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治验摭拾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方由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组成。仲景用治太阳蓄水证,方中二苓、泽泻利水,有导水下行通于小便之功。白术健脾并能输转水精,协助苓泽利水。桂枝外解未尽之表邪,内通膀胱之气化,俾膀胱水津得以通调,外则输布于肌表,内则温化上中下三焦之水气,对体内水液代谢起到调节作用,故本方具有化气利水,疏通表里之功效。余通过复习《伤寒论》原文并学习名宿运用本方经验,认为本方的效用是多维的,凡肌体各部之“蓄水”(水液代谢失常)疾病,运用本方均有较好疗效。现举治验数则,以就正于同仁。
1、眩晕
林某某,女,44岁,1989年4月4日诊。
患眩晕数年,近半年来病情逐渐加重,每以午后为甚,自觉天旋地转,如坐舟中。曾服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诸方及西药数十剂,而眩晕如故。
刻诊:面色黎黑,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头脑沉重,昏蒙不清。动辄眩晕更甚,并干哕欲吐,必静卧片时,始觉晕减哕息。伴耳鸣心悸,口燥欲饮,然饮水不多,脐腹悸动,小便频少,,手指发胀,午后跗现微肿,舌淡苔白,根稍厚腻,脉象沉细弦缓。证属膀胱气化不利,中焦“蓄水”,水饮上逆所致。治宜化气利水,温胃降逆。拟五苓散合小半夏汤治之。
茯苓15g 猪苓10g 泽泻12g 焦白术12g 桂枝12g 半夏10g 生姜20g水煎温服。
一剂病减,二剂病除。
按:头为诸阳之会,只受得清气之温养,受不得浊气之干扰。若气不化津,水饮内蓄,清阳受阻,浊阴上泛,则会出现头目晕眩,泛恶干哕诸症。本方化气行水,合小半夏汤以增降逆化饮之力,水行逆降,清阳得以复升,眩晕等症自可刈除。
2、泪出不止
蒋姓女,43岁,1989年5月4日诊。
患者无故流泪十余年,近三年来逐渐加重,每以午后为甚,泪水盈眶,潸潸长流不止,眼前之物若隔纱而视,渐致视力下降,遍尝诸药,殊无寸功。
查患者双目血丝淡红,,而以上方气轮为多,额及两颊呈现多处黧斑。伴身倦易疲嗜寐,四肢沉重,手指发胀,口干欲热饮而不多,舌淡苔薄黄腻,脉搏弦缓。此乃决渎失畅,水津不能循其常道输布代谢,停蓄泪囊,是以夺眶而出也。治宜疏理三焦,俾水津复归于水道,则眼泪自止。拟五苓散加味投之。
桂枝9g 茯苓12g 白术10g 猪苓10g 泽泻15g 菊花10g 车前子10g(包煎) 水煎取药汁,趁热先熏双眼,候温服下。
连进两剂眼泪遂止。但晨起时目眵遮睛,原方减桂枝为6g,菊花加至12g,另加桑叶15g。又进二剂遂痊。1991年秋患者曾因它病来诊,询其眼泪未再流。
按:无故泪溢,虽属小恙,然久流不止,每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泪在五液之中为肝之液,故泪溢之症,多从肝治。然而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而太阳又为寒水之经,若膀胱气化不利,每致太阳经气不通,水气不行而壅阻决渎,蓄积泪囊,满而自溢。午后属阴,水为阴邪旺于阴分,故泪溢以午后为甚。五苓散化气利水,通调水道,加菊花疏风明目,摄纳泪液;车前子利水通窍,收泪明目,《药性赋》云:“车前子利小便兮,尤能明目。”诸药合用则三焦通利,水津归壑,泪水何能夺眶而出。
又,余曾用本方试治疗几例青少年假性近视,服药3—5剂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交肠症
严小平,女,4月,1967年8月10日诊。
