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的人,都在等着这群雪橇犬救命……

按上图操作,每天都可以看到推文噢!

说起哈士奇

你我的脑海中

都缓缓浮现出两个字

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是这样的……

无语.jpg

然而,你可知道,在1925年,有一群雪橇犬拯救了一个村子的人!这群雪橇犬的两只领头犬,就是哈!士!奇!

今天,小汪就来跟你扒一扒这两只“哈士奇之光”。

上个世纪80年代,在谢尔本博物馆干活的一个木匠在馆内留意到了一个哈士奇标本。

他这个人非常喜欢雪橇犬,于是乎决定扒一扒这只放在博物馆里的哈士奇有啥大名头。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来这只平平无奇的哈士奇,曾带领它的雪橇犬队伍完成了1925年血清拉力赛(the Great Race of Mercy)中最长、最艰难的的那段路程。

它的名字,叫多哥。

漫长寒冬中的离奇死亡病例

1924年12月,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只有约1400人的诺姆小镇像以往一样处于长达7个月的冬季。

维多利亚港早已冰封,天寒地冻下其他交通工具也难以通行。在春天到来前,这座小镇都仿佛与世隔绝了一样。

然而,一名只有两岁的爱斯基摩小男孩觉得咽喉不适,结果在就诊的第二天就离奇死亡。此时开始,诺姆小镇进入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惊险战疫。

小镇里只有一位医生——柯蒂斯·韦尔奇,他已经在此从医18年,他怀疑小男孩得的是白喉病,一种会导致窒息的可怕的传染病。但是他并不确定。

一个月后,他在为另一个喉咙不适的小男孩看诊时,确定这个可怕的呼吸道传染病真的来到了这个小镇。

接下来的日子里,接二连三的小孩子以同样的症状去世,医生虽然知道病因,但因为没有抗毒素血清,即使神医来了也束手无策。

医生预料到,如果一直这么下去,整座小镇的人都看不到明年春天的景色。他不断向外发送电报,得知最近的血清也有900多英里的距离。

肩负起全镇生死的雪橇犬接力赛

在这个被冰雪包围的小镇,冬日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雪橇犬拉的雪橇。

在没有办法也要想办法的情况下,诺姆镇的卫生委最后只能采用古老运输方式——雪橇犬接力。

沿途各个镇在最快的时间内组建了一支由150多只雪橇犬、20名队长组成的队伍,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接力赛。

1925年1月27日23点,第一棒出发,由队长比尔带领。当他把血清交给第二棒队长格林时,气温在-62℃,9只雪橇犬队伍里有3只汪汪受伤,其中2只最终去世。

随后一棒接一棒,经过16位队长的接力,仅仅4天时间就运送了大部分路程,队长们都不同程度受伤,雪橇犬的死亡数量更是让人心痛的多。

至此,接力赛到了倒数第三段路程,也是最危险的路段,气温到达-85℃,他们需要翻越5000英里的山峰,且距离长达170英里。

在这段最危险的路程中,雪橇犬队伍里的领头犬,就是多哥。

多哥正是一只哈士奇,此时已经12岁,并不算年轻,但在当地是“狗中精英”,所以莱昂哈德队长毫不犹豫将其拉入队伍中。

途中他们翻越高山、跳进刺骨的冰水,汪汪队们“犬”不停蹄地一里狂奔,将血清交到了倒数最后一棒的队伍手上。

倒数第二棒由队长卡森带领,领头犬是哈士奇巴尔托。这就是第二只英雄哈士奇(据说这只哈士奇身上有狼的基因)。

最后一段路程也是风雪交加,他们在暴风雪下根本无法辨别方向,只能依靠巴尔托的爪子和嗅觉来匍匐前行。

此时小镇中确诊儿童已经达到了27个,而血清只够救活30个人。

于是这只队伍没有休息,一路狂奔,途中还经历了吓死个人的血清被吹走事件(幸好最后找回来了),甚至把原定的最后一棒的路程也跑了。

1925年2月2日5:30,卡森成功将血清交到韦尔奇医生的手上。

纪念英雄汪汪

这场生死接力赛,一开始人们预计需要15-20天时间,然而这只勇敢的队伍用了5天7个小时就完成了。

最后一段路程预计需要55小时,而巴尔托用20个小时就完成。

为了表彰这只狗狗对小镇的重大贡献,美国人民在纽约中心公园,给巴尔托塑了一座雕像。在今天,这所雕像仍摆放在显眼位置。

而巴尔托本狗,在死后遗体也同样被制成了标本,存放在克利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

两只狗狗相继离世后,他们的故事还没完,以它们的名字命名的电影《巴尔托》和《多哥》相继上映。

此外,到现在,诺姆小镇还会在每年3月举行当年的血清运输路线的竞赛,希望当地人民铭记这段由人和犬共同谱写的历史。

哈士奇们除了犯二的一面,

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雪橇犬啊!

所以,在你家二哈拆家的时候

多给点包容

人家可是能狂奔170英里的生物!

· END·

参考资料:电影原生、不能说的奇趣

图片来源:网络

宠物零食冻干桶
内含12种宠物零食
(鸡肉、鸭肉、奶酪、蛋等)
领取优惠券,价格更优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