的阿会氏是五部落中实力最强,管辖五部落的一个氏族,二者性质不同。

从形式上看,唐代奚族的各部落还是以部落联盟为基础,各部落首领被封为刺史,诸刺史均受饶乐都督的管辖。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饶乐都督府要受唐政府所设置的营州都督府和其后的平卢节度使控制⑨。也就是说,奚族的自身事务不只是由诸部落的首领和部落联盟所决定,身为饶乐都督和诸州刺史的奚族首领是由唐政府的册封而来,并受其所设行政机构的监督和管辖。在一定程度上,奚族是唐朝的一个属部,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体。但在奚族内部,饶乐都督还是诸部落的最高首领,奚族对唐的朝贡或战争等行为基本是在饶乐都督的组织下进行的。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衰弱,对奚族的管辖也名存实亡。

五代时期,据《五代会要·奚》记载,奚族的五个部落为阿荟部、啜米部、奥质部、奴皆部、黑讫支部⑩。《新五代史·奚传》记载的奚族五部为“阿荟部、啜米部、粤质部、奴皆部、黑讫支部”⑪。对比发现,《新五代史》与《五代会要》有一处不同,将“奥质部”写作“粤质部”。鉴于《新唐书》中有“奥失部”,《新五代史》可能误将“奥”写为“粤”,应以《五代会要》为准。

再将《五代会要》中奚族五部(阿荟部,啜米部,奥质部,奴皆部,黑讫支部)与《新唐书》中奚族五部(阿会部、处和部、奥失部、度稽部、元俟折部)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有的部落名称在发音上极为相近。如“阿荟部”与“阿会部”为同音异写,实为同一部落。其他几个部落,在没有相关论据的情况下,若想作进一步证明,可以借助于汉语音韵学的知识。通过对读可知,啜米与处和,奥质与奥失,奴皆与度稽,均为相同部落的不同译写⑫。

总体而言,隋代与北朝后期的奚族五部落一致。唐代奚族部落的数量未变,但部落名称和归属发生了变化。较之唐代,五代时期奚族的部落名称除了在读音和写法方面有所不同外,基本一致,没有实质上的不同。

三、辽代奚族的部落

辽代是奚族部落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无论是部落的数量、名称,还是部落的组织形式均与前代不同。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辽太祖和辽圣宗对奚族部落的改编上。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要将预防和处理的方法综合性的应用,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笔者结合实际施工质量问题,提出几点预防措施

据文献记载,自唐末,契丹逐渐强大,奚族在其征伐之列,奚族的部落也随之发生变化。《辽史·营卫志下》称:“遥辇鲜质可汗讨之,俘其拒敌者七百户,摭其降者。以时瑟邻睦之故,止俘部曲之半,余悉留焉。奚族势由是衰矣。初为五部:曰遥里,曰伯德,曰奥里,曰梅只,曰楚里。太祖尽降之,号五部奚”⑬。《资治通鉴·后梁纪一》亦载:“及阿保机为王,尤雄勇,五姓奚及七姓室韦、达靼咸役属之”⑭。此时,奚族仍为五部,但在部落名称与前代有较大变化。

那么,这一时期奚族的五个部落与五代时期奚族的五个部落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构拟古代音值,对读发现,“楚里”—“啜米”,“奥里”—“奥质”,“梅只”—“黑讫支”,在读音上相近,实为一个部落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书写形式。其他的两个部落,由于没有史料记载,详细情况不得而知。孟光耀认为,辽代的“伯德部”与“遥里部”分别为五代时期的“阿会部”与“奴皆部”⑮。

辽太祖、辽圣宗时期,辽初奚族的这五个部落经过辽廷的行政改编,成为先隶属于奚王府后隶属于北府的奚六部。此外,辽代还有由奚族俘户整编而成的奚七部。

(一)奚六部

在刚刚被契丹征服后,奚族仍保持五部落,即《辽史·营卫志下》所载的伯德部、楚里部、奥里部、遥里部和梅只部。但此时的奚族仍进行着激烈的反抗斗争,这成为其部落形式变化的导火索。

2.5.8 样品含量测定 取5批样品各适量,分别按“2.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并以外标法计算其中8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见表6。