患儿系第二胎,于1967年4月16日足月顺产。数日后换襁时,偶见患儿尿窍有稀溏黄色粪便溢出,家人悉感惊异,四处求医,咸云未见此证,乃来求治于先父在中公。
观患儿面色微黄,肌肉松弛,大便每日三四次,每次大便均有少量稀便自尿窍溢出。前后所出粪便均为淡黄色,质地稀溏,解便时患儿无痛苦表情。平时小便稀少,色微黄而浑。食眠未见异常,舌质偏淡,苔白根厚,指纹沉滞微红。此即古人所谓之“交肠症”也。拟五苓散加味治之。
桂枝2钱(6g) 白术2钱(6g) 猪苓2钱(6g) 茯苓2钱(6g) 泽泻3钱(9g) 黄芪3钱(9g) 当归2钱(6g) 蚕蛾6个 水煎频频与服。
一剂尿窍出粪少,小便增多,连进三剂,二便各归其道。后发育正常,未再发生二便易位现象。
按:此例病案系录存先父在中公之治验。“交肠症”,即妇女大小便易位而出,颇为罕见。先父认为致病之因,良由胎孕之际,母体感受湿热之邪,内传胎胞,蕴积日久,化热腐肉,破肠穿脬,故见大便从尿窍而出。五苓散利小便而实大便,大便实,自难漏入脬中,从尿窍而出了。加入归芪双补气血,以利肠脬破口生新,蚕蛾功擅敛疮生肌,与归芪配合更能促使破损加速修复。全方标本兼治,故能立起怪症。
4、定时尿频
李某某,男,6岁,1989年8月7日诊。
患儿定时尿频,以有年余。每于午后至傍晚,小便频急难忍。恒数分钟至10余分钟即欲小便一次,稍忍则尿溢湿裤,每次小便量少色清,淋涩不畅,余沥难尽,并无痛苦。而夜间寐后及午前半日,则小便一如常人。伴口渴喜饮,但所饮不多,食眠正常,余无所苦。舌质骗淡,根部薄白腻苔,脉弦缓,重按无力。前医已从清利湿热,益气摄津,温肾缩尿等方面论治,均未获效,乃从膀胱气化不及,水津失约,下窍不利论治,拟用五苓散加味治之。
肉桂8g(后下) 白术6g 茯苓6g 猪苓5g 泽泻6g 车前子6g(包煎)水煎,于午后连服二次。
药进一剂,午后尿频大减,约一小时左右方解一次,且能稍忍片时而尿不溢出。原方再进一剂,小便遂趋正常。
按: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膀胱气化不及,则小便不利。而膀胱气化之健全,实赖肾气之蒸化不息。患儿何以独于午后至傍晚,出现小便频急淋涩难尽?盖人身气血,申酉二时流注膀、肾二经,此时气血壅滞于斯,气化功能益显不及,故尔小便频急不畅。尿涩,亦因气化不及,尿窍不能全启所致:口渴,乃因津不化气,上达口腔之故。方中用肉桂易桂枝以温化膀、肾二经,助其气化,加滑石、车前仁利窍通涩。药虽二剂,恰中肯綮,故能取得满意疗效。
5、疝气
易某某,男,40岁,1968年9月14日诊。
患者于半年前突患疝气,经某医院手术获愈。今年8月下旬某夜,天热露宿庭院,夜半后即觉小腹冷痛,攻冲走窜,继而气奔阴囊而疝肿复作。服药数剂,疼痛稍缓,疝肿不消,因畏再次手术,乃迎余诊治。观其疝肿,大如小碗,长如大茄,皮色光亮,布有青筋,痛引少腹。扪之清冷,按之顽硬而痛剧,阴茎萎缩。腹中时而汩汩肠鸣,纳谷呆滞,小便短黄,舌淡苔白润,脉沉弦而缓。证属水疝,乃寒凝气滞,水蓄阴囊所致。治当温阳利水,化气止痛。投五苓散加味。
肉桂9g 白术12g 茯苓15g 猪苓12g 泽泻15g 橘核9g 荔核9g 小茴9g 水煎于饭前温服,并炒盐一碗,布包热熨小腹及前阴。
热盐熨后,连得矢气,疼痛逐渐缓解。服药约一小时,小便开始增多,次日疝肿消退过半,但重按仍觉疼痛,原方再进一剂,诸症遂除。
按:患者秋夜庭院露宿,为深夜寒气所袭,以致阳为阴遏,水湿内停,下注阴囊,俾肝经气滞不行,发为水疝,阴囊肿大晶莹,上下攻冲胀痛。本方温阳化气,利水渗湿,颇为对证,然无疏肝行气之力,故于方中加入荔枝核,橘核、小茴以疏肝行气,消疝止痛,且气行水亦行,利于积水迅速消散。桂枝偏于行上,故易为肉桂,功专行下而温散肝肾之寒凝。外用食盐热熨,以加强散寒止痛之力,如此标本兼顾,内外并施,是以收效甚速。
