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逗比的皇帝,活在清朝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只有春秋

    提起雍正,很多人的印象是天差地别的。

    看过港片的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血滴子和文字狱,最后雍正死于刺杀。

    看过《步步惊心》的人,则多半会想起吴奇隆扮演的那个,温柔、稳重的四爷。

    看过《甄嬛传》的,则是深情又无情的皇上,可怜又可笑的四大爷。

    这都不是真实的雍正。

    在我看来,雍正其实是个名副其实的逗比。

    (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

    01

    他的逗比,在“九子夺嫡”中表现得一露无遗。

    人人都在想着,怎样可以赢得康熙得欢心,成为帝国的继承人。

    雍正想的是,明天该去庙里拜佛,还是在书房里练字。

    总而言之,“究其所以优游恬适,得四十余年为一闲人”。

    当皇帝有什么好的咧?

    我泡泡脚;

    (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

    我射射雕;

    (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

    弹弹琴;

    (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

    它不香吗?

    不过,想当闲人也不简单。

    九子夺嫡的大战,免不得还是将他牵涉在内了。

    那一年,太子被废,兄弟们开始蠢蠢欲动。

    在狱中,从帝国继承人化身阶下囚的废太子,泪流满面。

    “兄弟们,阿玛要废我太子之位我没意见,可是我绝无谋逆之心啊,你们一定要帮我在阿玛面前说说好话!求求了!”

    帮还是不帮?

    这不是废话嘛,想当皇帝的,自然就不帮。

    作为康熙的唯一嫡子,前太子永远只能是敌人。

    看看当时最有竞争力的几位阿哥是怎么做的——

    大阿哥跟康熙说,弟弟竟敢谋逆,不如趁早杀了,免除后患;
    三阿哥没有针对前太子,而是偷偷举报了大阿哥,在宫中“打小人”,诅咒太子。
    八阿哥人帅又有才,开始收买人心,群臣也纷纷推荐八阿哥当太子。
    唯独四阿哥,也就是后来的雍正,啥也没做,只是找康熙说了一段话:
    二哥在狱中跟我说,他真的真的真的没有谋逆的心思,希望阿玛你不要太过生气。

    明明这时的康熙,正在气头上。

    雍正却一点眼色都不懂。

    明明哪怕不出声,也完全没什么问题。

    他却毅然决然地说出这番话。

    雍正的脑回路,实在是清奇。

    ( 故宫微博晒图 )

    01

    哪怕当上了皇帝,他的逗比属性也是不减反增。

    有一年,朝廷打算从山东、河南两省,购入大量小米,运往江南出售,赚一笔外快。

    河南省的主管领导田文镜一听这消息,立马心里骂了一句:这点子谁提的,脑子有病吧。

    他赶紧上书雍正,要求将小米换成小麦。

    原本吧,雍正是打算同意的。

    但提出这个方案的户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却不乐意了:这不是明摆着说我们不懂实务嘛?这项目必须得上马!

    ▲古代农民百姓们收割粮食

    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小米粥那么好吃,南方人也一定爱吃的嘛。

    雍正也不懂下面这些弯弯道道,最后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行事。

    结果呢——小米在江南滞销,哪怕喊黄鹤和小姨子来卖都卖不掉。

    两位大臣被雍正狠骂一顿之余,河南的田文镜则是被好好嘉奖了一番:还是爱卿靠谱,“办理尽心”、“实心办事”。

    田文镜打蛇随棍上,便给雍正拍了一通马屁:小的“愚昧无知”,全靠圣上指导有方。

    看到这通马屁,好大喜功的皇帝可能喜不自胜地给奖赏,理性一点的皇帝可能是斥责几句。

    雍正,却是打开了自己体内的逗比开关。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雍正回河南巡抚田文镜的谕文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已经忍不住笑了。

    我完全能够想象出,写下这封回复时,雍正的心理活动:

    嘿嘿,这马屁倒也说的没错,朕确实就是这样的汉子。不过吧,还是要矜持,还是要冷静,要保持我作为皇上的气度。

    这样思路清奇,逻辑诡(dou)异(bi)的回复,雍正也不是第一次发了。

    有一次,或许是不小心把墨汁撒在了奏折上,雍正“非常贴心”地写道:

    “这污迹是朕弄脏的,怕你担心,特此说明“

    手下大将年羹尧领兵在外,雍正便化身暖男:

    “你在外面多辛苦朕也知道,朕也很想你”。

    有时候,雍正也会自带吐槽属性:

    “你也不是什么聪明人,做好自己分内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也有很生气的时候:

    “岂有此理!朕心都寒了,没想到王士俊竟敢这样对朕!”

    字字句句,都是雍正最真实的内心独白。

    中国最逗比皇帝,可能也是中国最真实的皇帝。

    ( 北京故宫宣传图 )

    03

    雍正一生中,还有一件最逗比的事情。

    那是雍正七年,一则消息突然开始越传越广:

    当初,康熙皇帝临死之前的遗照,写的并非“传位于四皇子”,而是“传位十四皇子”。

    一切,都是雍正的阴谋!

    消息还列出了雍正的十大罪状——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诛忠、好谀、奸佞。

    在一个连皇帝名字都要避讳的时代,造谣造到了皇帝头上,这还了得?

