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断魂枪》能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典范的理由

《断魂枪》是老舍笔下的短篇小说,有“短篇小说的典范”之称。“短篇小说”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在极缩略的故事情节中极大地丰富人物形象和加深主题输出。因此,“短篇小说的典范”应主要指在情节、人物、主题的合理比重下做到巧妙搭配和细节深度。本文希望在分析原文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跨时间意义,简述其能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典范的理由。

《断魂枪》根据叙述内容和主题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时代背景及沙子龙身份铺垫(第1-4段)、沙子龙的徒弟和王三胜介绍(第5-10段)、王三胜会武孙老者(11-29段)、孙老者会面沙子龙(第30-65段)、沙子龙和徒弟结局(第66-67段)。其中,第三、四部分内容最丰富、情节最巧妙、人物最深刻且主旨最明确。因此,属于详写的部分。而第一、二、五部分是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文字不多,却既体现出短篇小说短小凝练的特点,也同时具备巧妙的构思和主题的强化。因此,属于略写的部分。

第一部分中,主要记述了世界的变化、国家的变化和人物沙子龙的变化。第一段设置悬念,直接写主人公沙子龙的变化“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从中,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变化产生的原因和变化的主要影响。同时,“已”字可以解读为完成的、无法改变的,因此体现了其指代的变化是不可逆的。第二段由中国的邻国印度发生的被殖民和被侵略暗示中国也在处在古代到近代的转折中。作者连用“没法子”、“不灵”极言被侵略国家的被动局面,而“炮声”、“枪口”对比“毒弩”、“厚盾”等传统武器更传达出“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其中,寥寥几笔勾勒出大时代框架,但变化不仅是社会习俗和军事武器上的不同,更是中国的天下观和西方的世界观,中国意识形态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大冲突。文中写到“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写出了中国在被动变革的过程中,人民由上到下、思想由上到下、生活由上到下都处在迷茫、混乱与恐惧当中。通过近代的历史史实,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时代时局,但是小说的艺术加工和艺术手法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这个慌乱的、焦虑的时代背景。第三、四段就直接明了地聚焦在这个矛盾的时刻,沙子龙这个中心人物的变化。他的背景是武林高手,而他的处境却是不得不放弃所能去寻求谋生安顿之道。期间,我们通过“谁不晓得……可是”,“只是”等提示词可以读出作者营造的惋惜氛围,也为后文王三胜的反应作铺垫。其中,“他的世界已被风吹走了”是一句重点句,“世界”既可以理解为生活活动的总体,也可以理解为发展自身的空间。本句不仅仅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法,体现出个体世界的重量在这个时刻的单薄和不稳定,同时体现了沙子龙的世界不可能回归正常,即武林已经不是这个时代下所能够存在和发挥的空间了。

第二部分中,主要记述了沙子龙的徒弟及王三胜的现状。第五段中简述沙子龙徒弟分散各地卖艺或打杂的现状。写出了他们是在这个时代下成长的一代人,因此他们与沙子龙不同的是,他们一方面年龄上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对于武功的追求和执着不如沙子龙深刻。文中更是用“他们不大明白沙老师是怎么了,心中也有点不乐意。”暗示了这种差异。其中一个情节记述了沙子龙用巧妙地方式拒绝了所有想要学习武功的请求,并对外宣称没有收过徒弟。但是仍然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这里继续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用荒诞的笔触写沙子龙的“怪异”。联系后文,这个“怪异”可以另作解读。第六段,重心逐渐脱离沙子龙,而聚焦在他徒弟的世界里。其中大致写到他们吹捧老师沙子龙,并认为沙子龙最后一定会帮他们收场。这其实延续了前一段中大致体现出的徒弟们的不成熟。“相信为真”自己编造的谎言也体现出时代的混乱、嘈杂,有很多的信息和倡导是不切实际、但很能影响青年一代。第七段,聚焦在“大弟子”王三胜身上。“大弟子”的身份,我们可以理解为他是这群徒弟形象中的典型形象了。“没向四围作揖”以及第七段“把肚子杀进去”体现了他对于武功的精神不了解,以及其实本身武功并不好。这一方面为后文他输给孙老者做铺垫,并且他的特点也是这一群体的特点。其中很有意思的是他的名字,“王”“三胜”这一方面是艺名的感觉,有卖艺的加成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与孙老者的真才实学形成对比,是体现了反讽手法和幽默的写作特点。第十段中“没人懂!”三个字也有近似的讽刺效果。

