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止于哲学
文丨果其然 · 主播丨北屿
1917年,在一次美国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上,杜尚买了一件小便池,命名为《泉》,把它作为艺术品展览。人们问他《泉》的意义在哪里,杜尚回答:没有意义,就是最大的意义。
1987年,在中国美术馆的当代艺术展上,徐冰将汉字和拉丁文组合,自创了4000多个文字,命名为《天书》参加展览。人们问他《天书》有什么用,徐冰回答:没有用,也是一种用处。
如今杜尚的《泉》,已成为“500件影响艺术史”的作品之一。它开拓了艺术的边界,直指艺术的核心问题——“究竟什么是艺术,什么才能成为艺术”;
而徐冰的《天书》,成为“中国当代先锋艺术”的代表。它扩展了艺术的内涵,创立了当代艺术新的规则——“艺术品不应拘泥于形式和技法的表达”。
《泉》和《天书》,为何具备如此威力?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作为普通观众,我们也许不能彻底把握《泉》的意义所在,也无法完全领会《天书》的精益所指,但它们所传递出的,浓厚而强烈的“反艺术”意味,却可以被我们深刻感知。
这与维特斯根坦的观点,不谋而合——哲学的最大作用,就是置疑哲学本身,破除哲学偶像。
维特斯根坦,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研究领域涉及数学哲学、精神哲学,语言哲学等多个方面。其著名作品《逻辑哲学概论》,更是成为诸多艺术家的灵感之火。
《泉》的作者杜尚,就曾在不同场合表示:《逻辑哲学概论》深刻地启发了我,让我看见了艺术的消融,触摸到了艺术的边界。
《天书》的作者徐冰,也曾对维特斯根坦的哲学思想评价甚高,认为其“反哲学”的哲学论调,曾一度成为他的创作来源。
还有达利、马蒂斯、安迪沃霍尔,这些著名的艺术家们,都曾对《逻辑哲学概论》深入研究,都曾为维特斯根坦的哲学理论痴迷。他们不约而同的强调哲学的巨大作用,认为哲学思想是灵感的土壤,是艺术的源泉。
又岂止是现代艺术?古代艺术也曾深受哲学的启迪。比如李白信奉老庄,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孤高飘逸,具有出世的绝尘之美;又比如杜甫,他崇尚儒家,所以他的作品总是厚重广博,隐有金石之声,震撼心灵。
于是哲学与艺术的关系,显而易见——艺术是哲学的具象,哲学是艺术的灵魂。
启迪多元思维
黑格尔说:人类拥有两作高峰,一座是艺术、一座是哲学。
如果说艺术是表达人类感性思维的极致手段,那么哲学就是浓缩人类理性思维的最佳容器。
正是因为艺术和哲学具有的差异,所以有人明确反对“哲学是艺术之魂”的观点,他们认为“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艺术绝对独立,绝对自由”,他们提出:为了艺术而艺术,才是最好的艺术。
这正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之中,“绝对艺术派”的观点——艺术的灵魂,不是哲学,而是艺术本身。
他们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
因为“艺术之魂是艺术",所以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有剧本,“绝对艺术派”都要求形式上必须绝对整齐划一、内容上不能流露个人感情、主题上必须经过协会审批、思想上不得超出描写对象本身。
于是“绝对艺术派”的作品,常常“美丽有余、魅力不足”,黑格尔称其为“死去的艺术,不美的美学”,马奈认为他们的作品“除了不能作为艺术,一切皆可”。
除了西方,中国古代也有“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例子:司马相如、陆机、潘岳的文赋都曾红极一时、洛阳纸贵,但都是由于缺乏深刻的哲学内涵,而迅速萎靡,流传甚少。
所以“为了艺术而艺术”,不能使得艺术更上层楼、博大精深,因为“艺术的灵魂是哲学”并非哲学的影响力使然,而是艺术本身的魅力决定。
如何理解?
