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性r波
1935年,wilson发现面向心肌梗死区导联的QS波中可以存在向上的波,由于该波的顶点常不超过基线,故形象地称之为胚胎性r波。近年来,对胚胎性r波的认识不断加深。
[定义]胚胎性r波(embryonic r wave)是指心肌梗死的QS波或病理性Q波中出现了面对探察电极的心肌除极向量,并形成了r波。r波的出现可使原来的QS波表现出多种形态,例如QRS波群呈“w”形。在急性心梗恢复过程中,梗死区导联原来的QS波或病理性Q波中“新生”的r波称之为胚胎性r波。
[心电图表现]胚胎性r波的形态学特点:1.时限短,一般认为其持续时间多在10ms以内,呈线r(图1A箭头),个别达10~20ms;2.振幅低。胚胎性r波出现的时间:与心梗Q波同时出现,或出现于Q波后数小时至数天。胚胎性r波出现的位置:可出现在Q波或QS波的前、中、后部位(取决于存活心肌的部位及其与心电图探查电极的关系),并使原有的Q波或QS波演变为多种形态,例如“w”形(图1A圆点)。胚胎性r波出现的导联:常见于胸前导联。胚胎性r波的演变:仔细观察患者的系列心电图后可以发现,胚胎性r波可随心肌缺血的加重而消失、或随缺血的改善而“新生”、振幅逐渐增高(图1B箭头)、甚至恢复为原有的R或r波,或长期稳定存在。
[发生机制]当梗死心肌的厚度超过心室壁50%时,该部位心肌使面对探查电极的除极向量丧失,而形成病理性Q波或QS波。但是不少梗死区中仍存有面积大小不等的存活心肌,在心梗恢复期,这些严重缺血的存活心肌能从顿抑状态苏醒,进而恢复除极功能,并形成面向探查电极的除极向量,使原来的QS或Q波中出现胚胎性r波(图1C)。由于存活心肌在心肌梗死区的部位不同,胚胎性r波可出现在QS或Q波的前、中、甚至后部。
[临床意义]胚胎性r波的出现说明梗死区内有一定数量的存活心肌,“新生”胚胎性r波的出现表明梗死区处于顿抑状态的心肌逐渐恢复了除极的电功能,但是线性胚胎性r波(时限≤10ms)并不代表有效的心室除极向量,临床心电图中常视之为等位性Q波的心电图表现。此外,在阅读单次心电图时,胚胎性r波的诊断有时会遇到困难,进而影响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