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家】徐代军:互联网理财用户增长的三点思考与启示

导读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关于互联网理财用户增长的数据值得关注。根据这一份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达到1.51亿,网民使用比例为18.3%,较2017年的1.28亿用户规模增长17.5%。

从2017年1.28亿到2018年的1.51亿,互联网理财人数的增长,说明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于互联网理财需求也在增长,而通过不同场景汇聚到互联网平台的理财用户也给我们提供了分析的样本。通过用户数量的增长这一事实,我们可以知道用户在网络使用上的一些金融服务需求,也能够为服务用户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第一,从互联网理财行业的整体来看,用户把互联网作为获取理财服务的渠道,除了本身有需求之外,也伴随理财市场的互联网化随市场波动。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人的“需求”有五个,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五个需求”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只有当下层的“需求”被满足了,才会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看到,用户的理财需求可以归结到“自我实现需求” 中。在这个层次上,用户通过财富累积产生了区别于一般的价值,有价值的升华实现了个人理想、抱负,达到了自我价值的提高,满足了心理与现实需求,从而推动了理财人数的上升。

第二,从社会个体的性格上去分析,有的用户喜欢稳健,有的用户喜欢激进,有的用户喜欢观望……总之,不同用户的个体性格也对于互联网理财人数的变化有影响。比如,那些在股市上被套住了的用户,或许在股市里没能实现财富价值的增长,又由于当下股市出现了不符合自身预期的情况,因此,这部分人就把钱投入到了相对而言比较保险的领域—互联网理财。无论是购买银行的理财,或者是其他渠道的理财产品,他们的本金可以保底,更可以稳健长效的有收益。

第三,从政策举措去分析,在金融服务实体的大背景下,符合国家支持的行业的发展势必需要资金,而如何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就需要靠金融市场来实现。纵观整个互联网理财的发展历程,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实体产业项目蓬勃发展,金融服务与支持力度增强。而用户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来了解和实现投资,就有力的支持了这些项目。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有这样的一些启示:当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时,市场需求总是旺盛的,但市场受到用户、政策、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互联网理财人群的层次与档次有明显的“阶层化”趋势。假如我们可以遵循不同“阶层”的用户需求,围绕增值服务展开,以服务带动用户的理财意识的提高,也许就可以跳出单纯的销售误区,拓展互联网理财的涵盖范围,扩展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于“理财”二字的认识。(文/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徐代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