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镜子可照容颜变化,也可鉴国家盛衰。而汉代铜镜你见过吗?近日,江苏省仪征市博物馆的“美哉灵鉴——仪征出土汉代铜镜精品展”走进泉州市博物馆,遴选展出的68面馆藏汉代精品铜镜,让泉州市民朋友一饱眼福,从中领略和欣赏汉代铜镜工艺之美。
六十八面汉代精品铜镜,走进泉州市博物馆
昨日,海都记者来到泉州市博物馆,探访这场独特的汉代铜镜展。在一楼展厅,68面铜镜有序陈列在内,按时间顺序,将战国、西汉、新莽、东汉时期分四个单元精心布置,仿佛沉浸在一场丰富的文化之旅。
战国:蟠螭菱纹镜
蟠螭菱纹镜,是战国时期的。镜背纹饰为三只蟠螭,螭龙盘曲纠结,蟠螭纹实际上是一种变形龙纹,为战国楚地流行纹饰,与楚人崇尚龙凤有关。
战国(中)三叶蟠螭菱纹镜
西汉中期,镜体逐渐厚重。像鎏金四乳四虺纹镜,镜背主纹为四乳钉与四虺相间环绕,四虺头部分别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修饰,其余空间用简单鸟纹填充,反映了汉代铜镜制作工艺高超的水平。
西汉:鎏金四乳四虺纹镜
西汉后期博局镜最盛行。一面1999年出土的西王母博局镜,镜背中西王母头发戴胜,衣领交叉,席地而坐,左侧一只玉兔面向西王母举杵朝臼捣药,另外饰有玉兔与凤鸟、两对凤鸟、瑞兽与羽人三组图像。
西汉:西王母博局铜镜
新莽的铜镜则与西汉一脉相承。其中,铜镜上纪年铭文增多,例如十二地支铭四神纹博局镜等,为铜镜的时代鉴定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新莽:十二地支铭四神纹博局镜
而东汉时期的铜镜工艺表现出一种不断革新和提高的势头。一面1989年出土的四乳神兽纹画像镜,镜背是高浮雕的青龙、白虎、马和独角兽,镜缘是浅浮雕的四神和羽人纹饰,特别立体。
东汉:“尚方”铭四神博局镜
仪征博物馆藏的西汉铜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此次遴选展出的铜镜具有代表性,流行的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四乳四虺纹镜以及博局镜均为精品,展示了西汉时期铜镜的变化发展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铜镜上刻着的铭文种类繁多,有赠答铭文,属于男女或朋友关系的纪念辞,如“长相思,毋相忘,常贵富,乐未央”、“心思美人,毋忘大王”等;有用于庆祷的吉祥铭文,祈求升官、家族兴旺或歌功颂德,如“大乐贵富,千秋万岁”、“见日之光,长乐未央”、“君宜高官”等;有纪年、纪氏、纪地铭辞,如“尚方作镜真大好”、“新有善铜出丹阳”等。而汉镜铭文减字、减句、省笔略画现象普遍,这种现象在唐以后的铜镜铭文中是很少见的。
不时有市民来参观,感受汉代铜镜工艺之美
“远古无镜,先人均以瓦盆盛水以照容貌,商朝开始制造铜鉴以照容,便由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镜……”仪征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随着人类审美观念的积淀,铜镜一直不可或缺。而仪征境内汉代墓葬星罗棋布,出土的铜镜数量众多、品类丰富、纹饰秀美,最富特色,反映了汉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令人叹服的艺术成就。
“汉代铜镜融汇生活实用和艺术欣赏于方寸之间,纹饰和铭文展示了对人生的追求、对未来的企望、对现实的强烈呼唤,徜徉于汉镜营造的古韵风情中,能带给我们许多惊喜和感悟。”一位文史爱好者看完展出后感慨道。
仪征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道,此次在泉州的展览将持续至6月,共两个月时间,为泉州朋友奉上一场工艺精湛、纹饰秀美的汉代铜镜文化盛宴。
END
文/柳小玲 图/田米
编辑 /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