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族在商都的故事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
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其控制。85年和87年,鲜卑两次攻打匈奴,反抗压迫。91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趁机占据蒙古草原。
公元2世纪中叶,鲜卑民族中涌现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领——檀石槐。鲜卑在檀石槐带领下大断壮大,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南扰汉边、尽据匈奴故地,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部联盟。
鲜卑族的拓跋部于386年所建立的北魏政权,并于439年统一了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
1983年10月,商都县大库伦乡石豁子村发现了一处窑藏,出土铜壶一件,腹部刻有阴文“大员"二字。据专家考证,“大员”铜壶文物价值很大,也最为珍贵。铜壶鼓腹部所刻的“大员”两个阴文,从释义上分析,在我国秦汉时期“大”与“天”同义,“员”与“圆”通用,“大员”即“天圆"之义,含有中国古代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原始字宙观之意。“大员”铜壶是北魏鲜卑族首领在举行祭天仪式时所用的一种最高祭器。
同时出土的还有熊足铜盘一件,盘底有三只小熊支撑,小熊呈足腹座势,身直立,嘴大张,两耳竖直,憨态可掬。出土的“兽足铜盘”,其支足的三个小熊,制作十分精美,熊是鲜卑族的吉祥物,通体镶嵌着87块宝石,全身的毛都用金丝表现,说明当时在中原地区盛行的镶嵌工艺已在商都地区的鲜卑族中所流行。
此外还出土有镂孔器1件(残),铁犁3件,呈叶形。出土的铧说明当时的鲜卑族农业也有了较大发展。镂孔器是生火用具,和“大员”铜壶配在一起,说明举行祭天时少不了燎天,或烟燎放大火,或盆燎燃香料。由此,使我们可窥见鲜卑族举行祭天仪式之一斑。
1988年7月,在二道洼乡称干井村西的西山上,发现一处鲜卑墓葬。该墓为石砌单室墓,石板封顶,长1.98米,宽0.94米,深2米。
1990年7月,在四合坊子乡窦家村西北发现一处鲜卑族墓葬,出土的鎏金带饰上面饰有佛像图案,说明当时的鲜卑族在宗教信仰上,也已抛弃了基本民族的原始宗教,而是和当时江南中原地区的汉族一样,信奉了当时所盛行的佛教。
1998年4月在东大井西发现了早期拓跋鲜卑墓葬群,经专家认定,这应当是拓跋鲜卑檀石槐军事大联盟时期民族成分复杂的一个具体体现。
“大员"铜壶窑藏和上述墓葬出土的文物以及商都境内发现的北魏长城遗址,都充分说明了鲜卑族在历史上的商都有过很频繁的人类活动,并以游牧方式创造了独特、古老的草原文明。
内容来源:秦有云《从出土文物看商都历史》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