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个方法,古文学习就变成了好玩的寻宝游戏

我好久没聊古文学习了。

古文是不是离我们非常远呢?其实根本不是。

换句话说,我正在琢磨一个办法,让孩子不知不觉就能进入古文的门槛。

这个办法是什么呢?说起来很简单,这就是:以成语和名词术语中的文言用法入手,贯通古今。

因为古文是古代汉语,今天我们用的叫现代汉语。现代汉语的成语和名词术语里,其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的内容,可能我们平时都不太注意。

但是,这些东西搜集起来,可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孩子对古文没那么排斥了。

1

先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吧。

孩子上课前,老师进入教室,班长都要喊一声“起立”

这是一句熟得不能再熟的日常用语,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班长不说“站起来”?

“站起来”更清楚明白啊!

因为“起立”是文言词,用在这里有庄重、尊敬的效果。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两个字用了2000多年。

汉代王充 《论衡》说“翁叔从上(皇帝)上甘泉 ,拜谒起立。”这是说对皇帝拜过之后恭敬地站起来。所以,“起立”不是一般的站起来,而是一直含有恭敬站立的味道。

古代叫“立”,今天叫“站”(在某些方言里还叫“立”)。但是在很多成语、常用语里,仍然叫“立”。比如鹤鸡群、式空调、柜。

又比如,学过古文的都知道,古文里的“行”,其实是今天的“走”。其实“人行道”仍然还用这个行,而不能叫“人走道”。

又比如,还有一个常见考点“走”。古文里的“走”,其实是今天的“跑”。但是,成语“奔走相告”,仍然保留了这个走,不能说成“奔跑相告”。

又比如,有一个成语“耳闻目睹”,四个字里,三个字都是古代用法。今天的闻,是用鼻子。古代的闻,是听的意思。今天叫眼,古代叫目。睹,也是一个文言词,看见的意思。

现在,你会发现一个规律:

保留这些文言文用法的词,一般是成语,或者专用的名词术语,像“起立”,是学校课堂上专用的。“立式空调”,是家用电器专用的。“人行道”,是城市建设专用的。

因为成语往往是从古文中直接截取或总结来的,肯定保留了许多文言用法。我本来想总结一个,后来发现不用了,因为几乎每一条成语里都有。

而名词术语,需要专业、准确、礼貌,就不能用大白话,站着的空调,人走的道,那都不行。

又比如法律、教育用语“未成年人”就是文言词。因为今天不说“未”,说“还没”。但你不能把“未成年人”说成“没成年人”。

又比如动物名词“长颈鹿”就是文言词,因为今天叫“脖子”。虽然也有老百姓叫“长脖鹿”,但你在正式场合说“长脖鹿”肯定是不行的。

坐火车、飞机,保护脖子的叫“颈枕”。我们很自然地就会说“今天我要带一个枕保护脖子”。同一句话,文言词颈放在名词术语里,白话词脖子放在口语里,清清楚楚。

这两部分,可以说遍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举目可见。

怎么发现?也很简单,只要你按字一抠,咦,这个字今天实际上口语是不用的,那就基本上是一个保留了文言用法的字。

就拿成语来说,孩子手边一般都会备一本成语词典(要带典故出处的那种)。查成语的时候,一定不要满足于知道四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就行了。而是要一个字一个字细抠一下: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和今天白话的意思一样吗?

这样抠那么几十条,古文能力就会大幅提高。

2

古文学习,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很多虚字:之、乎、者、也、焉、哉……今天都不用了。

是真的不用了吗?也未必。

就拿“者”来说。“者”一般指“什么什么的人”,比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天还说吗?当然!比如: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又比如:能者多劳。

甚至今天很多职业、身份都叫什么什么者,也有这个意思:作者、记者、读者、当事者、受害者……

它们的规律,都是用在动词(也有形容词)后面,表示“什么什么的人”。

又比如“焉”,古文里,什么什么焉,含有“在这里”“在其中”“对这些”的意思。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今天还说吗?当然!比如:心不在焉。就是心思不在这里。

这句话本来出自《礼记》,今天已经成了常用语了。大概很多人批评娃写作业“心不在焉”,但很少有人去追究一下,这个“焉”到底是什么意思。

又比如,古文里“正在”不叫正在,叫“方”。“正在吃饭”就叫“方食”,正在下雨就叫“方雨”。

今天还说吗?当然,比如:方兴未艾。

又比如,古文管表示指代的虚词叫“其”。比如“系上他的腰带”叫“系其带”。

今天还说吗?太多了!尤其是数学题里:其中、其余、其他、求其面积……

不过,虚词比实词少得多,稍微花点功夫就能掌握。最重要的,还是尽量发现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实词。这件事并不废什么功夫。

3

有人说,你说的都是文言文词汇。那么文言文语法,能从常见成语里找到吗?

不要太多!

比如《山海经》里有一篇“夸父追日”,说夸父喝干了河水、渭水,还觉得渴,就想去北方的一个大泽喝水,原文是“道渴而死”。

什么是“道渴而死”呢?是不是有个人叫“道”,渴死了呢?不是。

道,就是道路。意思是在路上渴死了。所以,“道”虽然是个名词,在这里,却叫“名词作状语”,要翻译成(或者脑补成)“在道路上”,否则就读不通。

这是典型的文言文用法,今天不会这么简练了。但是,并不代表这种用法,今天我们不熟悉。

比如有个成语叫“道听途说”,不是“道路在听见、传说”,而是“道路上听见、传说”。

又比如“风餐露宿”,不是“风在吃饭,露水在睡觉”,而是“风里、露水里吃饭睡觉”。

又比如“狼吞虎咽”,不是“狼和老虎在吞咽”,而是“狼和老虎那样吞咽”。

文言文还有一种语法现象,叫“意动用法”。指某些词当谓语的时候,意思是主观上的感觉、看待或评价。

比如“渔人甚异之”,不能直接翻译成“渔人非常奇怪这件事”,而要说“渔人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奇怪”。异之,就是“以之为异”。

那么,成语里有吗?当然有!

比如“游戏人生”,并不是说“打游戏人的一生”,而是“以人生为游戏”。

鱼肉百姓”,并不是说“鱼和肉的老百姓”,而是“把老百姓当成鱼肉(随意宰割)”。

甘之若饴”,意思是“认为这件事很好(很甜),像麦芽糖一样”。

文言文还有一种常考的语法,叫“倒装”,比如“唯予马首是瞻”意思是就是看我的马头,它用一个“唯……是……”的说法,把宾语马首提到前面了。

这种现象,成语里也有,比如“唯命是从”。就是听命令的意思。“命”提前了。

又比如“唯你是问”,就是问责你的意思。宾语“你”提前了。

有时候,一条成语就是一句完整的文言文句子,只是看我们会不会发现了。

相信我:一个孩子,如果能熟练使用书面语,并且理解成语里每个字的意思,他的古文成绩一定不会差!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