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唐边塞诗人王昌龄一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让历史记住了楼兰;诗仙加剑客李白更是直截了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从这些诗词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楼兰那种杀伐之气的多么的重。

但无论如何,这些毕竟只是存在于诗词之中,人们的感受也仅限于那豪气干云的意境。

而考古学家穆舜英在1980年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了著名'楼兰美女'后,“楼兰”一词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诗人席慕蓉为此写下了一首凄婉的《楼兰新娘》“我的爱人曾含泪,将我埋葬......有谁,能把我重新埋葬,还我千年的旧梦,我应仍是,楼兰的新娘。”

俞静的一首《楼兰姑娘》“前面路太远前面风太狂 你是我的梦中新娘。楼兰姑娘你去何方,楼兰姑娘你去何方”,更是传唱至今,竟成经典。

神秘的楼兰姑娘,充满未知的楼兰古国,无不拉动着世人的好奇心,古代大诗人们那些与楼兰有关的诗句也再次回到记忆里,“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

那么,楼兰到底做了什么,竟让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实,楼兰做什么不重要,它只是小国的悲哀与大国的骄傲冲撞之下的牺牲品。

那么,楼兰是究竟什么呢?楼兰只是中国古代西域地区36国中的一个袖珍小国,地处罗布泊的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持吐火罗语系,欧罗巴人种,也就是白人,有可能是当年古印欧人大迁徙事情过来的一支。

按照《汉书·西域传》的记载,楼兰古国人口也就14000人,能够拉出来打仗的也不到3000人。

楼兰国家虽小,但其所处位置,则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夹在汉朝和匈奴之间丝绸之路上的当道小国。

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战争不断,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的小小的楼兰,就成立汉匈之间又拉又打的对象。

本来,一般情况下,小国就做你的小国,不惹事的话,那些大国也不一定会无事生非找你麻烦。但楼兰国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情况不一般,而且它也不消停,因为他有一个需要巴结的匈奴大哥,当小弟的,要时不时给大哥点贡献分,要不然大哥分分钟修理你。

楼兰给匈奴的贡献分,就是骚扰截杀途径此地的汉朝使节和商人。

楼兰为什么只听匈奴的话,难道它不知道大汉朝更厉害吗?

然而这就是真相,当时的汉朝正处汉武帝初期,也是开辟丝绸之路的初级阶段。张骞出使西域,期间也收拢了一些西域小国,但大部分对汉朝还是不甚了解,而且摄于匈奴的淫威,许多小国也不敢和汉朝来往密切。

这个时候的楼兰,只知道身边的大哥匈奴厉害,是草原上的强者。而汉朝离楼兰实在是太远了,在楼兰眼里只是个模模糊糊的存在,自然没有什么敬畏感。

所以,对匈奴要其拦截汉使的要求,基本上有求必应。因此汉朝的使节和商队路过楼兰时,时常遭遇不测,这让以武立国、立誓“匈奴可往,我亦可往”的汉武帝非常不爽。

于是,在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将军赵破奴和出使西域的使者王恢率领属国骑兵和郡兵数万人进攻听命于匈奴的楼兰和车师。

为了出其不意,赵破奴亲点骑兵700勇士,星夜兼程率军攻入楼兰城里,直奔王宫,抓获了正在做美梦的楼兰王。

钢刀架在脖子上,楼兰王一个激灵也吓醒了。当得知自己是被大汉将军抓获的时候,心想这下子可完了,小命休矣!谁知道,汉军根本就看不上他那条不值钱的小命,只是为了让其彻底臣服。

在击破车师以后,汉军就把楼兰王抓到了汉朝的都城长安,并带他在城里溜达了一圈。

此时,大开眼界的楼兰王,才可以大汉朝才是大大的厉害,不是那个只知道纵马劫掠的匈奴可比的,以前的自己简直是猪油蒙了心,处处跟大汉朝作对,真是作死啊。

对汉朝心悦诚服的楼兰王,开开心心地投降了汉朝。当然,汉武帝也没有亏待他,让他回去继续做他的楼兰王,但是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听大汉朝的话。

楼兰王回来后,着实老实本分了一段时间。但匈奴却发现这个楼兰王不上交贡献分了,一打听原来是从了汉家皇帝。好家伙,你居然敢背叛我,大怒的匈奴单于就派兵来问候楼兰王了。

小小的楼兰王哪能抵抗匈奴的怒火,只能拼命送上笑脸,哎呀这个那个我小国寡民,也是不得已啊,其实我也很无奈的。要不然这样,我把自己仅有的两个王子一人给你们一个当人质,你们都是我的上国好不好?