正心正举
艺术诞生于哲学
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别涉及两个不同的领域。
艺,是指技艺、技能;术,是意识形态,即哲学。所以艺术,就是技艺、技能达到一定层次之后,上升到了哲学高度的过程。艺是术的前提条件,术则是艺的终极目标。违背这个原则,艺术便不是艺术,仅是技术。
在西方,艺术的雏形被认为是原始社会的壁画。但这些壁画当时的作用,却不是为了欣赏,而是原始人记录的打猎过程。所以这些壁画,仅属于技能的范畴,不是真正的艺术品;所以原始社会的壁画,仅是艺术的“雏形”,并非艺术本身。
而西方艺术真正的起源,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浮雕、亚述王国的战争雕塑,以及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它们虽然造型各异,技术手法不同,但都反映了“国家”、“宗教”等等意识形态范畴的哲学思想,所以它们被认为是“艺术的起源”,所以它们才是当之无愧的艺术。
中国更是如此。
艺术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伏湛传》,传指“六艺”和数学方面的能力。而无论是“六艺”还是数学,其实质并非技能本身,而是待人处世的意识形态,正如《周礼·保氏》所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这里的“道”,即是哲学。
所以从艺术的诞生过程来看,技艺是它的下限,哲学是它的上限。没有高超的技艺,便没有艺术的土壤,但没有哲学的核心,艺术便没有艺术的内涵。
艺术发展于哲学
正如哲学家通过出版哲学言论,表达自己的思想,艺术家们也总是通过艺术作品,展现自己的“三观”。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也会层出不穷、永无止境,而艺术家们,正是对思想及其敏感的人群,他们将抽象的思维化作具体的形象,通过自身高超的技艺表达出来。
于是每一件高超的艺术品背后,都有哲学原型存在,于是哲学为艺术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理论基础。
比如“文艺复兴”,表象上是“复兴”艺术在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繁荣地位,但实质却是宣扬“摆脱宗教束缚,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又比如“唐宋古文运动”,表象是“尊古法古”,但其核心则是“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哲学内涵。
“文艺复兴”之所以能够与“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并列,成为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就是因为其哲学思想的先进性;而“古文运动”之所以彪炳史册,并为后代数次推崇效仿,也是因为其哲学内涵的丰富性使然。
正如休谟所说:“艺术失去了哲学的指引,就只是感性的疯癫”;正如保罗萨特身为哲学家,却能够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因为时代的进步,最能体现在哲学的进步之上,而哲学的发展,又为艺术的进步,提供思想的源泉、发展的动力。
艺术终结于哲学
博伊斯说过:人人皆为艺术家。
这是因为人人天生具备感受艺术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感受美的能力。所以“美”是艺术的标准,虽然“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固定,比如高大敦实的青铜器是一种美,尖新细窄的花瓶同样也是美。
从心理学角度说,感受到了“美”,其实是“共情”情绪使然。“共情”是我们情感的抽象集合,来自我们对于生活的种种看法。
一旦这种抽象的看法,被艺术作品激活,情绪就像被火焰点燃的汽油一般汹涌澎湃,同时“共情”也能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不懂某些艺术作品?
那是因为我们情感的世界之中,从未出现过该作品所反应的抽象的集合。
这个抽象的集合,就是哲学。
于是欣赏艺术品,就是欣赏哲学本身。
比如文学流派众多,国别差异巨大,但其核心都是反应“人与世界、人与自身相处”的哲学;又比如书法有着楷书、行书、草书等等诸多书写技法,但都以“气韵生动”为终极目标。而所谓“气韵”即是哲学,那是“人与自然”的哲学、“人与心境”的哲学。
黑格尔说:美学是艺术和哲学的桥梁。而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它是定位艺术目的的重要标准。所以这座桥梁的终点,就是哲学本身,因为艺术向哲学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美”;因为艺术的实质,是为体现哲学思想点,所做的不懈努力。
所以艺术的归宿,就是哲学;艺术的终点,同样是哲学。
拨迷见智 开启自在之门
艺术是个大词,大到如宇宙般丰富灿烂;艺术也是个小词,小到充斥每天的庞杂生活之中。
而艺术无论大小,其实都涵盖在哲学范畴之中,因为哲学,使得作品脱胎换骨,到达了艺术高度;也是因为哲学,为艺术家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也为作为观众的我们,提供可感可知的审美标准。
所以艺术的面貌,就是哲学的样子,艺术的魅力所在,即是哲学的精妙之处。
无论创作、欣赏、分析艺术的过程,其实就是哲学思想付诸于行动的表现,因为艺术的核心就是哲学,所以艺术才会威力无穷、生生不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