第三部分中,主要有三个重点:1.老头和王三胜在外形、技艺上的对比反差;2.围观者的反应变化;3.王三胜转移话题的过程及其暗示的原因。第一个重点体现在老头出场时被描述为“他的胳膊不大动;左脚往前迈,右脚随着拉上来,一步步的往前拉扯,身子整着,象是患过瘫痪病。”但是他却仍然可以打掉王三胜两次枪,说明他是虽老但是仍然健壮,功夫很深。反观王三胜虽然是一个年轻人,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在技艺和品德上都输给了老头。老人品性中的杀伐果断、习武人的气节也在文章中体现出来“老头子的话与人一样,都那么干巴。”联系时代,体现了所谓的近代化进程也并没有让人们的生活得到提升,反而挫败了习武人的精神。第二个重点体现在围观者由刚开始没有人挑战时纷纷离去,到老头刚出现时周围人纷纷嘲笑,接着到老头频频胜利后欢呼雀跃,直到最后老头即将离开时尾随很远。围观者这一形象是很多近代文学家的笔下常用的意象。与鲁迅笔下,围观者作为一种主要人群被批判、剖析不同的是,老舍笔下的围观者除了作为一种时代特征下麻木不仁的形象以外,更多的是渲染氛围的一种方式和手段。第三个重点是王三胜从战败后的大汗淋漓、狼狈不堪戏剧性地活转来,转而马上追上老者念出师傅沙子龙的大名。这一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委实被作者老舍写得淋漓尽致。“沙子龙”的名声在小说的这个部分还原了旧中国江湖风云中帮主、老大哥这类形象的作用。因此作为“帮主”手下的人,在受到欺负时首先想到以名声狐假虎威,其次也是表现出依赖和依靠的关系。但其实联系其中的两重矛盾我们即可看出其中的幽默与戏谑。首先时过境迁,开头即谈到如今的时代已经不适宜江湖风云、武林争霸的世界存在,因此依旧以“帮主”思维去看待沙子龙显然是一大漏洞。一方面是王三胜作为年轻人不成熟看不清楚,另一方面他也有意地拒绝接受这个事实。这些讨论将会在后文展开。其次,“沙子龙”的名声本身就是他们这些徒弟经过添油加醋后发扬起来的。如前文,他们的愚笨之处就在于沙子龙可能完全没有那么厉害,但是他们却仍然愿意去相信沙子龙的权威和威望,这又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壮胆心理在鼓动,也是他们不愿意相信真实的人云亦云。这个讨论也将会在后文展开。