据记载,天赞二年(923)三月,奚人胡损发动声势浩大的反抗契丹的战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军于箭笴山,讨叛奚胡损⑯,获之,射以鬼箭。诛其党三百人,沉之狗河。置奚族堕瑰部”⑰。堕瑰部即是阿保机“以奚府给役户,併括诸部隐丁,收合流散”⑱整编而成的。这是辽代以行政命令建立的一个新的奚族部落。于是,奚族由传统的五部增加为六部。

起初,奚六部的首领仍然称为“奚王”,奚族的主体部分基本延续了奚族五部的社会组织。这是辽对奚与室韦等族“因俗而治”的体现,如《辽史·营卫志中》所说:“有部而族者,奚王、室韦之类是也”⑲。

辽圣宗时期,为了便于统治,对所辖的诸民族进行了大幅度的行政改编,据《辽史·营卫志下》所载:“圣宗合奥里、梅只、堕瑰三部为一,仍称奥里部。又特置二剋部以足六部之数”。辽圣宗以行政手段经过合并、新置,凑足奚族的六部之数,“籍六部隶北府”⑳。于是,奚六部不再直接隶属于奚王府,而归北府管辖。

(二)奚七部

梯度场产生的噪声高达120dB,噪声通过腹部接触到胎儿时,有20~30dB的衰减。1997年有文献表示,怀孕时,环境中噪声在99dB及以上时,会损害胎儿听力,缩短妊娠时间,降低出生体质量,而使用隔音罩,隔音被,可降低胎儿接收到的噪声。但研究显示,1.5T磁共振对胎儿的听力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关于3.0T磁共振噪声是否影响胎儿听力目前尚无确切的研究文献。该问题是目前胎儿磁共振在临床应用上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除了奚六部外,辽廷还通过对奚族俘户的整编,形成隶属于南府的奚七部。据《辽史·营卫志下》记载:“迭剌迭达部,本鲜质可汗所俘奚七百户,太祖即位,以为十四石烈,置为部。隶南府,节度使属西南路招讨司。乙室奥隗部,神册六年(921),太祖以所俘奚户置。隶南府,节度使属东北路兵马司。楮特奥隗部,神册六年(921),太祖以俘户置。隶南府,节度使属东京都部署司”㉑。由此可知,迭剌迭达部、乙室奥隗部、楮特奥隗部三部均来自奚人俘户,且归辽南府所管辖。

此外,也有很多俘户被宫分,充当贵族奴隶。《辽史·营卫志下》称:“奚有三营,曰撒里葛,曰窈爪,曰耨盌爪。太祖伐奚,乞降,愿为著帐子弟,籍于宫分,皆设夷离堇”㉒。可见,撒里葛,窈爪,耨盌爪三营奚人俘户,全部变成了契丹的宫分奴隶。

辽圣宗时期,圣宗三十四部中又增加了奚族四部,即将辽太祖宫分的撒里葛、窈爪、耨盌爪三部析出,并“改设节度使,皆隶南府,以备败猎之役。窈爪部,与撒里葛部同。耨盌爪部,节度使属东京都部署司”。同时,又设立讹仆括部,“与撒里葛三部同”㉓。

奚族的这七部与奚六部不同,他们是由奚族俘户创置而来,且均隶属于辽南府。与其他小部族一样,奚七部看不见奚族传统部落的任何色彩,只是因辽代的行政结构调整需要而进行的改编。

总的来说,入辽以后,奚族有先隶属于奚王府,后隶属于北府的六部,即遥里部、伯德部、楚里部、奥里部、南剋部和北剋部。隶属于南府的七部,即以太祖由奚族俘户建立的迭剌迭达部、乙室奥隗部、褚特奥隗部和圣宗三十四部中的撒里葛部、窈爪部、耨盌爪部、讹仆括部。《金史·奚王回离保传》曾提到“奚有十三部”㉔,应指以上十三部。其中,奚六部基本是由奚族的传统部落转化而来,奚七部是通过辽的行政改编而形成的。

