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237)团队最难的就是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读通鉴(237)七擒孟获

解读:成大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在做一件事之前,会这个事想得通透,比如诸葛亮要北伐,他在做准备的时候,是让整个蜀汉从上到下进行思想动员和物资准备,那些战士在成长过程中就心心念念地要北伐。

当一件事想不通透,那么身边的人和事就变味了,彼此相互猜疑,曹丕杀了鲍勋,不放心自己的身后事,要让司马懿辅佐太子,这就是防曹氏宗族又防底下大臣,最后让曹氏政权落入司马家。

黄初六年乙巳,公元225年

春,二月,下诏任命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车驾督众军,录行尚书事;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许昌,督后台文书。三月,皇帝出行临召陵,通过讨虏渠;乙巳,还许昌。

并州刺史梁习征讨轲比能,大破之。

汉诸葛亮率众讨雍闿等人,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诸葛亮说:"虽共谋之历年,如今可更惠良规。"

马谡说:"南中恃着道路险远,不服从很久了。虽今日击破,明日再次反叛。如今公正倾国准备北伐的大事,以对付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反叛亦快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所以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采纳其言。马谡,马良的弟弟。

辛未,皇帝命舟师再次征讨吴国,群臣大议,宫正鲍勋劝谏说:"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的缘故。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此时宗庙几至倾覆,为百世之戒。如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皇帝大怒,左迁鲍勋为治书执法。鲍勋,鲍信的儿子。夏,五月,戊申,皇帝至谯县。

吴国丞相北海人孙劭卒。当初,吴国应当设置丞相,众人商议归张昭,吴王说:"方今多事,职大事责重,张昭不是这时期最优人选。"等许劭卒,百僚再次推举张昭,吴王说:"孤岂是因为子布有爱吗!领了丞相职位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不能增益。"六月,以太常顾雍为丞相、平尚书事。

顾雍为人寡言,举动应时而得当,吴王曾叹息说:"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怕有酒后失态,而顾雍必见之,所以不敢肆情。吴王也说:"顾公在座,使人不乐。"可见吴王对顾雍忌惮如此。

顾雍初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面听闻才大惊。等他为相,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主上;不用,终不宣泄。吴王因为这个原因而看重他。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军国得失,自非面见,口未曾言。

吴王常令中书郎到顾雍有所咨访,若合顾雍心意,事可施行,即相与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顾雍即正色改容,默默不言,无所施设。中书郎退告吴王,吴王说:"顾公欢悦,这件事合宜;其不说话,这件事未平。孤当重思。"

吴国在江边防守的诸将,各自想要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吴王以这件事访顾雍。顾雍说:"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想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从。"吴王采纳。

利成郡兵蔡方等反叛,杀太守徐质,推郡人唐咨为主,下诏屯骑校尉任福等人讨平之。唐咨自海道逃亡入吴国,吴人任命为将军。

秋,七月,立皇子曹鉴为东武阳王。

汉国诸葛亮至南中,所在战捷,诸葛亮由越巂进入,斩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进入南中,门下督巴西人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再与诸葛亮合军。

孟获收拢余众以拒止诸葛亮。孟获一向为夷、汉人所信服,诸葛亮募将帅活捉他,既抓得,使孟获观于营陈之间,问道:"此军何如?"

孟获说:"过去不知虚实,所以打败仗。如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能容易取胜。"

诸葛亮笑,纵其归营使更战。七枞七擒而诸葛亮犹放孟获,孟获止而不去,说:"公,天威,南人不复反叛了!"

诸葛亮于是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诸葛亮即提拔其渠率而用之。有人劝谏诸葛亮,诸葛亮说:"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加上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必成祸患,二不易;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如今吾想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缘故。"

诸葛亮于是全部收其俊杰孟获等人任命为官属,让其交纳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从这次之后终诸葛亮之世,南夷不再反叛。

知乎上有一个贴子提问说:三国时候,周边的这些胡夷为什么不乘机攻进中原?有一个点赞很高的回答,孟获:我被擒了七次,七次啊!

八月,魏国皇帝曹丕领着舟师自谯县循涡水入淮河。尚书蒋济上表说水道难通,皇帝不听从。冬,十月,至广陵旧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有渡江之志。吴人严兵固守。这时大寒,水结冰,战舟不得入江。皇帝见波涛汹涌,叹息说:"嗟乎,这就是天意所以限南北!"于是回师归京。

孙韶派遣将领高寿等人率敢死之士五百人,于皇帝必经路上夜里邀击皇帝,皇帝大惊。高寿等人获副车、羽盖以还。于是战船数千皆滞留不得通行,商议的人想就留兵屯田,蒋济以为:"东近湖,北临淮,若水盛时,贼兵容易为寇,不可安心屯驻。"皇帝听从,车驾立即出发。还军,到精湖,水稍尽,尽留船交付蒋济。船连延在数百里中,蒋济更凿地作四五道,蹴船令聚;豫作土豚遏断湖水,皆引后船,一时打开将湖引入淮水中,水师才得还。

