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卖房救狼,让他重返狼群,10年之后还好吗?
11年前因为养大一匹狼的传奇经历
李微漪有了“中国第一狼女”标签
如今围观的人潮退去
人和狼又一次重逢了
接受采访前,因为前一天剪片子熬到深夜,李微漪希望能推迟半小时,先放她喝口茶、缓个神。
等聊起过去的故事,这位过了而立之年的女生依然不厌其烦地描述细节,兴起时,甚至隔着电话给我学了声狼嚎,让人吃惊。
可能很多人还记得,这个成都姑娘穿藏服扎马尾的一幕,她双眸清澈,在漫天飞雪的若尔盖大草原,怀抱狼儿子格林,遥望远方。
如果11年前有“网红”的概念,李微漪应该是很特别的那一个。
2010年,她和好友亦风卖房、卖工作室,将一头养大的狼带回到狼群,10年过去了,现在格林11岁了,她还单身。
狼最长寿命可以达到20年,但是野生狼因为生活环境恶劣,遭遇掏窝,平均寿命只有8年。这些年,无数人关心着格林的命运,他多次被传死了,被抓了。
去年,李微漪一直推动的若尔盖首个狼生态保护监测站终于挂牌,她摸着匾牌流泪:“十年了,这条路真的走的好难”。
那一天,她还在草原上重逢了儿子格林,他已经变成了老头子,一人一狼并没有像故事片里那样,冲过来拥抱亲舔,而是平淡、长久地相望.....
01
“他是野生动物
你为什么要把他带回城市”
前不久,优酷推出《重返狼群10周年纪念版》,原先1700个小时的视频素材被剪辑成10集,是电影版的未删节版,又加上10年后与格林重逢的故事。书里被读者反复询问的细节都有了真实的画面。
2017年第一部《重返狼群》的纪录片上映时,不喜欢的人吐槽成片粗糙、 剪辑不专业,过度煽情……
但这并没妨碍它成为豆瓣当年最好的纪录片之一,拿下8.3高分,有人评价:“这是不可能再有的片子”。
故事的开始完全是个意外。画家李微漪去若尔盖草原写生,听到藏民讲起一只被逮住的狼王,非常凶猛,竟然选择咬断自己一只腿逃生。
但到最后他也没跑脱,狼皮被人剥下来当“勋章”挂了起来。
狼是忠诚的伴侣,绝大多数会终生相伴。母狼每晚都到牧民门口嚎叫,发现狼王死了,直接吃下毒饵殉情自杀了,剩下一窝嗷嗷待哺的幼崽。
原本这是一个动物世界的残酷故事,大多数人也只会当个故事听。但李微漪却不忍心,动身去寻狼崽,3天后,她找到狼窝,只剩下一只小狼了。
草原上没有救治的条件,也没有动物救治机构,如果扔下这只小狼,等待他的命运可以预测。
李微漪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将小狼带回成都抚养,当时好友亦风劝她,那可不是狗,是一只狼啊,况且他长大了怎么办,后续是一系列问题…….
20多岁的女孩很果断,准备先救活了再说,“人这一辈子是很多事情,想不清楚的,可能你救或者不救都是错的,别让他死了。”她说。
后来的岁月里,对于为什么要带狼回城市这个问题,李微漪解释过很多很多遍。
一次在深圳大学路演,有男生直接站起来质疑李微漪,“他是野生动物,你为什么要把他带回城市?”。
直到今天聊起,李微漪都毫不避讳地承认将野生动物带城市是一种矛盾,甚至是违法的做法,“只能说结果是好的,所以人们也能原谅那种不得已”。
小狼叫做格林,取green的谐音,是希望他能记住生命里草原的颜色。
李微漪和亦风陪伴的镜头里,你也会发现这只小狼和我们印象里那个狠角色好像不同,带点“人味”,甚至比人更高级。
他的技能是天赋的,意外掉到池塘里,天生就会游泳,而且泳姿极漂亮。
他异常的聪明,两个月大时,格林已经会开电视,用遥控器换台,跟着纪录片学狼嚎,学捕鱼。
他还敏感多情,看悲情戏,晚上会鬼哭狼嚎,这时候需要换台,用新闻联播镇压。
但同时淘气起来他也和小孩没什么两样,破坏力极强,把家里电线咬坏一根又一根。
他只除了一点和人不一样,那就是对自由的无比执着,坚决不肯戴狗项圈,表现出对草地、蓝天无限地向往、欢腾。
当格林终于忍受不了困在钢筋水泥的楼房里,从家里跑出去了,李微漪和亦风才认识到了问题严重性。
02
有人卖房卖工作室救他
也有人在杀他们
格林很快被找回来,但抚养一只狼不仅需要承担非议的勇气,摆在两个人面前的是更现实的问题。
他们心有余悸,商量之下,决定送去动物园,等真正站到狼区前,几乎立刻放弃了。
不足5平米的玻璃牢,关着唯一一只毛鬃稀疏老狼,它缺了一只耳朵,厚重的玻璃房上全是抓痕。用李微漪的话来说,那不叫活着,只是不死而已。
游客拍弄玻璃引狼
没有专业机构收留,又不能在饲养在小区,冒然放生,这一只小狼早已丧失了草原生存的本领。
亚洲动物保护组织愿意出手帮助,但李微漪和亦风心理上根本不能接受送格林出国,“格林是中国狼,中国人自己都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物种么?”