然而,经过辽末金初的战争,奚族的部落趋于瓦解。奚族在归附金朝后被编入猛安谋克,其部落形式被彻底打乱,部落名称亦不见记载。见著于文献的,有奚族的五个姓氏,据《金史·奚王回离保传》称:“奚有五,大定间,类族著姓有遥里氏、伯德氏、奥里氏、梅知氏、揣氏”㉕。对比金代奚族的五个姓氏与辽初奚族五个部落的名称发现,除了“揣”与“楚里”不同外,其余的都相同,而“揣”系“楚里”的异译㉖。由此可以知道,金代奚族的五个姓氏是由辽初奚族的五个部落转化而来的。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奚族部落的演变过程,现将北朝后期至辽初奚族五个部落的名称和金代奚族的五个姓氏按对应关系示如下表:

部落名称文献周书隋书北史通典五代会要册府元龟新唐书新五代史辽史金史辱纥主辱纥王(主)辱纥主辱纥主阿荟部莫贺弗莫贺弗莫贺弗莫贺弗啜米部契个契个契个契箇奥质部木昆木昆木昆木昆奴皆部辱纥主莫贺弗契个木昆阿会部处和部度稽部阿荟部伯德部伯德氏啜米部楚里部揣氏奥失部粤(奥)质部奥里部奥里氏奴皆部遥里部遥里氏室得室得室得室得黑讫支部室得元俟折部㉗黑讫支部梅只部梅只氏

除了上述部落之外,奚族还有奚迭剌部、乌马山奚、九百奚等部落。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兹不一一详述。

大体来说,奚族部落发展与演变的脉络基本明确。但由于奚族的部落在不断变化,中原对奚族的了解不够深入,文献编撰没有统一而严格的规定等因素,诸部文献对于奚族部落的记述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正如《辽史》的编撰者们所说:“部落之名,姓氏之号,得其音而未得其字。历代踵讹,艰于考索”㉘。

我们认为,在对奚族部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还有一种是如果成语中包含否定词,那么作为宾语的代词一定要放在动词的前面。“时不我待”解释为时光一去不复返,不会一直留在那里等着我们。代词“我”用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必须前置。类似的词还有“时不我与”等。

第一,在前后文献的传抄过程中,由于编撰者的疏忽大意,存在书写错误的现象,将原来的字误写为与之相近的字。如《隋书·奚传》将《周书·库莫奚传》的“辱纥主”写作“辱纥王”;《新五代史·奚传》将《五代会要·奚》的“奥质部”写作“粤质部”。

第二,部落名称存在同音异写或读音相近用字不同的情况。如“契个”也作“契箇”;“阿会部”也作“阿荟部”;“奥失部”也作“奥质部”。

第三,词汇用法不同的情况。如《周书·库莫奚传》、《隋书·奚传》中“辱纥主”为奚族的一个部落名称,而《新唐书·奚传》言:“各以酋领辱纥主为刺史”,又见《资治通鉴·后梁纪一》太祖开平元年(907)五姓奚注曰:“各有辱纥主为之酋领”㉙。又如北朝、隋代奚族的五部落之一“莫贺弗”,在室韦语、契丹语中也是对部落酋长的称呼㉚。针对这一问题,冯继钦认为这种既是部落又是酋长名称的记载是史家之误,并称唐以前史书记载的奚族五部名称是不准确的㉛。

我们知道,奚族与室韦、契丹的语言相通,“辱纥主”和“莫贺弗”作为奚族、契丹、室韦等族的共同词汇,在没有统一规范和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它既是指部落酋长的普通名词,也指部落名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另外,《周书》、《隋书》中为奚族五部落统帅的“阿会氏”,到了唐代便成为奚族的五部落之一“阿会部”,可见,奚族的首领名称与部落名称存在共用的现象。所以,在没有其他史料依据的情况下,简单地说这种既是部落又是酋长名称的记载为史家误记是值得商榷的。

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的两极分化和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化是资本不断增殖的必然结果。全球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占有者手中,现代资本家也发现了资本逻辑带来的这一问题。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底层人们的相对贫困,只能是新时代的空想社会主义。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人们也深刻地感受到资本逻辑的巨大冲击力。马克思主义认为,自我异化的状态不是人的本质要求,未来的社会需要获得一种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趋势。

第四,文献中通常将奚族的姓氏和奚族的部落名称等同,二者没用明确的区分。如《五代会要·奚》和《资治通鉴·后梁纪一》就用奚族的五姓来表述奚族的五部,而《金史》中所说奚族的五个姓氏均来源于奚族的五个部落名称。