好在,大汉朝和匈奴都答应了楼兰王的不情之请,局势总算稳定了一阵子。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遭匈奴指使的楼兰偷袭,幸好被汉军提前发觉,于是被汉军袭击,楼兰王再次被抓到了长安请罪。

这次楼兰王学乖了,开始对汉武帝大吐苦水: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意思就是说,我这个小国,在你们大国的夹缝里,活着太难了,不得不两边巴结啊。

本来怒气冲冲的汉武帝,居然被楼兰王的煽情表演感动了。哎,你说的倒是实话,念你确实不是本心想与大汉为敌,你回去吧,好自为之。

楼兰王再度回国,心理依然是忐忑不安,怕匈奴也这样再来一回,那可是唯一一死明志了。

好在,匈奴可能无暇顾及,并没有再逼其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但也没有再给楼兰王好脸看。但这就可以了,楼兰王可以专心为大汉朝做事了。

就这样,楼兰王过了几年安稳日子,然后就在汉武帝征和元年无忧无虑地死了。

老国王死了,就需要新国王即位。楼兰国的使节便到长安,准备接押在这里质子尉屠耆回国继位。但不好意思的是,这货在长安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被武帝给宫了!这下子难住了,总不能让一个不能办人事的人接班当国王吧,这说出去太难为情了。于是,汉武帝便拒绝了楼兰接人的求情。无奈之下,只好立了另外一个人当了楼兰王。

不久,这个楼兰王又死了。这次匈奴早早地得到了消息,近水楼台的匈奴把押在他们那里的质子安归送了回来,当上了楼兰王。

安归当了楼兰王以后,就对汉朝不友好了,又开始步老楼兰王早期所作所为的后尘,对汉朝的使节和商贾各种骚扰不断,因为他是在匈奴长大的,自然是觉得匈奴对他不错,当然要帮匈奴了。

这个时候,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已经驾崩,接班的是年幼的汉昭帝刘弗陵,由大将军霍光辅政。

这楼兰王屡次侵犯汉使的行为,引起了汉朝的不满,但因为处于新老皇帝交替时期,年幼的新皇帝还不想大动干戈对西域这些不听话的小国用兵。

于是,便派遣骏马监傅介子,带了30多随从出使大宛,拿着汉昭帝的诏书去谴责楼兰、龟兹国,也就是奉诏去训斥这些不听话的反复小国。

到了楼兰,傅介子先是以汉军大部队即将达到为由,把楼兰王训斥了一顿:匈奴的使者从你这里路过,你为什么不报告?是不是你怂恿的?

这可把楼兰王吓坏了,赶紧表示认罪,而且把匈奴使者的行踪告知了傅介子:匈奴使者刚刚从我这里过去,中途路过龟兹,目的地应该是乌孙。

傅介子于是对楼兰王胡萝卜加大棒了一番,立马赶到了龟兹,把龟兹王给教训了一番,让他好生伺候匈奴使者。

待傅介子从大宛回到龟兹,匈奴使者也刚刚从乌孙回来,正在龟兹歇息。得到龟兹情报的傅介子,立马率领汉军把匈奴使者给干掉了。

这让汉昭帝非常高兴,还给傅介子升了官。

但傅介子认为,这些小国得到的惩罚力度不够,以后还是要反复无常的,他愿意去把防备不紧的龟兹国王给刺杀了,以儆效尤者。

但汉昭帝觉得有点冒险,有些不太同意。但大将军霍光觉得行啊,于是便私下让傅介子去试试,但把刺杀对象换成了楼兰王安归这个喜欢蹦蹦跶跶的小子。

于是,傅介子又带着出使大宛时的原班人马出发了。为什么还是原班人马,当然是因为熟门熟路啊。

当刺客是个技术活,虽然是天朝上国,干这活也得三思而后行,计谋是少不了的。

能当上国王,楼兰王安归自然也不傻,明目张胆地杀,肯定很难。但傅介子的办法是,让他变傻,这样事情就顺溜多了。于是乎,傅介子就和这30名随从一起,带着金币财宝,以赏赐外国的名义,望西域而去。