第四部分中,是情节最精彩,主题最鲜明,人物最丰富的部分。其中,人物方面主要是王三胜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刻画,情节方面主要是沙子龙将话题从武打转移到经营上巧妙设计,而主题则较上一部分的冲突上升了一个层面,着重体现了同是老年的沙子龙和老者的对比与冲突。首先是王三胜的人物刻画。这部分中王三胜的人物描写明显地从动作描写转移到心理描写上,而心理描写又侧重“急”这一特点进行刻画。“急”总体上体现在他急于复仇,因此他急于找沙子龙,急于思考沙子龙会不会同意打斗,急于激动老师,急于服从命令,急于看到成果。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这些都没有实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沙子龙的形象,他不急于比武,不急于表示,不急于传授甚至不急于名声和尊严。这个人物的对比是强烈的。但是从中老舍也暗暗埋下伏笔,沙子龙看的《封神演义》显然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的意象。《封神演义》是古代小说中表现各路英雄通过披荆斩棘最后功成名就的小说。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它构建的世界是理想的古代江湖世界;2.它体现的价值观是习武之人的价值观,即通过提升自己最终行侠仗义、功成名就;3.它所针对的思想是理想的、幻想的,在任何时间内都无法实现的,但给予人精神滋润和哺育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沙子龙的倾向是向往古代江湖世界的,也向往古代习武之人的理想和境界,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对于这种世界一去不复返的充分认识,在理性层面肯定了自己的向往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虽然在生活中无法身体力行,但是在闲暇中这份情怀却也成为他始终放不下的精神家园。第二个特点体现在孙老者和沙子龙一来一回的九次交锋中,老舍在语言锤炼上极其考究,可谓是将这十次交锋中,沙子龙态度的坚硬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一次交锋中他抢下话头希望通过提前沟通打消其余的争辩;第二次交锋他选择不回应老者的挑战请求,岔开话题仍旧希望通过让徒弟简单地把事情解决了;第三次交锋当谈到徒弟的时候,沙子龙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徒弟,也就间接否认了自己想在武林中建立门派、逐步发展的理想,进一步将话头转向食物;第四次老者拒绝以这种方式了了也体现了老者的习武梦之深刻,而沙子龙仍执意想了了;第五次老者再次提出要对抗的请求,此时沙子龙第一次正面回答,用借口解释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第六次老者退让一步,但仍不松口,以学习名义让沙子龙传授一下,沙子龙又以没练了为借口辞掉,将话头转向留宿;第七次老者直接上手展示自己,沙子龙也只是积极地回应了他的功夫之厉害;第八次老者再次要求沙子龙教自己,但是沙子龙所自己入土也不教;第九次老者与沙子龙正面言简意赅地确认,沙子龙正面回应自己不教;第十次老者告辞离开,沙子龙还劝说他继续吃饭。这十次的交锋展现了沙子龙执意退出江湖的决心,其中也让读者感受到他背后的苍凉。因为时代变迁,自己的理想不得以实现,自己的所爱枪法不得以传承,自己的同道中人不得以相认。此时,其中极大的“智”和极大的“悲”都体现地酣畅淋漓。

第五部分中,主要交代整个事件的后续,提供了耐人寻味的内容。徒弟最后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沙子龙的名声渐渐被遗忘,老者的名声又起来。最后一段中,沙子龙的熟练和对武器的爱护体现了他的向往,与文章多处内容相照应;他的情感也由“叹一口气”的不甘和回忆转到“微微一笑”的释然和解脱。

在原文情节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归纳和总结得出“典型性”的体现。小说在情节设计上详略得当,五个部分寥寥几句内容丰富,属于短小;小说在人物描写上词汇简单、句式间接,属于短小。小说在主题刻画上处处伏笔,处处照应,属于精悍;小说在人物精神上由点见面、由浅见深,属于精悍。因此这篇小说具有“短篇小说的典型”这一特点。

进一步,展开其中主题和思想,尝试分析其在时间跨度上的意义和价值,即论述它具有跨时代意义价值的特点。《断魂枪》通过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表现深刻的思想矛盾。小说中总体的展现形式是刻画时代中的“智”者的形象,具体到小说中,最接近“智”者的形象就是沙子龙。进一步通过其他人的“愚”展示出他的“智”。但作者想要传递这种对于“智”的追求并不是有极性的,即在“智”者与“愚”者之间的轴线是不存在的,即不存在最高的“智”者和最低的“智”者,只存在较高的“智”者和较低的“智”者。因此这种思想是动态的。那么在文中,这一思想体现在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或人物群体,特别是“王三胜”为代表的群体和“孙老者”及他可能暗示的一类群体。进一步,这一思想的动态性体现在作者故事情节的顺序上,即第一阶段(这里指前文的第三部分)读者只读到“王三胜”为代表的群体和“孙老者”所代表的群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即“孙老者”相较于“王三胜”是“智”者。但是随即进入第二阶段(这里指前文的第四部分)读者读到“孙老者”和“沙子龙”的关系比较,即“沙子龙”相较于“孙老者”是“智”者。因此,这一思想具有动态性。