总体而言,奚族的部落问题是奚族历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北朝后期奚族的五部落联盟是奚族发展壮大的保障;唐代奚族的五部落受唐朝设立的饶乐都督府管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奚唐之间的交往;辽代奚族的五个部落经过一系列改编成为辽行政机构的一部分,融入辽国大家庭;金代,奚族被编入猛安谋克,部落形式不复存在,仅在奚族的姓氏中可以窥见奚族部落的影子。

[注释]

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当其他行业组织收缩时,工程木协会(APA)的成员数量也在增长。Elias先生将该协会的成功归功于其成员导向的积极而非被动的方法。工程木协会(APA)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完全由其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成员资助,并由成员组成的董事会和咨询委员会指导。工程木协会(APA)有3项核心服务——质量、技术和营销。

①李符桐:《奚部族及其与辽朝关系之探讨》(1-5),《大陆杂志》,33卷7-11期,1966年10-12月;孟广耀:《唐以后奚族诸部的对应关系及奚王府所属诸部剖析》,《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试论辽朝直辖奚族诸部营——兼论奚人契丹化趋向》,《东北地方史研究》1988年第3期;[日]高井康典行:《辽朝的部族制度与奚六部的改组》,《史观》1997年第137期。

②《魏书》卷2《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页。

③《魏书》卷100《库莫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2页。

④《周书》卷49《库莫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99页。

⑤(宋)邓名世撰,王云五校:《古今姓氏书辨证》卷22称:“突厥大臣曰俟斤,世其官而无员限,其先世官者俟斤氏,后改为艾氏”。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04页。《辽史》卷116《国语解》称:“俟斤”突厥官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8页。但“俟斤”并不是突厥所独有,诸多古代北方民族如柔然、铁勒、霫等均有这一官称。

⑥《隋书》卷84《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81页。

⑦《旧唐书》卷199下《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4页。

⑧《新唐书》卷219《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173-6174页。

区区一个村霸,何以有恃无恐、丧心病狂地横行乡里十多年,直至从个人涉黑发展到家族涉黑,竟至惊动中央由全国打黑办挂牌督办才被惩办?是当地政府对此毫不知情吗?报道中讲:“在此期间,有村民多次向河源镇反映问题,但始终没有回音。”为什么没有回音?是某些干部失察、失职、不作为,还是包庇、纵容、沆瀣一气,乃至充当保护伞?笔者不禁要问个为什么。

⑨据《旧唐书》卷199下《奚传》记载,开元五年(717),唐玄宗于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复置营州都督府。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5页。《新唐书》卷130《宋庆礼传》载:“初,营州都督府治柳城,扼制奚、契丹。武后时,赵文翙失两蕃情,攻残其府,更治东渔阳城”。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494页。《新唐书》卷66《方镇三》载,开元五年(717),唐在营州置平卢军使,并于开元七年(719)升平卢军使为平卢军节度使,经略河北支度、管内诸蕃及营田等使,兼领安东都护及营、辽、燕三州,以更有效地监管和控制奚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32-1833页。

⑩《五代会要》卷28《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52页。需要指出的是,《五代会要》里所说的奴皆部,在《旧唐书》中就有记载。据《旧唐书》卷103《王忠嗣传》记载,王忠嗣于“天宝元年,兼灵州都督。是岁北伐,与奚怒皆战于桑乾河,三败之,大虏其众,耀武漠北,高会而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198页。“怒皆”与“奴皆”读音相近,应为同一部。另外,据《旧唐书》卷142《王武俊传》记载:“王武俊,契丹怒皆部落也”,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71页。文献中未见契丹有怒皆部落的记载,此记载应为将奚族与契丹混淆的误记。

⑪《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第三·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09页。

⑫冯继钦以《新五代史》中所记载的奚族部落与《新唐书》中奚族的部落进行比较,认为阿会部对于阿荟部,处和部对于啜米部,奥失部对于粤质部,度稽部对于奴皆部,可能为同音异写,见《辽代奚族共同体的演变极其特征初探》,《史学集刊》1983年第3期。

