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人物丨苏京平

每周两天的“广播主持人”课,听着学生们依样学样的主持人作业,就在想未来他们有多少人会热爱广播?喜欢这种闻声不见人的创作方式呢?

那天,原来单位同事说,你可以写“苏京平”啊!他是真的热爱广播。苏京平老师是第四届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金奖获得者。想起前几年,苏京平老师退休离开广播岗位时,北京电台曾为他搞了一个特别的告别仪式,横幅上写“苏京平同学毕业典礼”,有一句话印象深刻:对于一个视工作为生命的人来说,退休确实是一件伤感的事情。

1982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第一个主持人节目《生活顾问》,每天播出四次,每次5分钟,采、编、播合一,主持人由张玉兆和苏京平承担,该节目是跟在《北京新闻》后,在早晨7:15播出,当时不叫主持人某某,而是直呼其名。因为身兼编辑记者主持三职,所以他们一直在探索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后来别人说这种形态就是主持人节目形态,他们才开始在节目称自己是主持人。

苏老师一直给自己定位为记者型主持人,更多的时候他主动发现素材,走在去采访的路上。比方说,去修车,看到修车的在修电机,他打听到,要求修电机的人是一位知青,他要在春节前把电机送到自己曾经上山下乡的陕北,让当地百姓能实时收看春节晚会。苏老师发现这个素材马上联系采访,并费尽口舌让主角同意他跟着去陕北;还有一次他跟着北京友谊医院的李医生去云南的麻风病村,看到医生与麻风病人们握手拥抱,他也跟着握手,但是过后在心理上他会有一种恐慌的反应,他用洗衣粉洗手洗了很久,当看到李医生与麻风病人一起吃饭的细节,让他极为感动。他说:你是作为一个记者去采访,去报道,而实际上呢,每一次都是一次历练,能感受到一种灵魂的净化。

十年前,我去采访过苏老师,以上的故事只是苏老师记者生涯的一个缩影。我们从苏老师93年推出的节目《人生热线》谈起,苏老师说,这个节目当时是北京新闻台最火的一个节目,节目的服务性、使命感、生活性都体现出来了,《人生热线》开办的10几年里,推出的栏目环节有100多个,凭借个人的学识、见闻、人生态度、阅历而与听众真诚交流,随着节目成长而成长,也是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

跟苏老师交流,常被他接听手机而打断,从应答内容和语气上判断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后来苏老师说,这些都是听众的电话。我很诧异,怎么您的手机号码听众知道?苏老师说,号码是他自己公布给听众的,他希望自己一直以记者的身份出现,随时把握听众想法,开放式的与人交流,这样就不会禁锢自己,多接触社会,也就一直保有激情。他说94年与他搭档的嘉宾主持温达从天桥跳向车流后,对他的震动特别大。温达曾是一位特别擅长危机干预的人,而自己却出现了心理危机。苏老师说这件事后,他有意识地参加很多公益团体和社会组织,这些团体和组织既可以提供资源,也提供了丰厚的后盾支撑,为他帮助听众积累了人脉,扩充了信息。

跟苏老师交流,能感受到他是一位很谦卑的人,他愿意不离受众,把自己当做那个可以为受众排忧解难的人,他的社会责任意识时时体现,他不仅为打来电话的听众出谋划策,还挤出时间参与到为盲人朋友说电影的活动,把视觉听觉化,除了电影对白外,其余看到的内容用语言描述出来,对画面进行充分的讲述。

苏老师做的《人生热线》是谈话类节目,说到谈话节目主持人如何与嘉宾自然交流,消除嘉宾的紧张感,苏老师建议:请来的嘉宾,要先问嘉宾最想说的三个观点;第二个就是最想说的三个故事,虽然故事不是逻辑相联的;第三个就是最想回答的三个问题。这样嘉宾才能用最习惯的语言表达最想表达的内容。

提到主持人应具备的语言能力,他认为:主持人要先练习讲述,把看到一切非语言的,用语言说出来,让语言变成思考的节奏,节奏与语言同步,语言层次越丰富越好!节目表现的本身是保鲜、保真、保险的,受众感觉极端的真实节目才好听。主持人要进行多信息的储备。用自己最熟悉的语言讲你最熟悉的人。

节目的设计和策划而言,苏老师的体会是,做节目千万不要给人以模式感,要更多地制作悬念。要最大程度地了解听者的需求,满足听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

