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才是真功夫——《论语》悟读【274】
为仁尚礼德配天地,益智崇义道冠古今。
《论语》第十二篇第一章: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悟读】
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语自王阳明的《传习录》。大意是:人需要有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克己才是真功夫。为人处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一个基础,能够做到克己才能实现伟大抱负。需要明白的是,克己并非压抑自己,因为克己之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故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炼自己的内心,修养自己的境界。
克己复礼,意即克制自己的私欲,改掉习性上的缺点,做“内心有敬、外在有让”的自己。儒家认为,一个人能够约束自己的私心,克制自己的贪欲和欲望的人,是有德之人,其行为称之为“有礼”。
本章为《颜渊》篇首章。主要讲了仁与礼的关系,大致分了三层意思:
其一,循礼之目的是践行仁;
其二,循礼之前提需要克己;
其三,践行仁须要个人自觉循礼,具体的做法便是“视”“听”“言”“动”皆要符合礼的要求。
克己,首先需要承认个人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存在着冲突的一面;其次需要明确心性修养应以集体为重心的原则。
由于人生的经历和阅历不同,有的人,选择率性而为;有的人,选择克己重礼。由于率性而为和古怪性格,年轻之时的乔布斯是吃过大亏的,年纪大了以后,尤其是重新接掌苹果后,他的克己成分多了不少。
一生拜服于儒家文化阶下的电影导演费穆以影片《小城之春》向世界展示了传统中国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人性美,将夫子的“克己”思想作了形象的表达:牺牲,有时便是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