等一行人到了楼兰,果然如傅介子所料,楼兰王安归不上当,怕里面有诈,没有接待傅介子一行。

这都不是事,傅介子有的是办法,二话不说带着这些财宝就走了。等到了楼兰的西部边界,傅介子就对楼兰王派来的翻译说到,我们汉朝的使者带着黄金锦绣,是要巡回赏赐各国的,你们国王不来见我,那就算了,我就离开这里往西边其它国家了。

傅介子说完,还把那些财宝拿出来让这个翻译过目,那意思就是说,不骗你,这都是真家伙,要不要,你们看着办吧。

这翻译一看,汉朝使者果然没有说瞎话,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宝物,于是急急忙忙把这些告知了楼兰王安归。

这安归一听说果然有金银珠宝,看来是自己多心了,汉使真的是来赏赐的,不是害他的,金银珠宝,不要才是傻子,于是就屁颠屁颠地跑来与傅介子相见。

当下,傅介子就和楼兰王在帐篷外面里喝起酒来,而且还把携带的财宝让楼兰王看了看,相当于验明正身的意思。然后二人推杯换盏,你来我往,好一幅哥俩好的画面。

待酒至半酣,傅介子就对醉醺醺的楼兰王说到,我汉朝的天子有私人的话让我捎给你,来咱们进里面说。

不知道是计的楼兰王,借着酒劲,傻乎乎地就起身和傅介子进了帐篷,刚把头伸到傅介子身边,就被早已经埋伏在其中的两个壮士从背后用刀给咔嚓了,那个顺利劲,砍瓜切菜也不过如此。

帐篷外面的人没有等到楼兰王,却看见傅介子提着楼兰王的人头出来了。楼兰国的贵族和随从一见国王被杀了,吓得起来就跑。

傅介子就告诉他们,楼兰王有负于汉朝,天子让我来杀他,立在汉朝的质子为新国王。汉军马上就到,如果你们敢轻举妄动,就灭了你们。

傅介子的话,一下子把这些人给镇住了,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

待完成任务的傅介子带着楼兰王的首级回到长安,得到了汉昭帝的嘉奖。并下令把暗通匈奴、屡次谋害汉使和其余诸国使臣的楼兰王安归的首级挂着城楼上示众。

随后,老楼兰王的儿子,就是那个被汉武帝“宫”了的尉屠耆,回去当了楼兰王,并把都城从楼兰迁到了扞泥城,改国名为鄯善。

自此,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在西域这段算是稳定了一阵子。

后来,西汉换成了东汉,曾经的小国楼兰、后来的鄯善也成了西域七雄之一,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也时好时坏。到了后世的南北朝时期,鄯善国才被北魏所灭。

随着隋唐的兴起,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尤其是吐蕃在西域的争夺越来越激烈,那些左摇右摆的西域小国,也演绎着如同当年楼兰的故事,同样遭到了中原王朝的憎恨。

前辈们那曾经攻破楼兰的故事一直在历史的天空回荡,这激发了许许多多热血男儿的豪情壮志,“破楼兰”就成了他们建功立业的精神寄托,也因此诞生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边塞诗人。

所以说,之所以和楼兰过不去,实际上是因为西域对中原王朝太重要了,是丝绸之路的命脉所在,必须控制在手;而楼兰等西域小国在夹缝里,一贯左摇右摆,产生了许多影响中原王朝对西域控制的不确定因素,自然是要灭之而后快。

于是便有了“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荡气回肠的不朽传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