⑬《辽史》卷33《营卫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78页。

⑭㉙《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678页。

翻译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因此以交际与认知为核心的关联理论应该对翻译具有阐释力。迪尔德丽·威尔逊的学生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August 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中。他指出,作为交际行为的翻译,在理解源语和翻译的过程中对于语码的选择也是依赖关联性,他希望在此理论框架下能解释翻译现象并指导翻译实践。[3]国内学者赵彦春也认为,关联理论具有解释翻译的辩证属性及翻译过程中辩证取舍的能力。[4]

《论语》中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应该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在提升道德修养上作出表率。

⑮孟广耀指出:据《会要》,阿会部辖六个县,即六个石烈。很多人常把石烈一级行政建置当作县,《辽史》本身也有混合使用二者的情况。即辖六个石烈,无疑是个大部。《营卫志下》剩下的遥里部,仅辖三个石烈,是小部。但伯德部恰好辖六个石烈,也是个大部。从辖有相同的石烈数可以断定,伯德部与阿会部是同一个部的不同称呼。在《辽史·营卫志下》奚五部与《会要》奚五部完全对应的大前提下,《营卫志下》剩下唯一的“遥里部”,也就必然与《会要》剩下唯一的“奴皆部”对应了。于是《辽史·营卫志下》奚五部与《会要》奚五部对应关系也全部解决了。见《唐以后奚族诸部的对应关系及奚王府所属诸部剖析》,《北方文物》1987年第1期。

根据上述分析:LFM信号的大脉宽能提高速度分辨力和平均发射功率,增加声呐的作用距离;其大的带宽能提高时间分辨力和接收处理增益,利于提升目标检测的可靠性。然而,脉宽影响探测盲区,且与系统数据处理运算量成正比,尤其是在短量程下,较短的发射周期和平均发射功率会增加系统发射机和电源单元的负担,因此系统也采用短脉冲CW信号。CW信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在同一量程下的脉冲重复频率高于LFM信号,能更好地实现目标的跟踪探测。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心里的稀奇事,他知道如何装弶捉小鸟雀,雪地里捕鸟;知道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这些鸟的名字,海边的贝壳有“鬼见怕”、“观音手”;能听出猹咬西瓜的声音,会刺猹,知道潮汛来时有青蛙似的脚的跳鱼儿,这些新鲜事儿都是在自由自在的自然生活中获得的,闰土是生活的体验者,参与者,更是生活的主人,他在凝视生活的日子里将人生活得精彩纷呈,充满意义,而我素不知这些新鲜事儿,可以说,我是脱离了生活的。

⑯“胡损”,《辽史》卷3《太宗纪上》作“胡逊”。“损”、“逊”应为同音异写。本文统一作“胡损”。

⑰《辽史》卷2《太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页。

⑱⑳㉑㉒㉓《辽史》卷33《营卫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87页,第388页,第388页,第388-389页。

现在,我们的物质条件比苏明娟小时候不知要好多少,可我们有些人只是喊着梦想的口号,遇到困难就退缩,吃不得一点苦。看看“大眼睛”,再想想自己,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拼搏?

⑲《辽史》卷32《营卫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76页。

㉔㉕《金史》卷67《奚王回离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87页,第1589页。

㉖揣,揣:初委切,初紙合三上止。楚里,楚:創舉切,初語開三上遇;里:良士切,來止開三上止。

㉗《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的记载与之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8678页。

从现实来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任务教学法在ESP课程中的应用是灵活多变的,可以通过布置各种场景来设置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ESP教学可以围绕任务目标来进行,给学生设置话题场景,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模拟的语言环境,对各个任务进行会话或小组讨论,让他们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实践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这种注重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完成任务的做法,能够让学生通过接触、感知、理解、提炼和运用等环节,逐步内化语言知识,更加扎实掌握英语语言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

㉘《辽史》卷69《部族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77页。

㉚据《隋书》卷84《室韦传》记载:“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其部落渠帅号乞引莫贺咄,每部有莫何弗三人以贰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83页。《旧唐书》卷199下《室韦传》载:“其国无君长,有大首领十七人,并号‘莫贺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57页。《辽史》卷116《国语解》也称:“莫弗纥,诸部酋长称,又云莫弗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7页。

㉛冯继钦:《辽代奚族共同体的演变及其特征初探》,《史学集刊》1983年第3期。

责任编辑:祝立业

[中图分类号] K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41(2015)05-0058-05

[作者简介]王丽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CYWH2014-01)阶段成果

(0)

相关推荐

  • “诗忆赤峰”系列之七:诗里诗外话中京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以西约15公里的铁匠营子和大明镇之间的老哈河北岸,有一处著名的遗址--辽中京遗址.中京是辽最大的陪都,其地理位置与中原地区相近,自古为辽河上游,燕山以北少数 ...