吴某,男。7岁,住岳池县乔家镇。2004年3月29日初诊。
患儿两岁时出现右侧狐疝,立则出,卧则入,平时偏坠较小,或因感冒则疝气大发而疼痛剧烈。近年来因发日频,乃于去年7月经某医院手术治疗获愈。今年3月27日又因偶感风寒引发疝气,在当地治疗,经服西药(不详)并输液二日,疝痛有增无减,前医欲以手法回收疝肿,然手辄扪之,儿即嚎呼。医苦无良策而退让高明。因患儿去年手术耗资颇多,时仅数月,而复发尤剧,儿父母对再次手术已失信心。后经其戚介绍,于3月29日晚专程来我所求治中医。
观患儿面色晦暗,形容憔悴,呈痛苦面容,呻吟不已,声低无力。一鸭蛋大小疝核,嵌于患儿右侧腹股沟至阴囊间,囊冷皮急光亮,结硬如石,推之不移,按之痛甚。腹胀如鼓,腹痛随气窜攻冲,上下左右移动,时缓时剧。口渴频饮,水入即吐。两日来未进食物,二便两日未通。舌淡而胖,苔白厚腻。脉弦滑。据脉症分析,证属水疝,乃寒湿阻滞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当温化寒湿,行气止痛,投五苓散加味治之。
桂枝10g 白术10g 茯苓10g 泽泻15g 乌药10g 荔枝核10g 橘核10g 伏龙肝(包煎)50g 生姜汁(兑服) 水煎少量频服。
时天色已晚,病儿与其父母宿于县城亲戚家。次日上午,儿母来告:昨晚服药约一小时后,口渴便止,得噫气10余次,腹胀渐软,腹痛渐止,疝核变软而小,旋回入腹中,随后又泻下水样大便三次,量多而臭,乃安然入睡。今晨索食两碗,现正与亲戚家小孩玩耍云云。
此后以补中益气汤加乌药、荔枝核、橘核、葫芦巴、龙牡,调补善后。
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指出:小儿疝气“多因先天不足,本脏虚弱,复因外感风寒,内食生冷,寒邪凝滞而成者有之;或因湿热郁于中,复被寒邪束于外,外邪乘虚并于血队,流入厥阴,厥阴属肝,其性急速,故牵引睾丸,少腹绞痛也。”此儿身体素虚,罹疝数年,遂经手术短暂获愈,然正气未复,是以感寒即发。又经前医大量输液,反增寒湿内蓄,因而病情加重,出现腹部膨隆,疝痛不已的危急证候。水湿内阻,津不化气,则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不通。故选五苓散温通寒湿,化气利水;合乌药、荔枝核、橘核,以行气止痛;伏龙肝、生姜汁以止呕,且伏龙肝能温中镇水,生姜能辛散水饮。因而一服辄效。现代医学认为,疝气为病,系小肠下滑,嵌顿于阴囊之中所致。此亦中气下陷之表现也,故病愈后连进补中益气汤,以复其正,正气健旺,何患小肠下嵌囊中而疝气复发?
6、水臌
陈某某,男,3岁,1989年5月28日诊。
其母代述:患儿于一月前因过食生冷,而染“急性胃肠炎”,经住院治疗二日,吐泻止而出院。数日后渐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经服中西药治疗近一月,病情有增无减,乃来求治。
查患儿面色萎黄,精神疲惫,烦躁不安,气息微促,腹部膨隆如鼓,过脐腹围达57cm,扣之空空有声,腹皮绷急,胀满拒按,时闻腹中汩汩作响。近三日饭食未进,唯口渴特甚,饮不解渴,恒数分钟即索饮半碗,小便频急,十余分钟小解一次,量少色黄,滞涩不畅,甚至涓涓数滴又止,大便三日未行,舌质正常,苔白根厚腻,指纹淡红,脉来细紧略数。证属水臌。乃脾虚水津不布,膀胱气化不行,水湿停蓄中焦所致。急则治其标,拟五苓散加味,温阳化气,利水消臌。
桂枝7g 白术7g 茯苓8g 猪苓8g 泽泻10g 滑石15g 杏仁6g 厚朴6g 黑丑10g(炒熟研为细末,分为三次兑服)水煎温服。
5月30日二诊:服前方后,尿量大增,畅通无滞涩之苦,并解清稀大便二次,量多色黄褐,口渴顿减。腹软可按,腹围减至52cm,知饥索食,始余下地玩耍。效不更方,原方续进一剂。