苏老师做节目不仅考虑到节目内容的好听性,还从心理学角度关照受众收听的心理阈限,他认为:“主持人等于是时间的切割的把握者。人的注意力转移大概7分钟的收听极限,主持人5分钟就要转换、组织新的场面。要考虑一组内容中时间的分配才是真正地掌控了节目。”《人生热线》节目,苏老师做了17年,当他离开广播岗位退休时,发自肺腑地说:“我们要视广播为生命,视听众为亲人,这不是一句口号。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感受的到,因为有了他们才成就了我们广播。”

该公众号为教学延伸的第二课堂,将把跟专业学习相关的文字、音视频等内容进行推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现力和专业学习兴趣。

微信ID:qianfengketang
(0)

相关推荐

  • 古典音乐广播过时吗?英国将新开斯卡拉电台

    古典音乐广播过时吗? 英国将新开斯卡拉电台 编译 / 夏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鲍尔媒体集团(Bauer Media)昨天(28日)正 ...

  • 浅谈电视节目主持艺术感与悟

    本文由作者(hxwkecom)发布 一.善闻者为圣 古希腊文化有一句俗语:"优秀的人,依靠工作经验讲话:而更优秀的人,依据工作经验不吭声."我认为能够了解为"论辩是银,倾 ...

  • 播音艺考生怎么提高口才技巧?学口才和主持有什么区别?

    本文由作者(hxwkecom)发布 节目主持人的演讲口才设计风格多种多样,品味层级也各有不同: 有热情高涨,开朗轻快的:有委婉婉转,颇具文笔的:有质朴无华,涉嫌成趣的--语言是电视广播节目的关键构成部 ...

  • 知名主持人苏京平去世,生前因帕金森失语失能,脑内植入起搏器

    媒体报道,北京电视台第一批主持人苏京平因病去世. 据家属讣告:家父苏京平,因病医治无效,于二零二一年四月十九日凌晨五点五十分在京逝世,享年七十岁.现定于四月二十三日上午八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告别 ...

  • 散文诗丨苏启平:回不去的故乡(组章)

    回不去的故乡(组章) 老屋 时光用青苔做脚,从山涧走上台阶. 那刻我不知道谁是房子的主人.父母.我,还是门前朝夕相处的树影. 瓦片整齐地排列在屋顶,如同我胸膛的肋骨,连着我的心脏. 我的心扉被煅烧得同 ...

  • 「365星计划」封面人物丨董桃平

    大艺博 大艺博 8月20日 " 唯一才是永恒. " ARTIST 董桃平 1984年出生于云南曲靖,现居云南曲靖 19岁起自学书法.国画 22岁通过函授方式毕业于河北当代文学专修函 ...

  • 人物丨卢德平:艺术家必须有自己独特的观察方式

    卢德平,1944年生,广东顺德人.国家高级美术师,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山水画研究学会会长,<广州美术研究>杂志编委. 籍着"笔墨清风"羊 ...

  • 著名书画家苏京凌的别样梅世界丨傲骨不妖 自成面目

    艺术简介: 苏京凌,字,弘九,1963年生于宁夏固原市,祖籍甘肃庄浪县.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自幼喜爱书画,对梅花情有独钟,师从于明诠先生,受教于导师王镛.沃兴华.刘正成.石开,丛文俊,何应辉,李胜洪,曾 ...

  • CRS·领军人物丨京投发展高一轩:“TOD智慧生态圈”的多维度解析

    ◆ ◆ ◆  ◆ ◆ 第三届CRS中国房地产业战略峰会召开之际,亿翰智库结合"房企百强研究",继#CRS品牌巡展#系列栏目后,特别推出#CRS 领军人物#系列栏目.对话标杆房企,通 ...

  • 诗联人物丨青山到老未趋炎:苏俊诗词联选

    诗联人物 苏俊(石头斋) 蘇俊,號石頭齋,甲寅年生,粤人.現為中國楹聯學會對聯文化研究院評論部主任.新社導師.曾獲第二屆湘天華全球詩詞大賽金獎.足榮盃年度詩詞獎.第三屆中國對聯甘棠獎最佳聨手.2019 ...

  • 苏得平丨五味杂陈话稿费

    大凡喜欢写文章之人都会有收领稿费的经历.算起来,我写稿也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所收到的稿费单也不知有多少张多少回了.虽每次钱不多,但这个收领的过程是五味杂陈,喜忧参半.有很奇妙也很享受的,当然也有很煎人 ...

  • 苏得平丨世上最美的声音

    在我的故乡,乳名就像茂盛的小草一样,遍野生长,随手便可采摘一大筐,咀嚼乡下儿童的乳名,那些饱含泥土味的汁水,就会一点一滴溢出来,令人回味,享用一生. 城里人或是有文化的书香人家给孩子取名时,是要讲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