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 | 针灸辨证,不离经络

察经是诊断、分析的重要依据

察经是指在分析临床病候的基础上,对有关经脉(包括本经、表里经、同名经、相生相克经等)和穴位进行审、切、循、按、扪的检查,以发现异常的变动经脉。变动经脉,是指经络诊察中发现的异常经脉。

如循行部位的异常(包括经络中的形态变化)、疼痛,医者在循切诊察中的指感等,动脉搏动过盛过弱,局部皮肤色泽变化等。

察经发现的变动经脉与临床病候,有时是一致的,如咳喘病候是手太阴经变动;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咳喘病候反见手阳明经变动,心悸病候见足少阴经变动,便秘病候见足厥阴经变动。这种不一致恰恰反映出中医关于疾病传变、标本、经络理论的深刻性。

通过察经而发现、确定变动经脉,是针灸治疗学辨证过程的重要步骤,是临床“辨经”的基础,“选经”的根据。

《灵枢·刺节真邪》曾明确提出:“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在《内经》《甲乙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讨论了察经的内容。概括起来,察经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审:包括审视和审度两层意思。审视是观察、比较体表经络色泽的异常,络脉的浮显、沉陷等,以判断经络的虚实、寒热。

审度是分析、综合经络系统的全部变化,以确定哪些经脉发生了异常变动,它与临床病候的联系形式。审度应贯穿经络诊察的全部过程。

切:指切候全身体表经络的“脉动”之处,了解动脉的充盈、虚小,包括人迎、头角、颊车、脐上、脐下、足背趺阳、足跟太溪等各部位的脉动情况,并加以比较。以测知何经何络有异常变化。脉盛者为实,脉弱者为虚,实则多热,虚则多寒。

循:指循摩、推压体表经络的循行部位,了解经络下有无结节、条索样肿物,胸腹部位有无肿物、疼痛,肢体部位有无畸形、触痛等变化。

按:指按压体表局部和腧穴,特别是各经脉的原、络、背俞、募、郄、五输穴等,了解其反应变化,如喜按、拒按,按压时产生舒适感、疼痛感、麻木感等等。

扪:以掌面触贴患者的体表皮肤。比较各部位皮肤温度有无明显差别,区分寒热发于阳或发于阴,了解皮肤润泽、枯涩变化。

经络诊察仍属中医的四诊范围,只是着眼于体表经络、腧穴的诊察,目的在于了解经络的变动情况。察经是在人体自身上寻找病候的客观指征,是中医古代的物理检查方法,临床上必须熟练、细致地进行,才能取得比较可靠的诊察材料。

辨经是辨证核心

辨经指辨别疾病的所在经脉和累及经脉,是在察经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出现的症候分析、认识疾病的过程。

《灵枢·经脉篇》:“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经脉是疾病的反映系统,同时也是疾病的治疗系统。辨经就是根据察经所发现的变动经脉,临床病候,来判断疾病所在的经络(经脉、经别、络脉) 所属,确定该经的虚实、寒热状态。辨经要点如下:

1)辨认经脉的标本传变

察经发现的经脉,有时是一条经脉,有时是两条以上的经脉,这就需要结合临床病候出现的先后、演变过程,来分析其标本所属、传变过程。

例如,某45岁女性患者,以心悸不眠1个月就诊。察经发现心、肝、脾经有异常反应。患者10个月前患肝炎,经住院治疗6个月恢复正常。上月经水骤至(已闭经1年之久),且量多,延续15天之久。

此证系肝病传脾,太阴已虚,统摄失司,血下过多,心之生血无源,故悸动不宁,阳不入阴故不眠。辨其病本在脾,标在心。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为治疗经脉,培补后天,滋生化之源。取隐白、大都、足三里、建里。针治10余次而安。

2)辨别经脉的虚实、缓急

察经时发现的异常经脉,还需辨别出这些异常经脉的虚实属性和虚实程度,明确其虚实、缓急。

例如,某50岁女性患者,咳喘不得卧3个月。前医或治肺或调治肺脾或从脾肾入手均未效,并曾用西药(从前用之有效)亦不愈。察经发现脾、肺、肾、大肠4条经脉均有异常反应。

结合患者有自汗、恶风等症状,既往有咳喘宿疾,半年前做过子宫全摘术;肺与大肠两经反应特点是中府、尺泽、曲池明显压痛等情况。辨其病本为脾肾两经,属虚;病标为肺、大肠两经,属实;病机为太阴不布、阳明不降。

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本例标急、本缓,选太阴、阳明两经,配手足同名经的合穴,尺泽、阴陵泉、曲池、足三里,以升其清、降其浊。针治3次已得平卧,咳喘缓解。再拟治本,缓缓调之。在辨经的基础上,再根据经络气化理论,结合脏腑功能的相互影响,即可选择出最适宜的经脉,做为治疗、调整经脉。

病案分析

为说明针灸治疗学辨证理论的临床应用,兹举例分析如下。

例1,徐某,女,53岁,1978年8月28日初诊。主诉:左面湿疹半个月。患者8月初因亲人病故,情志郁结,遂发现左侧头面部有虫行感,肿胀,发湿疹,局部痒痛,3日后破溃流黄水,痛苦难忍,夜不成眠。就诊于某医院皮肤科,谓“病毒性疱疹”。

曾用中西药物、外敷雄黄软膏等,无明显效果,故来诊治。刻诊:左侧额部、眼睑、面颊肿胀,破溃,局部有结痂及黄色分泌物。自述奇痒,疼痛,口苦思饮,便秘、苔黄厚,脉沉滑。

