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第1443天
本文长度2766字,建议阅读8分钟
主要内容包括3部分:
1、植物支撑着整个人类社会
2、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终止了植物自然进化
3、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为谁而起舞?
究竟什么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很多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都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论述。而植物做为人类食物的来源、构成最重要的基础的事实,因为长久的司空见惯而被忽略。
政治、经济等各种思想不是支撑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的生命靠食物维持。不论素食者还是肉食者,人类社会实质消费的是植物。
农业是国家的基础,而农作物是农业的基础。没有农作物,一切思想、政治、经济秩序、云计算等等,都将灰飞烟灭。植物具有第一生产力,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最需要的、最依赖的生产力。笔者这里所说的农作物是自身具有完整遗传基因的农作物,不是由人工侵入细胞内部进行重组修饰基因的农作物。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是吃非转基因农作物的。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进化史上,从来如此。
中国原种本土黄豆,人们就是和这样的食物相依为命,历经漫长的岁月中国原种本土黄豆,人们就是和这样的食物相依为命,历经漫长的岁月然而近40年来,农作物中开始出现人工重组基因的农作物,在一些国家种植,并且作为人们的食物。每个人类细胞有30亿个碱基,人类还远远不能达到对每个碱基的作用都有明确认识。最近,生命科学工作者才发现蛋白质的转运机制、下丘脑的一小部分功能,对于生命世界人类尚有非常多的未知领域。但是少数金融寡头,打着科技之名,将科学工作者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成果仅作有限度披露(掩盖可能的风险和危害),使实验室的不完善的科学研究成果用于农业,用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巨大的金钱利益。
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终止了植物自然进化
以前农民手中握有可以世代流传的种子,握有锄头;现在的很多农民购买的是只能种植一次的短命种子,没有能够做种子的种子,现在的农民手里握着的不再是锄头,而是用来打农药(包括除草剂)的喷雾器。植物在一个生长周期和整个生活进化史中,对各种环境资源进行利用、趋利避害,遗传、变异出各种生存机制都是为了更多地繁育后代。在有性繁殖中,就是尽可能多地产生具有繁育能力的种子,避免产生不育的种子。
而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恰恰是违反自然进化法则,有目的地产生不能繁育后代的果实。
笔者在从事自然农业的过程中,认为植物的遗传特性,是植物将其在生长过程中,将它可感受的生境信息,光照、水、虫害、药害、土壤等所有直接作用于其生理生态过程的因子的信息全部遗传给子代,并且高度保守。即植物的遗传不仅仅由DNA主导,而是RNA等所有细胞内的所有信息都会遗传给子代。子代在以后漫长的世代进化中,根据遗传信息特化(加强或弱化,比如耐盐、耐涝等)某些生理生态特征。
比如:高山上的雪莲,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自然界的风洞模型,近代科学称之为卡门涡街模型,为了避免植株被猛烈的山风吹倒,雪莲形成了莲座状的、高度比较低的植株。
这样的遗传特性,就是在一代一代的极其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环境压力的进化驱动过程中,积累遗传下来的。
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存储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只不过需要时间的渐变积累,在进化的世代足够长的时候,基因型的变异积累发展为植物的表现型,这时可见突变发生。物种分化,新物种产生。
野生灵芝,帮助肝脏清理毒素
植物的遗传与进化是极其漫长的进程。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不是来自于自然选择和进化动力,而是生物工作者实验室的产物。有的农民在大田种植的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不能产生可繁育后代的种子,因此无法将生活史中的遗传信息遗传给后代,自然进化被人为终止。所有的政权、经济秩序都要在植物的种群、数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稳定和发展;植物群落、种群、个体的变化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间接而重要的影响。人们通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植物是经济基础的基础。但是却被忽视。然而经由植物变化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改变,在没有积累深入的时候并不容易被察觉。人类的先祖吃野生动植物,从大自然中获得食物。农田产生以后,农业成为食物供给的主要来源。发展到今天,农田承载了绝大部分的食物及制造食物的原料产出。野生动植物提供的食物供给少之又少。
随着海洋污染的日益加剧,一些来自大海的食物也是只能看不能吃。海洋的塑料微粒污染、塑化剂污染、核辐射污染、原油污染等曾出不穷的人为污染,使得海洋出产的海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每况愈下。
中国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海洋PM2.5微塑料,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应对策略,人工合成的抗生素、药物、激素在海洋养殖业的大量应用,又形成新的污染。植物个体、种群、群落都有各自的生理生态特性。人为因子对植物群落造成的波动是巨大的,并且绝大多数都是损害和毁灭,有的直接造成植物群落的永久性消失。
比如:在山峦秀美的地方开辟房地产项目,临江、临河而建立的度假屋、建筑群、别墅等等,都使原来定居在此的植物被铲除,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地变成了钢筋混凝土地面和楼宇。植物群落消失殆尽,群落进化和演替永久终止。
人们从大山采集野生木耳,夺走蜜蜂的花蜜,然后人类用轰鸣的电锯放倒一棵棵参天大树,放火烧掉一片片原始森林,就为了钱。
导致野生植物无法继续种群、群落演替。这种植物演替虽然进行了数亿年,但是现在绝大部分已经被人类终止了。还有残存的一点也是前途堪忧。
植物种群由具有相同基因的一种植物种组成,种群内的个体可以随机交配。植物的交配有自交、远交、近交、异交、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之分。这是植物的生殖策略。
而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使这些天然的植物生殖策略全部失效,因为是短命植物(只能种植一次,收获一季),子代无法连续种植。植物总是为了产生最多的种子(后代)而进行遗传进化,所以植物结实量(人类社会叫产量),不但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植物本身在数亿年的进化中的追求目标。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违背了植物自然进化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
有文章指出,有些香辛料含有黄樟素,会和人体细胞中的DNA紧密结合造成编码碱基出错。
那么,食物和环境中存在的人工重组基因,会不会影响人类基因的遗传稳定?人工重组基因,会不会对其他农作物产生基因污染?植物基因的基因流和基因随机遗传漂流是其固有的特性。人工重组基因,对其他微生物、动物是否会产生基因水平的污染?人工重组基因,是否会干扰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生理代谢而造成疾病?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是否产生了新的食物危机?造成了新的生态危机?加剧了物种危机和环境危机?
那么,研究和推广人工重组基因农作物的人,是否对上述问题有翔实的、科学的实践和理论,是否能够从科学角度而非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的角度回答上述问题?
【END】
【作者简介】弓慧杰,西安“耕耘的母亲自然农场”农场主,从事自然农业5年,本文源自作者从业反思
【作者相关文章】
本文来源于作者投稿,转载请联系我们
责编:3O有机行者·滔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