之后李微漪索性卖掉了房子,亦风卖了自己的数字影像工作室,他们买了越野车、摄像机、照相机、超长焦镜头、太阳能等各种设备,重新回到了若尔盖。
这一次,李微漪准备像真正的狼妈一样,一步步重新教会格林莽莽荒原的生存法则。
广袤无垠的草原上,她亲自趴在草地上,围堵着兔洞洞口,教格林捕猎技巧。
在气温-15摄氏度的寒冬里,她和亦风深入狼渡滩,寻找狼群、忍冻挨饿。
大家日常看她穿的藏族服饰,也是因为出于保护自己, “野生动物对当地人戒备心不太重。”
没想到在大草原处处小心翼翼,野生动物们没有带来危险,人祸先来了。
有牧民以格林吃了自家十几头羊为理由,强行要将他带走。李微漪坚决不同意,说狼是国家二级动物,不属于任何人。
就在扬言要报警时,牧民已经拿出打狗棒要逮住格林。李微漪急忙大喊格林快跑,之后几乎是哭腔教育格林“遇见任何人都要跑,随便什么人”。
李微漪的担心绝不是过激。不远处几十公里的若尔盖县城,就有店铺竖着招牌大张旗鼓地卖狼牙,桌上堆积成山的狼皮,全部都是从狼头皮整片扒下来。
整整620张狼皮拼成的大氅
我国曾是狼种群数量最大国家之一,但随着家畜家禽挤压以及盗猎问题,野生狼遭到大范围捕杀,在当时,相对集中的区域若尔盖只剩下100多只。
但狼并非我们想象的可怕,他也是充满人性的生物,为了食物,他凶狠残暴,但为了感情,他又宁可自己忍耐挨饿。
在冬季大雪封山,食物缺乏的草原上,格林为李微漪、亦风捉来野兔,“格林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杀戮,人则是为了利益”。
直到最后,成功回到狼群的格林也没等来一个完美的童话结局———格林的3个孩子,一只一只死在了人类手中,仅剩一个女儿。
其中最大的孩子叫做双截棍,因为他的尾巴有一半是黄色的,有一半是黑色的,李微漪发现他残骸时,脖子上还套着铁丝圈。
李微漪对那一幕印象极深:“他是用自己生命最后一点力量回家,把呼吸留在了狼山,最后死在那儿”。她说。
李微漪和双截棍的雕塑
03
草原的野生动物开始成为主角
格林回归大草原后,李微漪出于对孩子的思念,将经历写进了书里,出版了《重返狼群》一书。
书得到关注,格林作为一只狼的命运牵动了很多人的心。网上的读者会一直向李微漪传来“格林被抓了、格林被打死了”各种消息。
虽然最后证实那些都不是格林,但消息已经打乱了她的心。2013年她决定重新回到草原,去记录更多野生动物们。
当时若尔盖大草原已有了人间净土的模样,连绵的群山、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美得宛如一幅画卷。
令李微漪印象深刻的是一对黑颈鹤的故事。这类鹤身高腿长、体态优雅,有着“高原仙子”之称。
一场大暴雨冲毁了他们的家,两个鹤不吃不喝,淋着雨保护着两枚鹤蛋,最后他们保护的孩子只有一枚孵出来了。
李微漪是眼看着小鹤长大,直到草原上不速之客闯了进来, “游客为了拍照片发朋友圈,不停地去追撵黑颈鹤。我们阻止不了,鹤爸鹤妈因为小鹤飞不起来,只能奔跑着,保护小鹤。”
在人们不停地追辇中,小鹤折断了鹤腿。等到十一国庆节过了,人群都散了,侥幸躲过天灾出生的小鹤终于还是扑倒在水边,死了。
这些故事被写进《重返狼群2》,这一次李微漪不仅关注格林,还将眼光放到了整个若尔盖草原。
从2010年开始,往后的3年、5年、8年......在李微漪每个阶段的努力下,野生动物们的情况慢慢变好起来。
2013年,若尔盖草原实行村村通公路政策,为了吸引游客,公路要一直修到动物栖息的核心区,最后通过李微漪的不断反映,计划才被搁浅。
等到2017年纪录片上映,格林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去年,若尔盖首个狼生态保护监测站终于挂牌。经过普查,当地区域狼种群已经恢复到200只。
保护站建立了观察台和救助站,配有专门的巡护员,长期巡护草原,狼或者野生动物们受伤了,也会有地方进行专业治疗,不用再面临把狼带回城市收养的困境。
这些年,李微漪一直从事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工作,有人曾问,格林的故事已经完结了,为什么她还要写,还要做纪录片。
她说:“我关注的从来不止是一只小狼的命运,毕竟无论是狼还是人,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
正如她问过狼图腾作者姜戎的那个问题,曾经草原有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的狼群,真的有那么壮观么,有过那么多野生动物吗?不过才40年的时间。
姜戎告诉她,也许再过40年,不,也许再过10年就会有人问你同样的问题。
“所以我在拼命记录,拼命写下来,我们希望能够阻止那种草原的消失。”李微漪说。
对生命的尊重,多年坚守的星火,我想这才是李微漪为什么愿意将那过去的故事一遍遍说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