至6月1日三诊时,又已泻下清稀粘腻粪便三次,尿仍清长,腹已消至正常,饮食有增,精神转佳。乃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脾养胃,以善其后。半年后随访,患儿发育良好。
按:患儿因过食生冷,损伤脾胃,又经吐下,中阳益亏,以致运化失职,水湿内阻。水不化气,津不上达,则口渴频饮;气化不及州都,则小便不利;水蓄中焦,气滞水溢而发为水臌。脾虚湿困,神倦而不思饮食,方取五苓散化气利水,加滑石利窍通淋,厚朴理气宽中,杏仁肃降肺气,以开水之上源;黑丑逐水通便。使“蓄水”速趋下达,由二便而出。诸药合用,三焦通,气机畅,水湿利,脾困解,鼓胀焉不消乎?末以香砂六君加减,健脾益气,培本固中,以度复发。
7、滞颐
邓某某,男,11岁,1990年4月16日诊。
其母代述:患儿出生不久 即见口角流涎,源源不断,如注如涌,至今不已,11年来,辗转求医,耗资颇多,苦无疗效。
查患儿发育欠佳,面色萎黄,语言迟钝,口角流涎清澈,梢有腥气,口角及颏下,均为流涎渍烂,津津嫩红。伴心烦口渴,纳少艰化,小便短黄,大便稀溏日二三次。晨起面部微浮,午后足跗微浮。舌淡苔水黄,根部厚腻,脉象细弦无力。综观脉症,当属三焦不利,水滞不行,湿困脾虚。治宜疏利三焦,崇土制水,投五苓散合理中汤加减治之。
桂枝6g 白术9g 茯苓9g 猪苓8g 泽泻10g 党参8g 干姜6g 智仁6g黄芩5g 黄连3g 炙甘草3g 水煎温服。
一剂涎减,遂于上方加减共进8剂,诸症告愈,后未复发。
按:小儿滞颐,多因脾胃虚寒,不能摄纳水津;或脾胃湿热壅滞,上蒸于口所致。本例滞颐,乃因脾虚湿困,三焦不利,膀胱气化失司,水津不行常道输布代谢,停蓄脾胃,致使脾虚不能制水,上泛于口;且湿滞中焦,日久化热,故见心烦口渴,流涎腥臭,口角颏下湿烂。湿困脾虚,运化失健,故纳少艰化,大便稀溏。方用五苓散化气行水,通利三焦,则中焦“蓄水”得以下行排泄;合理中汤益气温中,培土制水,脾健则可杜湿复生。加智仁摄津止涎,佐芩、连清泻胃中标热。如此标本兼顾,方颇对证,故能8剂而愈11年之顽疾。
8、经行浮肿
游某某,女,35岁,1989年5月4日诊。
主诉:每值经水将至即见颜面浮肿,渐次延及腰腹、下肢,经净七八日后,始由上至下消退,已历六月。
来诊时适值经期,见其面色黯黄而微浮,下肢作胀,踝骨以下为甚,按之凹陷,良久乃起。自觉面肌绷急,腰腹如绳索紧缠,且清冷喜温。月经周期正常,经期5—6日,经色初见紫暗,后则淡红,量多无块,无腹痛,唯腰胀,身体困重,倦怠易疲,口淡乏味,纳谷不馨,小便短少。半年来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而润,脉象沉缓无力。脉症合参,证属湿犯胞脉,壅遏气血,水津湿于运化所致。治宜温阳利水,燥湿健脾,拟五苓散合异功散加减投之。
桂枝10g 茯苓2g 白术12g 猪苓10g 泽泻15g 党参12g 陈皮10g 当归10g 赤小豆15g 生姜12g 水煎温服。
上方二剂后,肿消纳复,余症亦除,为防复发,又进二剂。一年后因感冒来诊,询之经期浮肿未再复发。
按:经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患者脾胃素虚,又为寒湿所侵,伤及冲、任、胞脉。且经水将潮,血壅胞脉,阻滞气机,水津输布受阻,必溢于肌肤;经水既通,而正气必虚,阳气不运,水湿不化,亦必溢于肌肤,是以每见经期浮肿。经后七八日正气渐复,经隧渐通,水津输布亦转正常,故肿胀自消。本方用五苓散温阳利水,治肿胀之标;异功散益气健脾,培中虚之本;辅以当归、赤小豆养血活血而助苓、泽利水;生姜辛散水气,温中开胃。全方标本同治,补泻兼施,药颇对证,故收速效。
本文转载自https://user.qzone.qq.com/1141180094/blog/139470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