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网民需要什么样的干货?

文/田志刚 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

/01/

有一个老梗是关于凤姐的,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

来历是凤姐在一次访谈中提到:

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我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

然后许多人就笑了。

当年《知音》经营状况最好的时候稿费奇高,开风气先河创造出“知音体”的写法:故事要讲的缠绵悱恻、主人公经历一定要离奇曲折,许多文章走的是催泪路线,这本杂志在许多理发店的凳子上经常可以看到。《故事会》的发行量到现在依然很大。

从杂志经营的角度看,这两本杂志都是很成功的抓住了核心用户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无疑,这两本书在严肃的分类里面是属于大众读物,不被归到人文类期刊。

还有一类譬如上面的《物理学报》这样的,读者很少服务特定人群,属于严肃的学术期刊。

在传统媒体的语境里,什么样的媒体服务何种人群,其实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界限。

每个层级和层次的人都有自己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巴菲特说自己只看《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头版,爱好文学的人们经常去阅读《收获》、《人民文学》或者《小说月报》等杂志,各得其所。

/02/

互联网出来后,这个分类就乱了。

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人们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手机上阅读,这个时候没有成熟的、权威的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信息源分类给大家,每个读者都开始寻找适合自己阅读的内容:

严肃内容的生产者试图吸引跟自己三观相合的需求方,但也有许多底线不高的“内容制造者”(我不好意思叫他们生产者)以当年制造小报的形式来吸引用户。

2006年8月,据《新闻午报》报道,北京地铁环线车厢内,有人高声叫卖一份蓝色小报,该报的头版头条中,“有模有样”地叙述了华仔遭枪击的过程。但据查证,这些内容全是杜撰。

当然,现在这样的小报被治理的差不多了。其实,即便不治理人家也不冒风险在汽车、地铁上买了,因为他们都已经转型到微信公众号上了。

而且这样的公众号仍然有大量的读者,他们主要依靠耸人听闻的标题、跟每个人紧密相关的内容来吸引眼球:政经揭秘、养生秘笈、美女图片等等,相信许多人都见到过。

/03/

我们的主业是做企业知识管理咨询的,所以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前期主要内容是关于组织知识管理的,在上面共享了不少关于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方法、观点什么的。
由于企业的知识管理在当前的中国还是一个小众的事情,所以我们对于粉丝数和阅读数量其实没有多关注真正做这个的也就那么一撮人,再多能有多少人看呢?
后来也在这个号上发一些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这个关注的人就多一些。再后来写《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书,同事将这个过程中学习和思考的部分内容整理出来发布,订阅的人就越来越多。
由于自己是工科出身加上咨询对象是各类机构里最聪明的那些大脑,所以在公众号上写的时候对自己还是有要求:
不能胡说八道,写出来的内容一定要符合逻辑和科学,多渠道验证和辨析,要不会被客户鄙视。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微信读书阅读电子书

不能写自己认为是什么的内容,即便是自己想出来的,也需要去找多个来源去互相印证或者通过实践去验证,要不就感觉在误人子弟等等。在这里也很少写自己的个人感触,因为觉得个体没有代表性,不足与外人道也!
所以我们的内容生产总是很费劲,要思考好长时间,查很多资料去验证和评估,甚至是要实践好几次才敢下笔写。在这个过程中去观察,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 对于我们真正研究思考很多、自己觉得很有价值的内容,不一定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 虽然大家都喊着要“干货”,但当你真的去写具备可操作性的内容时,大部分人又觉得太复杂,懒的去看,看了也不会去做。

  • 他们更喜欢那些直接告诉他1、2、3如何做的内容,但任何方法、工具都有上下文和背景,都有环境,如果不说明白这个看起来很好玩,但一定不能用啊;

  • 到是那些简单组织的一些内容更受欢迎,这样的内容阅读和转发更高。当去分析原因的时候发现,这些内容都符合了某时某地某一类人的情绪,然后大家看了很有感觉,爽一下就没了。

/04/

除了自己订阅了很多公众号外,后来或主动或被动的也跟许多大号的运营团队交流过,了解到不少这个领域的状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