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上热下寒”体质的专方!引火归元,化解潮热、怕冷、四肢凉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学》、《中医方剂学》、《金匮要略》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昨天,我为读者撰写了一篇文说,谈到用中药方剂白通汤回阳救逆、振奋阳气、令人转危为安的故事。
许多朋友看了以后,颇有感触。其中,有几个人问我,他觉得自己似乎是“上热下寒”,这时候用白通汤,是否可行?
我觉得,欠妥。中医有一些办法,比白通汤更适合。
办法之一,就是利用古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来,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8岁。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觉得自己左侧脸部,一阵一阵地发热,而且多发生在上午,伴随头痛。
当时,就有人说,你这是不是上火了?
但是仔细一琢磨,又好像不是上火。因为此女四肢怕冷、夜尿频多、腰膝酸软乏力,而且月经期比较长。这看上去明明是有寒啊。
这就麻烦了:上面阵阵发热,下头阵阵发凉,你说这闹心不闹心?
后来,她几经辗转,找到一位医家。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弱,舌苔薄白,舌黯,舌体虚胖。左侧脸红,发热,右侧脸暗黑。当时,医家非常明确地告诉患者,这种情况,要考虑虚阳浮越。
于是,一张方子开了出来,但见——
熟地、茯苓、炒白术、淮山药各20克,泽泻15克,山茱萸、丹皮、熟附子(先煎)、干姜各10克,肉桂(后下)8克。所有这些,水煎服,一共是三剂,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
患者用药以后,脸上的烘热之感很快就消失了,头痛大大缓解。此后,医家遵上头的思路继续调养善后,最终让患者诸证悉平,恢复正常。
这是1991年《新中医》上刊发的验案故事。
这里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个人的问题,就是典型的上热下寒。
下寒,说的是下焦肾阳不足。舌体虚胖、脉沉弱、四肢怕冷、夜尿频多、腰膝酸软,这个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是肾阳不足的体现。对不对?
下面阳虚,太寒了,结果就是真阳之气待不下去了,只好离家出走,往上飘。这一飘,来到头面部,使得颜面阵发性地潮热。
人体之气,左升右降。故而,患者左侧面部为上浮的虚阳所扰,出现潮热发红。虚阳无法从右侧降泄,于是右侧面部暗黑,头痛。
所有这些,用中医的话说,就是肾阳不足、下元虚寒,导致虚阳上浮。所谓上热下寒,就这么来的。
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粗浅的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确,希望你能多批评。
总之,现在患者的状态,是上下阴阳失衡不均所致。要想改善的话,就必须滋补肾阳,缓解下元的虚寒,令上浮的虚阳可以“放心回家”。这就是所谓的“引火归元”、“导龙入海”。
怎么实现这个目的呢?你来看看医家用的方子吧——
熟地、茯苓、炒白术、淮山药各20克,泽泻15克,山茱萸、丹皮、熟附子(先煎)、干姜各10克,肉桂(后下)8克。
这个配伍,是古方金匮肾气丸加减。我开篇时提到了,治疗上热下寒这个事儿,古方金匮肾气丸可以考虑应用。这算是一个例子。
这里头,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附子和肉桂,组成了金匮肾气丸。其中,熟地、山萸肉、山药滋补肾精。肉桂和附子,可以补肾阳。其余三味药,泄浊通利。这个方子,是中医里头补阳剂的代表方。尤其是附子和肉桂(原方用桂枝),可以通过大补肾阳的方法,引火归元。
在这个基础上,医家用干姜和白术进一步温阳益气,使得阴寒之气得到彻底化散。
如此一来,患者下元阳气得到补充,上浮的虚阳可以下潜,包括脸红脸热、四肢怕冷、腰膝酸软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了。
这就是利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上热下寒的例子,不知道你看懂了没有。
其实,所谓这个上热下寒,在咱们不少读者心里头,是根深蒂固、非常耳熟的概念。它的出现,你记住啊,前提一定是伴随明确的阳虚症候。比如上文医案里的女患者,四肢畏寒发凉、脉象沉弱、舌体虚胖,腰膝酸软,这些都是阳虚表现。有了这些,若再出现类似咽喉肿痛、口腔溃疡、面部潮热、头昏头重等问题,才可以考虑是虚阳上浮。
但是在生活中,我发现,有些人只要稍有不舒服,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上热下寒。比如冬天的时候,仅仅感觉到脚凉了,同时又有口腔溃疡,于是就怀疑自己上热下寒。这么想,是不对的,不符合中医辨证的规律。中医辨证,是严谨、全面、科学的思维过程,可不是随便想,随便说的。
故而,我建议,大家通过我的文字,对所谓上热下寒这个事儿,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和认识。至于说用药调整,你一定要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进行,不宜盲目尝试。但是,请你坚信,中医用补阳的办法,来化解虚阳浮越、上热下寒的问题,还是非常拿手的。这是中医治病的特色之一。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