    很快,雍正便查到了一个叫曾静的儒生头上。

    曾静被抓之后,可能是认识到了社会的险恶,很老实地把自己造谣的心路历程写了出来。

    原来,他看了一个叫吕留良的人写的书,觉得满人当皇帝就是王八蛋。

    所以一怒之下,才炮制了这些谣言。

    得知真相后的雍正,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首先,他将曾静无罪释放。

    然后,他让人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集成了一本书,名为《大义觉迷录》。

    书里,除了曾静的口供,案件的整理,还有就是他亲自写的辟谣和回应。

    你说我谋父?诏书还好端端地在呢;你说我淫色?我当那么多年皇子,就娶了两个老婆,一向洁身自好,你敢说我好色?......

    他还派给了曾静一项任务——到全国各地去宣传推广这本书。

    《大义觉迷录》

    这还没完,那时候吕留良已死,雍正居然让人开馆戮尸,而理由是:

    曾静骂我也就算了,你吕留良敢骂我阿玛?这我就不能忍了!简直罪该万死!

    于是乎,连吕留良的后代,也被流放到宁古塔,是为“吕留良案”。

    这也是为什么,民间会流传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刺杀雍正报仇雪恨的故事。

    ▲“吕四娘刺雍正”故事改编的连环画

    说到这里,我真的是服了雍正了。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句话放在今天信息这么发达的时代仍然是金玉良言。

    越描越黑的道理,雍正你怎么就不懂呢?

    他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传播,不会让谣言成为谣言。

    他对吕留良做的一切,反而会让人反感,谣言从此在人们心目中生根发芽。

    久而久之,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就从一个逗比,变成了一个暴君。

    ▲《雍正行乐图·道装图》

    04

    事实上,这个逗比在他的十三年皇帝生涯里,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

    就拿三件事来说吧。

    第一件,叫摊丁入亩和一体纳粮。

    简单来说,就是废除人头税,无论农民还是士人、退休官员,都得纳税。

    这在当时,无疑是核弹级别的政策。

    以往,地主们可以找关系少报人头,偷税漏税;士绅们则是特别免税。

    最后交税最多的,就成了那些农民。

    那些穷到一亩地都没有的农民,因为必须得交税,还不得不卖身给地主。

    这政策一来,不说翻身农奴当地主,好歹是能安居乐业了。

    ▲古代百姓们

    第二件,是废除贱籍。

    虽然名义上的奴隶制早已废除,但奴隶在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

    明朝也继承了这一制度——

    曾经与朱元璋对抗的张士诚、陈友谅,手下的人永世为“贱籍”。

    不得读书考试,不得升官发财,只能为奴为婢。

    或许出于好心,或许出于社会发展需要。

    总之,雍正宣布永久废除贱藉,无意间也创造了历史。

    ▲雍正宣布永久废除贱藉

    第三件,是大力反贪。

    康熙晚年,实施“仁政”,讲的是无为而治。

    哪怕有官员贪了几百万银两,也不过是革职了事。

    有法不依,朝廷上下当然就是贪官污吏横行。

    雍正刚刚上台,便下诏百官:我不会像老爷子那样对你们那么宽容了。

    随后,开始了他十三年未曾停止的反贪。

    不论亲疏的严查,给官员们出高工资,双管齐下。

    当然,最搞笑的还是他的“追赃”办法:

    查出贪污就得填补亏空,吞了多少钱统统都得吐出来。

    不够就抄家,抄家不够就坐牢杀头,当然,钱还是得补。

    十三年反贪,战绩卓越:康熙留给他的八百万两白银,存到了五千万。

    这三件事,没一件不难做,没一件不意义重大。

    可惜的是,无论是雍正逗比的一面,还是他好皇帝的一面。

    还真没几个人知道。

    ▲严惩贪官

    05

    为什么要写雍正?

    说实话,还真的是为他鸣不平。

    人人皆知康乾盛世,却绝口不提雍正。

    明明就是一个逗比嘛,却在人们心目中落了个坏形象,成了透明人。

    实在不公平。

    想想他的老爸康熙,前期虽然功绩卓越,却是年老昏庸,贪官横行不止。

    再想想他的儿子乾隆,自号“十全老人”,却将雍正这十三年攒下的家底挥霍一空。

    到他儿子嘉庆皇帝上台的时候,都得靠抄了和珅来补贴国库。

    何以至此?

    ▲果亲王允礼为雍正绘制的画像

    可能是,前后两个皇帝实在活太久,影响力足够大。

    可能是,那本“辟谣”的书,让他越描越黑。

    也可能是,无论是一体纳税还是大力反贪,他得罪的人都太多了。

    当然,无论哪一种答案,我觉得对于雍正来说,都是无所谓的。

    他曾经手写过一副对联: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只有春秋。

    能做的,他都做了。

    自问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

    至于功与过,还是留待后人评说吧。

    ▲《雍正行乐图·刺虎图》

    参考资料:

    《雍正传》冯尔康

    《朕知道了·雍正·被误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傅淞严

    《雍正批折子:朕就是这样汉子,服么》艺术中国

    《雍正反贪轶事》刘冰

    *图: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