再接着,小说特定背景下,较“智”者具有的特性可以总结为清醒地认识到时代的限制和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平衡点,具体而言,即古代的武林江湖必将一去不返,而执着于武林江湖梦一定失望痛苦。再联系小说人物描写,“沙子龙”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情况,因此在与“孙老者”交谈中坚持不再动武且坚持自己没有徒弟,即不立门派、不通武艺,同时也尽量帮助自己的徒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时代的限制;而“沙子龙”武侠世界和梦想这一需要则依靠创造自己的世界,在绝对不牵涉外人的情况下进行,即夜晚在房中练武和阅读《封神演义》等武侠小说。而“孙老者”则在认识时代限制上有所欠缺,在诱惑和劝说下选择重回武林、学习武术。从人物之间的影响层面来看,这样的表现也体现了孙老者不如沙子龙那样考虑到自身应该帮助青年人更清醒地认识这个时代。所以可以引申为小说中的较“智”者也有较“爱”者的特点,即“智”者所持有的观念更加具备“大爱”,而非拘泥于解决自己的需要。“王三胜”则既不满足认识到时代的限制,也不满足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因此延伸出他不仅拘泥于“小爱”,并且还会通过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即体现在将出事的责任推诿给沙子龙。

通过分析比较上述的三类人物类型产生区别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思考作者安排材料的合理性。“沙子龙”和“孙老者”都属于生活在古代和近代的人物,即亲历过两个时代,感受过两个时代的变化,在小说中表现为他们年纪偏大。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具备判断自身行为是否符合上述平衡点的能力,因此他们的表现直接反映了他们对于平衡点的认识,即他们可以认识到时代局限和自身需要。而年龄偏大的特征在小说中同样造成了另外一个特点的产生,即他们本身能力强、信念深、经验足,换言之武功高强、精通武功精神和礼仪、对多种武功技巧心知肚明。而“王三胜”属于生活在近代的人物,且不了解古代。因此他没有亲历过古代,也无法感受到这两个时代的变化,在小说中表现为他为代表的人群年纪偏小。这样的特点使他们不具备判断自身行为是否符合上述平衡点的能力,因此他们的表现不完全反映他们对于平衡点的认识,而部分反映出他们受到的影响或者处在不定性的探索的过程中。而年纪偏小的特征在小说中也同样造成了另外一个特点的产生,即他们能力弱、信念浅、经验弱,换言之武功差、没礼貌没尊严、容易依附于他们。因此“王三胜”为代表的一类人较之前者在小说呈现的阶段中更加难以成为“智”者,需要受到更好的引导和更多自我的尝试。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最终理解“生命是闹着玩,事事显出如此;从前我这么想过,现在我懂得了。”这句题摘的含义,即在人生的进程中,总会有许多的转角处让我们能够成为那个较“智”者与过去的自己告别。而小说中刻画的三类人也可以视为人生进程中的三个阶段:懵懵懂懂勇于尝试、执着守己敢于挑战和后退一步海阔天空。这部小说的内容是任何时间段的读者都要经历的联系点:1.人生境界的三个阶段;2.面对环境改变如何找到平衡点;3.精神家园和现实生活合作培养热情。后二者在小说中体现为沙子龙的理解和做法。放在今天,人生不同阶段的人会对这部作品有不同的解读;环境的改变如政治上中国与美国、思想上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这些变化都是需要在今天进一步找到平衡点的;而精神家园的丰富则是在面对无论总体上人类的焦虑还是短期内情绪的不稳定都能够不激进,找到合适的方法和动力。

综上所述,《断魂枪》能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典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