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1、纲领证

3、栀子豉汤证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公对切),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恼,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222、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赵刻本自若渴以下,及若脉以下,析为别条,盖因复出栀子豉方、人参白虎方之故。成本亦作三条,而注则联贯说之。今从《玉函》及《金鉴》、山田、丹波诸注本,合为一条。

温针,成本作“烧针”。《玉函》、《千金翼》并无“加人参”三字。

尾台氏云:此章凡四段,若拟其治法,则自阳明至身重,白虎汤证也;若发汗以下,可与大承气汤;若加烧针以下,可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若下之以下,栀子豉汤证也。

山田氏云:“阳明病”至“身重”—十七字,乃热结在里而无燥屎之证,与前三阳合病条同焉,宜与白虎汤,以挫其热。若认其脉之浮,以为表未解而发其汗,则津液越出,大便为硬,令人烦躁心乱而反谵语,乃承气证也。谓之反者,及其发汗非徙无益,反使增剧也。若加温针,则致火逆,怵惕、烦躁、不得眠,所谓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是也,乃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证也。若认其腹满、汗出、恶热,以为有燥屎而下之,则胃中空虛,客气动膈,令人心下痞硬。所以然者,以本无燥屎也,乃甘草泻心汤证也。

成氏云:愦愦者,心乱。

方氏云:怵惕,恐惯貌。

渊雷案:

此条甚难读。白虎、猪苓二段,《脉经》、《千金翼》俱为别条,且不与栀子豉段相接,而注家自成氏以下,皆作一串解之。谓下后热客上焦者栀子豉汤,下后热客中焦者人参白虎汤,下后热客下焦者猪苓汤。惟尾台、山田见解独异。

今案本条本证,咽燥(即口不仁之微者)、腹满身重,与前二百二十七条三阳合病如出一辙,显然为白虎证。误汗谵语之变,亦与合病条无异,然则人参白虎汤所以治本证,非所以救误下,明矣。

中间汗、下、温针,为插入之笔,文法亦同三阳合病条。由此推之,误下之变证,盖止于心中懊恼一句。原文本无救逆之方,后人因懊恼证似栀子豉汤,故傍注舌上苔者二句,传抄误入正文。注家不辨,遂以为三方皆救误下者。尾台、山田之识,自是不凡。

末段猪苓汤,与本证本不相涉,因与人参白虎汤有渴欲饮水一证相似,故牵联辨之耳。至于汗、下、温针之救逆,则二君所举诸方,皆可择用。

本论于宜用淸剂之证,辄详汗下温针之逆,盖汉时清法未备,不识宜清之证,故误施汗下温针耳。近世温热之说出,清法乃大备,温热书惟清法可釆用。然误清、过清之病,至今日而特多,医术与时隆污,苟或过正,病人即受其祸。医称仁术,而无形中往往祸人。每一念及,不寒而栗。

本论中猪苓汤证二条(本条及三百二十二条),猪苓汤禁一条(次条),证候殊不析。本条云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乃与五苓散证无异。注家或以为太阳阳明之辨,或以为气分血分之差,皆徒托空言,未有确指其证候者。若非怀宝迷邦,则是不知用法耳。惟日本医谓猪苓汤治淋病、脓血,殆因《金匮》载之淋病篇中,遂尔悟出。今所试效,则五苓证病在肾脏,虽小便不利,而小腹不满,决不见脓血。猪苓证病在膀胱尿道,其小腹必满,又多带脓血,苟熟知乎肾脏病与膀胱尿道病症状之异?则二方决不致误施。朱肱谓五苓脉浮,猪苓脉沉,王宁泰因谓本条若脉字下脱一不字,当作若脉不浮,皆捕风捉影之谈,不可从矣。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