  • 契丹大辽王朝(二)尽忠尽灭1

    盘古化身众灵神,一方水土一方人. 天南地北俗相异,蕃汉皆为炎黄裔. 秦汉一统兄弟盟,南北一家血最浓. 隋唐成就盛世名,契丹辽水始勃兴. 契丹早期的发展 从元魏时代起,分布于辽水流域的契丹族,开始活跃于 ...

  • 第九百四十二篇  辽国奚族及其分布

    X 图1 辽世宗"天禄通宝"铜币. 图2 辽代青玉松鹤人物山子. 图3 辽代花口白瓷盘. 奚与契丹异种同源,亦属于东胡之鲜卑系,最初时称"库莫奚".据<魏 ...

  • 第1012篇  辽代的部族行政社区

    X 图1 巴林左旗出土辽代白釉刻花盘口注壶. 辽到圣宗统治时期,已有契丹族及其他一些被征服的游牧.渔猎民族在内的直属部族行政社区56个.什么是"部族"?<辽史·营卫志> ...

  • 库莫奚族与奚国

    一.库莫奚族 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为今蒙古语"沙"."沙粒"."沙漠"之意.从含义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6世纪下半叶(隋 ...

  • JFE|五十年来金融经济学研究的迅猛发展和演变趋势

    会议 直播 论文 热点 视频 JFE最新论文:通过对1974-2019年<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的投稿和发表文章进行分析,发现五十年来:论文每年投稿 ...

  • 冉族所建冉族部落国、冉国、冉邦国

    冉族,是分布在我国古蜀地区最古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著(土著)民族.从夏商时期至五代十国末期,冉族主要分布在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和甘肃.陕西南部地区.最主要的族群生活区域在今四川都江堰.汶川.小金. ...

  • 韩登安篆刻创作的风格发展及其演变,多印作对比分析及举例

    以<韩登安印存>.<西泠印社胜迹留痕>与<毛主席诗词刻石>三本印谱及<未发表私人收藏的韩登安篆刻作品>为主.为了能够较清晰地掌握韩登安篆刻创作的风格发展 ...

  • 古玉界:古玉兵器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史前社会后期到夏商周时代,曾有不少玉质兵器.史前时代的北方以玉斧为主要种类,南方以玉钺为主,而夏商周时代的中原地区则以玉戈为玉兵器主流. 玉戈 史前时代的玉斧.玉钺主要作为军权.王权的象征物,夏商 ...

  • 隶书结构四十法及隶书的发展与演变隶书字帖书法欣赏

    隶书结构四十法及隶书的发展与演变 一.横平竖直 横画平稳,竖画正直,整个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动,笔画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写出和谐匀称.端庄整齐.生动活泼的优美之感. 二.蚕无二设 隶书中的波捺之笔 ...

  • 陈氏太极拳的发展与演变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 一.陈家沟历史推源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下令由山西省洪洞县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移民中有一青年名叫陈卜,祖籍本在山西泽州郡东土河村,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洪洞,与妻 ...

  • 中国绘画在发展慢慢演变出了中国当代的水墨绘画作品

    原创国画雅集2020-05-24 06:02:00 中国传统绘画在发展,山水画慢慢演变出了中国当代的水墨绘画作品,水墨绘画作品,不单单的再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以线造型,这么单一的对话方式了,而是受到当下绘 ...

  • 广州植物染工作坊 | 卑南族部落的古法植物染,把大自然的灵气融入衣物

    植物手染,每一块布的制作过程 都充满创造的爱力与喜悦. 当手执木棍慢慢翻搅染布的过程中, 有禅定的心香,有漫步(布)的美感, 悠闲又自在. 植物手染在一块块白色的胚布 渐渐形成颜色的时候, 有期待的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