十一月,东武阳王曹鉴薨。

十二月,吴国番阳湖贼彭绮攻没郡县,兵众数万人。

黄初七年丙午,公元226年

春,正月,壬子,皇帝还洛阳,对蒋济说:"事不可不通晓。我前面决定分半烧船于山阳湖中,卿于后致,略与我一起至谯县。又每得所陈,实合我心意。自今后讨贼计画,善思而论。"

汉国丞相诸葛亮想出军汉中,前将军李严应当负责后方的大事,于是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守永安,而统属于李严。

吴国陆逊因为所在缺少谷粮,上表令诸将增广农亩。吴王回报:"很好!下令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周文王的标准),也要与众人均等其劳。"

皇帝曹丕做太子的时候,郭夫人弟弟有罪,魏郡西部都尉鲍勋处理的;太子请求,不能得免,于是恨鲍勋。等即位,鲍勋数次直谏,皇帝越加忿恨他。皇帝伐吴还,屯驻陈留界。鲍勋为治书执法,太守孙邕见出,经过鲍勋。这时营垒未成,但立标埒,孙邕斜行,不从正道,军营令史刘曜想要推他,鲍勋认为堑垒未成,解止不举。

皇帝听闻后,下诏说:"鲍勋指鹿作马,收捕鲍勋交付廷尉。"廷尉法庭商议,"正刑五岁",三官驳回,"依律,罚金二斤",皇帝大怒说:"鲍勋无活着的可能,而你们这些人想纵容他!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卫臻等人并表鲍勋父亲鲍信有功于太祖,求请鲍勋减罪,皇帝不同意。高柔固执不从诏命,皇帝怒气加大,召高柔到尚书台,派遣使者承旨至廷尉诛杀鲍勋。鲍勋死,才遣高柔还寺。

票骑将军都阳侯曹洪,家富而性吝啬,皇帝在东宫,曾从曹洪贷绢百匹,不称心意,怀恨在心。于是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群臣并救,不能得。卞太后责怒皇帝说:"梁、沛之间,非子廉无有今日!"又谓郭后说:"令曹洪今日死,我明日敕帝废后了!"于是郭后泣涕屡请,才得免官,削爵土。

(曹丕急着立威,不像是一个老板,像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心态,总想着让自己的手下对自己更加尊重一些,畏惧一些,喜欢用威,少了恩信。)

当初,郭后无子,皇帝让他为母养平原王曹睿;因曹睿母甄夫人被诛杀,故未建为嗣。曹睿事后甚谨,皇后亦爱他。皇帝与曹睿猎,见子母鹿,皇帝亲自射杀其母,命曹睿射其子。曹睿哭泣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再杀其子。"

皇帝即放弓矢,为之恻然。夏,五月,皇帝疾笃,于是立曹睿为太子。丙辰,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一起受遗诏辅政。丁巳,皇帝殂。

陈寿评论曹丕说: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具。若加上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有文艺范的人,一向少有旷大之度。)

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初,明帝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惟潜思书籍;即位之后,群下想闻见风采。居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说了一整天,众人侧听,刘晔既出,问:"何如?"

刘晔说:"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稍微不及。"皇帝初莅政,陈群上疏说:"臣下雷同,是非相蔽,国之大患。若不和睦则有私党,有私党则毁誉无端,毁誉无端则真伪失实,此皆不可不深察。"

癸未,追谥甄夫人称文昭皇后。

壬辰,立皇弟曹蕤为阳平王。

六月,戊寅,葬文帝于首阳陵。

吴王听闻魏有大丧,秋,八月,亲自领兵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想要发兵相救。皇帝说:"孙权习惯水战,所以敢下船陆上进攻,希望能掩我方不备。如今已与文聘相拒。攻守势倍,终不敢长久。"

先是,朝廷派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荀禹到江夏,发所经县兵士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吴王遁走。

辛巳,立皇子曹冏为清河王。

吴国左将军诸葛瑾等人寇襄阳,司马懿击破,斩其部将张霸。曹真又破其别将于寻阳。

吴国丹杨、吴、会等县山民再次为寇,攻没属县。吴王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绥南将军全琮领太守。全琮至,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得万余人。吴王召全琮还牛渚,罢东安郡。

冬,十月,清河王曹冏卒。

解读:凡事都会有其利亦会有其害,曹氏兄弟之间防备远过于防外人。曹丕死之前,太子年长,而曹丕不放心要授权给陈群和司马懿,导致司马懿坐大,魏国失权于曹丕,同样是曹操不能搞好继承的大问题而导致的。

自古以来很多的家族在继承这件事上,一步走错,则万劫不复。但继承是一件大难题,是文化是制度,是团队的综合能力的建设。

曹丕开始曹家的好运气没有能延续,曹丕等几个皇帝寿命都短。

刘备所托得人,一个诸葛亮就够了,而曹丕则找了三个人来托命,以外人防曹氏宗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