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更加耐人寻味的是......
随着莘莘学子踏上新的生命征程的时刻,既有对孩子们的祝福,也有一些隐隐的不安,更感受到了一些耐人寻味、甚至是发人深省、不得不说的事情,不是因为孩子考了多少分,也不是因为孩子考到了什么级别的院校,而是因为孩子是不是考到了父母期望的分数,是不是考到了父母心仪的院校。
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话题,是因为听到太多父母的抱怨,抱怨孩子不努力、不听话,否则会考更高的分数,读到更好的院校等等......
当这些语言不断回响在孩子耳畔的时候,父母们想过没有,孩子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是给到孩子未来前行的动力呢?还是在给孩子未来的路上设置绊脚石?我想这完全是把孩子永远置于一种我不够好的的境地中。
大家都知道高考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另的一个起点。
考试如同竞技,决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即便是孩子平时成绩很好,这次没有发挥出他平时的水平也是正常的,或是平时成绩就一般,这次没有更好的提升,再或者志愿没有填报好等等,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继续不断地抱怨意义何在呢?
v 究其原因,不外乎一下几种:
A、孩子考砸了父母没面子了;
B、用抱怨正明我很负责任,而是孩子不努力;
C、抱怨透露着一些父母的内心的脆弱。
父母要面子,父母有脆弱与孩子无关,完全是父母成长过程中的不够完善或说不够完整所造成的,假如把弥补这些缺失的责任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期望通过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夙愿,通过孩子让自己扬眉吐气,我们说这对孩子有失公允的,孩子是负担不起这个责任的。
父母的事情需要父母自己来做:就是成长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的面子,并成为孩子人生中正能量的精神领袖。
v 引导孩子的正确做法是:
A、“趋乐”大于“避苦”
虽然我们常说“趋乐避苦”,有多少人是在“趋乐”?有多少人是在“避苦”呢?
研究显示:80%的人是在“避苦”,20%的人是在“趋乐”。
两者的区别在于:
趋乐:向往成功快乐。你总是在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时、每一刻、每一天、每一年;在你度过的分分秒秒里感受的都是幸福和阳光!看到的未来是灿烂明媚的,是成功在向我们招手。
避苦:总期望不再遭遇之前的痛苦。每天想到的都是那个痛苦,牢记着怎样不要让那个痛苦再发生,永远生活在过去模式里,即便是未来就在前方,也会选择一种倒退的方式“迈进”。想想这样的生活都是恐惧的,那里还有心思去创造呢?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放弃过去那个“苦”,还要时时想到未来的那个“乐”,鼓励孩子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和创造!
B、重新定义
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可以重新定义的,找到其正面意义的。高考失利,说明孩子还有进步的空间,可以总结经验,将其做为人生路上垫脚石;同时懂得人生之路并不平坦,会有崎岖和坎坷,自己的人生一定是自己负责任的!
C、找到孩子的优秀特质,即资源部分
让孩子看到在他的身上蕴含着无限的能量,把自己的优质资源、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并找到与之匹配的自己喜欢的事业,未来在玩中做,做中玩,享受无限的乐趣、创造更高的社会价值。
D、创造未来成功景象
引导孩子想象未来自己成功的景象,不断强化那个成功的景象:让孩子看到那个几年后成功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他在什么地方?穿的什么样的衣服?在做些什么?周围是怎样的色彩?与那些人在一起?这些人在做什么?周围是一些怎样的声音?当看到、听到这些的时候,身体有怎样的感觉?内心有怎样的感觉?是兴奋?是彭拜?是成就?是荣耀?把这个画面、这个声音、这个感觉不断通过自己的感官系统进入到自己的身体里、进入到自己的潜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
当孩子再想到未来的时候,蹦出来的就是自己成功的画面,动力完全来自于他自己,父母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