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7)
【原文】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1),传之于其所胜(2),气舍于其所生(3),死于其所不胜(4)。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5)死生之早暮也。
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不治,若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别于阳(6)者,知病从来;别于阴(7)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8)而死。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9),发咳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10),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11),腹中热,烦心出黄(12),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13),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肺气乘矣,悲则肝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注释】
(1)所生:指我生之脏,即子脏。
(2)所胜:指我克之脏。
(3)所生:此指生我之脏。
(4)所不胜:指克我之脏。
(5)占:预测。
(6)阳:此指有胃气之脉。
(7)阴:此指无胃气之真脏脉。
(8)所困:所不胜的脏气当旺之时。
(9)肺痹:痹,闭也,闭阻不通之义。下文“肝痹”义同。肺痹,指邪闭阻于肺,肺气不利而出现咳而上气的病证。
(10)出食:呕吐。
(11)发瘅:瘅,通“疸”,即出现黄疸。
(12)出黄:小便色黄。
(13)瘛(chì):同“瘈”,为筋脉挛缩拘急之意。
【白话详解】
五脏所受的病气来源于它所生之脏,传给它所克之脏,留止在生己之脏,死于克己之脏。当病到了要死的时候,必先传到克己之脏,病人才死,这就是病气逆行。举例来说,肝受病气于心,传行到脾,其病气留止于肾,传到肺,人就死了。心受病于脾,传行到肺,病气留止于肝,传到肾就死了。脾受病气于肺,传行到肾,病气留止于心,传到肝就死了。肺受病气于肾,传行到肝,病气留之于脾,传到心就死了。肾受病气于肝,传行到心,病气留止于肺,传到脾就死了。这都是病气逆行的情况。以一昼夜的时辰来分属五脏,就可推测出死的大体时间。
黄帝说:五脏是相通的,病气的转移,都有它的次序。五脏如果有病,就会传给各自所克之脏,若不及时治疗,那么多则3个月、6个月,少则3天、6天,只要传遍五脏,就肯定要死。这是指顺所克次序的传变。所以说能够辨别外证,就可知病在何经;能够辨别里证,就可知危在何日,就是说某脏到了它所困的时候就死了。
风是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风邪侵入人体,就会使人的毫毛都立起来,皮肤闭塞,内里发热。在这个时候,是可以用出汗的方法治好的。
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麻木不仁、肿痛等症状,此时可用热敷、火、灸或者针刺的方法治好。如果再耽搁下去,病气就会传行并留止在肺部,这就是肺痹,发为咳嗽上气。如果还不治疗,就会从肺传行到肝,这时的病名叫肝痹,又叫做肝厥,就会发生胁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以用按摩或者针刺等方法治疗。如果仍不及时治疗,病气从肝传到脾,这时的病名叫做脾风,就会发生黄疸、腹中热、烦心、小便色黄等症状。在这个时候,可用按摩、药物和汤浴等方法治疗。如果再不及时治疗,病气从脾传到肾,这时的病名叫做疝瘕,就会出现少腹蓄热作痛、小便白浊等症状,又叫做蛊病。在这个时候,可以用按摩、药物等方法治疗。如果继续耽搁下去,病气从肾传到心,就会出现筋脉相引拘挛的症状,叫做瘛病,在这个时候,可用艾灸、药物来治疗。如果再耽搁下去,10天以后,就会死亡。倘若病邪由肾传行到心,心又反传行到肺,发寒热,3天就会死亡。
但假如是猝然发病,就不必根据这个传变的次序治疗,而有的传变也不一定完全依着这个次序。忧、恐、悲、喜、怒这五种情志,就会使病气不按照这个次第传变,而能够突然发病的,如过喜会伤心,克它的肾气,就因而乘之。怒伤肝,克它的肺气,就因而乘之。过思伤脾,克它的肝气就因而乘之。过恐伤肾,克它的脾气就因而乘之。过忧伤肺,克它的心气就因而乘之。这就是疾病不依次序传变的规律。所以病虽有五变,但能够发为五五二十五变,这和正常的传化是相反的。传,就是乘虚传变的意思。
【按语】
本节在论述疾病传变次序时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运用五行生克理论,不仅阐述了五脏自身脏气的传变,也道及了五脏与时间五行属性的相互变化关系,是中医疾病演变、轻重、预后、转归等病机分析的重要内容。然而其间又两次使用“其所生”文句,造成后世注家众多议论。经文的“所胜”与“所不胜”,较易理解,它专指五行的相克关系。凡“我克”者称作“所胜”,如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等皆是;“克我”者称为“所不胜”,如木对金、火对水等皆为“所不胜”。以这种“我克”或“克我”关系的传变,疾病较为多变或顽难危重,此即经文所谓“传之于其所胜”、“死于其所不胜”。传,即传化、移行、转移等意,可引申为多变;死,即顽难、危重、凶险之意。因此,“相克传”标示着预后的不良。“五脏受气于其所生”,意为五脏病的病气,来源于“我生”的子行脏气。受有接受、收受之意。气指病气,其所生指病气的来源,如肝病的病气来源为心、心病的病气来源在脾等。据前后文句合观,意指疾病的病气,最容易进入“我生”脏气,因为“母病及子”、“子盗母气”等关系,从而导致疾病的复杂性。“气舍于其所生”,指病气常会停留在“生我”的脏气之中。舍,即居舍、住处、停蓄、留滞之意。原文明确指出,肝木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肾水(肝“气舍于肾”)、心火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肝木(心“气舍于肝”)、脾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心火(脾“气舍于心”)、肺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脾土(肺“气舍于脾”)、肾的病气留止在母行脏气的肺金(肾“气舍于肺”)。因此,此处的“其所生”,与“受气”的“其所生”,完全不同。它专指“生我”的母脏。
本节经文的病气传变,多数注家均以五脏本身脏气的传变为思路,这固然是脏象理论在病机中运用的重要内容。然而《内经》关键的理念,却为阐明时间变化在五脏病传变中的价值。这在经文末尾“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中,得到了揭示。把日夜的时序,固定地按照木、火、土、金、水划分,用以解释本段经文,更较合拍。
也就是在准确诊断疾病定位的基础上,依照所病脏气的五行属性,配以时序的五行属性,运用生克制化理论,加以分析,便能得出预后判析的规律性结论:五脏疾病,在属于它所生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我生”时间为午时,就会承受病气;在它所克制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生我”时间夜半,病气就会发展多变;在它所不能克制属性的时间内,如肝病的“克我”时间日入,病气就会加剧危重。这一分析方法,连同《素问脏气法时论》的“邪气客于身也,以甚相加”内容,共同为时间医学的病机认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疾病的传变,形式多样。
《内经》即有外邪的表里传、外内传、六经传、经脉传,杂病的脏腑传、经络传等内容。本段经文仅是众多传变中的“五脏传变”之一。它以相生相克的传变方式,不仅道出脏气自身五个方面的传变关系,同时又把五脏与时间联系,深刻论述了时间在疾病传变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