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的作品如何能产生真实的情感?
最近读了《曼斯菲尔德庄园》,主角范妮因为家庭贫困,从小就被寄养在姨妈家。姨夫托马斯爵士非常富有,为了彰显自己的爱心才收留可怜的范妮。范妮在这个家庭中所有的喜怒哀乐我都有共鸣,我与她一起嫉妒克劳福德小姐,与她一起爱慕表哥埃德蒙,与她一起讨厌诺里斯太太……
她的感情似乎都反映在了我身上,而我总是被轻易带入到故事中,文学的,电影的。
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这些是虚构的故事,还能产生真实的情感呢?
以下内容,均整理于杨宁老师的课程。
虚构的悖论
提问:
1. 明明是虚构的作品,为什么会让我们产生如此真实的情感呢?
2. 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所感受到的情感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情感有区别吗?
自相矛盾:
情感上的真实反应与认知上的虚构事实形成悖论。
﹆ 人的情感只会对真实的人和事所感动。
﹆ 在艺术领域,面对虚构作品,知道是假的也会被感动。
那么,作品的情感从何而来?
面对虚构作品,因何感动?
拉德福德所说的“虚构悖论”真的成立吗?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悖论?
这种悖论如何解决?
一、 虚构的悖论不存在
欣赏虚构作品时读者是完全投入的,忘记了自己是在观看一部虚构作品。进入到作品营造的一个虚幻的世界当中去了。
强调:作品给读者营造的是一种幻觉。
在这种情况下虚构的悖论不存在,因为读者根本没意识到作品是虚构的。
二、现实主义与移情说
亚里士多德:诗比历史更真实
诗虽然和历史一样,也是呈现哪些具体的、个别的人或事,但这些个别的事物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却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是合乎可然律和必然律的。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虽然我们或许不会有这么刻骨铭心的经历,但是我们被这种生命的无力感所深深打动。
“典型”理论
作品当中的人或事,既能反映生活当中某些本质规律,又具有鲜活生动的个性特征。
俄国作家别林斯基,如此概括“典型”概念:
“典型”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一方面,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很陌生。
另一方面,面对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我们读者又会感到非常的熟悉。
我们的感动是对虚构作品所指向现实的可能性。
提问:
1. 为什么作品具有了指向真实的可能性,我们就会被作品所打动呢?
2. 为什么作品当中本就陌生的人物形象会带给我们似曾相识之感呢?
审美心理学当中的“移情”理论来解释。
审美主体之所以对审美客体产生了某种情感,本质上是将对现实当中的某种“同情”转移、投射到了这种审美客体上。
比如看到一朵花,觉得它美,是因为它与我产生了一种关系。不是功利性关系,而是一种情感性的关系。
花没有感情,又怎么会引起我们的美感和情感呢?
因为我们在欣赏花的时候,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了对象上,所谓“泪眼问花花不语”。当我们的情感投入到花上时,花也就具有了情感,具有了审美性。
二十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心理学家利普斯提出来的移情理论,他认为审美欣赏的过程就是一个“移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将自己的情感、意志、思想都投射到对象上去,也就产生了美感。
“典型”理论与“移情”理论背后都有一个问题是:
读者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跟现实生活中的情感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虚构的作品看起来太像“真的”才引发了人们的某种“情感反应”。
那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关注的并非作品本身,而是现实生活?
如果虚构作品让我们联系到现实中的事物,那我们就是在“走神”,并没有进入到的一个虚构的世界中。
在现实生活中,悲伤就是悲伤。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悲伤过后,哭过笑过后,都会产生一种快感,会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又是为什么呢?
三、 类情感与想象的真实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知道作品是假的,但是读者对作品的情感也是假的,是一种假装的情感。文学当中读者所产生的情感不是真正的情感,而是“类情感”。
文学作品所呈现内容与现实相类似,那么两者所激发的情感就比较类似,只不过艺术作品是在想象当中完成了这一过程,不需要读者相信是否是真实的。
神经系统对情感的处理是极为特殊的,理性处在大脑皮层当中的中心位置,而边缘位置全部都是情感区域。情感区域来自于早期的脊椎动物进化的时期,比理性区域的开发更为古老,所以由于大脑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缺少染色体层面的联系,人类的理性很难控制情感。人类的情感最初阶段就是属于机械性的,但是它有同情的属性。
虽然情感对象与情感本身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但是情感的对象不需要是实实在在的。想象的情感依旧能够引发情感反应。
四、 艺术制度与审美超越
小的时候我们不会意识到作品是虚构的。
在我们把情感一次次代入到作品,听了太多太多故事以后,我们才会意识到作品是虚构的。
变化的是:我们已经熟知了文学活动的“游戏规则”。
“虚构的悖论”能否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欣赏者是否拥有足够的能力意识到作品的假定性。
当人们意识到作品的虚构假定时,人们的反应其实就是一种基于想象的情感反应。在想象中,人们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作品的世界当中,去跟作品中的人物一同体会艺术世界的悲欢离合,这时的情感是否真实,已经不再重要的了。
重要的是在阅读作品的审美体验中,读者完成了某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读者从现实生活的庸常状态中摆脱出来,从日常的诸多利益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到了一种自由的、理想的审美世界中。
我们之所以要去阅读文学,之所以要去欣赏艺术,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对审美的欲望和需求。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往往具有极强的功利性,这就导致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在另外一个空间中实现真正的自由,找回那个属于本真的自我。
审美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是一切问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