经络诊察:破溃结痂部位为足阳明经循行范围,三间、合谷、上巨虚等穴有压痛反应,左侧尤为明显,左侧风池、完骨等穴亦有压痛反应。手足阳明经、手足少阳经为反应经脉。

辨证:少阳郁结,阳明失其枢转,湿热内蕴,发为湿淫疮疡之疾。

立法:清泄阳明,宣散少阳。

取穴:商阳、厉兑、左风池、左外关。

治疗经过:针治1次疼痛减轻,治疗3次后(隔日1次),面肿消失,湿疹渐收,痛痒已止,便通眠安。为巩固疗效再针治1次,予中药3剂而停止治疗。随访半年未再发此疾。

按:本例病候分析与经络诊察均属阳明,少阳范围,其性质为湿热郁结,故选经亦为手足阳明、手足少阳经,此例之辨经和选经一致。选取手足阳明经的井穴,再配合手少阳之络穴外关,手足少阳、阳维脉之会风池。较好地发挥了泻热、利湿、疏解的作用。

例2,杨某,女,52岁,1983年l月21日初诊。主诉:左目视物障碍半年余,加重一月。患者素有近视,戴镜矫正视力左0.3、右1.2,1982年6月发现左目视物不清,视野缺损(上l/3),有闪光,近一月来加剧。既往有胃病,肝炎、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病史。刻诊:左目疼痛,头痛,流泪,左目视物不清,纳少无味,胃脘胀,夜眠多梦,苔白舌胖有齿痕,脉弦略数。

眼科检查:矫正视力左0.03,右1.2,眼底视乳头正常,黄斑区不清,有水肿,中心及周边有出血点及渗出。诊断“中心性视网膜病变”。

经络诊察:左侧攒竹、瞳子髎、风池、会宗、光明、足临泣、地五会、左肝俞等穴有明显压痛反应,双太溪、肓俞穴扪之有陷下感,表明足少阴经、手足少阳经为主要反映经脉。

辨证:肾水不足、肝脉失养,相火上逆,目系受损。

立法:清肝通络,止痛明目,择足少阳、足太阳经,此为急则治标之法。滋补肝肾治本之法当缓图。

取穴:左肝俞(火罐放血),左风池,左外关。

治疗经过:隔日针刺,3次后目痛、头痛基本消失,标证已缓。改拟治本之法,选足少阴,足厥阴经为主。取下列穴位:太溪、复溜、太冲、建里、足三里、风池。治疗至第14次,诸症均好转。

眼科检查:视乳头正常,黄斑区无水肿渗出,陈旧性出血点见吸收,无新出血点及渗出。矫正视力左0.1、右1.2,自述视野缺损无明显改善。前穴组加左光明、左睛明,针治第18次,视野缺损已消失,但3米以外,视物仍不太清楚,余皆正常。

患者回原籍而停止治疗。给予滋补肝肾之剂,以巩固疗效。6个月后追访,疗效巩固。

按:本例病本为足少阴、足厥阴两经,病标为足少阳、足太阳两经,本属阴而标属阳,治则遵“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素问·标本病传论》)故先选择足少阳、足太阳经,后选足少阴、足厥阴经,更配合足阳明经、任脉,调补后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0)

相关推荐

  • 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针灸临床我强调归经辨证

    华医世界 图*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 即将为国医大师程莘农院士诞辰100周年,在程老7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救人无数, 更是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经验,无私的传承给后来人,让我们共同缅怀为中医做出卓越贡献的程老. ...

  • 经典指导针灸:针刺辨证,不离经络

    中医书友会第1422期(原第56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针灸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针灸治疗学理论在基本理论.辨证原则上,与内科治疗学理论有许多相同点,但在诊察.分析.治疗方面突 ...

  • 经典指导针灸:针灸辨证,不离经络

    导读:针灸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针灸治疗学理论在基本理论.辨证原则上,与内科治疗学理论有许多相同点,但在诊察.分析.治疗方面突出地依附于经络理论,从而构成了有别于内科治疗学的辨证特点. 针灸辨证 ...

  • 针灸治疗:针刺辨证,不离经络

    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学的辨证是在中医学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经络形成了独特的经络辨证方法. 针灸辨证 不离经络 ...

  • 老中医临床针灸选穴思路,太实用了,必须收藏!

    本文是一篇条理非常明确的好文章,介绍了贺普仁贺老在临床中先选择治疗方法,再选择治疗穴位的整套思路,简洁.明了,可谓又一篇的"真传就是一张纸"了. 选法思路 一.普通选法 外感--拔 ...

  • 临床针灸押手的重要性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现在临床上有些医者并不重视押手,然而押手又是非常重要的.<难经·七十八难>:"然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这里强调了押手即非持 ...

  • 临床 | 针灸名家张善忱针灸经验点滴

    本文选自中医杂志,作者:刘乾和等 分享自中医集结号 [导读]学针灸的应该都读过张善忱老师的<内经针灸类方>,书中按照疾病系统地将<灵枢经>原文翻译并解释一番,给小编的启发很大. ...

  • 老中医临床针灸选穴思路

    本文是一篇条理非常明确的好文章,介绍了贺普仁贺老在临床中先选择治疗方法,再选择治疗穴位的整套思路,简洁.明了,可谓又一篇的"真传就是一张纸"了. 选法思路 一.普通选法 外感--拔 ...

  • 临床针灸常用腧穴——地仓

    非主流针灸 传承针灸 学习交流 扫描关注 [穴名释义] "地",指鼻以下;"仓",仓库,此指藏谷之处.本穴位于鼻下口角旁,口以入谷,贮入胃中,犹如仓库,故名.别 ...

  • 针灸基础:经络的四海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