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实践探索

自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百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极为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注重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关于劳动分工、城乡关系、生产力布局的精辟论述,与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进行有机融合,科学建构了契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际、基于中国国情、突出阶段性与继承性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依循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历史进路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历经了计划经济体制主导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时期和完善时期的演进变迁。由此,与三大历史时期发展要求相匹配,中国共产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内容可细分为如下三个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主导阶段下平均布局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阶段下效率优先的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战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下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主导阶段下平均布局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建立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的革命时期,党始终坚持城市与乡村不可分割,科学地提出并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前,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后,党在兼顾城乡的同时应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党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以及生产力布局等理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任务,在全国大范围内布局生产力,形成了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其核心要义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以生产力平均布局为基本经济原则,侧重调整工业空间布局结构失衡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需要。重点强调“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陆工业”,以更好地消除沿海与内陆的发展差距,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二是提出重工业优先的国家工业化战略和赶超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大规模的生产建设,主张建立计划特征突出的物资管理、生产要素价格以及生产计划管理等体制机制,确保能够借助计划、指令等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内调配资源用于补偿工业发展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加速形成生产力均衡发展的产业支撑。

三是注重兼顾发挥中央和地方发展经济的作用,主张“既须发挥中央各经济部门的积极性,又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要注意发挥省、市积极性,省、市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都不能框得太死”,加快促进中央统一领导下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格局的形成。

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探索阶段下效率优先的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思想的建构历时三十余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序幕,提出“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战略方向。此后,党的十三大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路线,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在一系列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下,要素空间配置以及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倾向显现,促进了区域经济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均衡发展转向差异化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战略的科学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要体现“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充分调动劳动、区位、规模、范围、禀赋等一切生产要素的生产积极性,服务于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在空间范围上践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实行“以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策略,促进要素资源在区域内部以及不同区域之间配置与再配置效率提升,推动区域经济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转变。

第三,实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差异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强调准确把握全国范围内劳动力、物质资本、生产技术、资源禀赋等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差异,在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如梯度发展战略、“三沿”发展战略和“四沿”发展战略等,并积极配套相关的市场化经济政策。

第四,异质性与同质性兼顾,以战略形式引导区域生产力布局体现计划调控功能的同时,也鼓励各区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在中观层面上形成大区协作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并存的“求同存异”型区域经济梯度化发展的格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下开始实施相对均衡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差异化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诸如区域内部与不同区域之间分化突出、中心城市和城市圈集聚能力超强、局部区域面临“结构性塌陷”等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难以匹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公平的共富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谋划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探索建立了相对均衡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第一,更加注重区际发展公平,坚持在空间维度上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唯物辩证思维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为基本导向,加快促进不同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第二,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规划指引功能,基于三大经济地带和四大板块的已有格局,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自贸区与自贸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多点多极和内外联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第三,更加遵循以点带面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充分把握中心城市与城市群逐步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在全国经济版图上以极核城市、次级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为基本构成的城市群为支撑,建设具有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能力的增长极。

第四,更加注重“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统筹力度,强调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空间治理体系,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单元,并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资源环境承载力日益提升的永续发展格局。

第五,更加注重优势互补,强调不同地区要深度挖掘自身优势,全力塑造有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生产体系,主张将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坚持优化价值创造能力,生态功能强的区域要加快形成与“碳中和”相匹配的经济社会结构,边疆地区要以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保障国家安全稳定。

第六,更加注重释放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红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搭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体制机制,如“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更加注重建立针对性强、匹配度高、激励效果好、区际发展公平特征突出的政策体系。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我们党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土壤”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空间尺度上的具体运用,充分彰显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现实生命力,不仅在理论上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而且在实践上形成了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根本指导与学理遵循。“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正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编辑:刘岩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学术要闻或社科要闻,该公众号依托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权威学术媒体,集学术思想性、理论权威性、资料知识性和公共服务性于一体,及时发布全球重要的学术资讯,追踪和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学科趋势和最新成果。
56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中国学派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282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