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日记(6.18)
今天的主角是三个学生,一个是我班上的孩子,一个是我的孩子,一个是我。想要写一写这三个人,是觉得这三个人存在着某种共同点,没有思考好,暂且先记录。
我班上的一个孩子,网课期间,因为有妈妈的全程陪伴,学习状态不错。复课之后,也还是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不过,最近有些懈怠。
我问他:“要不要请妈妈来陪读?”他假装不在乎地说:“可以。”从神情可以看出,他心里装着百个不愿意。那当然,搁谁都不喜欢。但是他的不愿意不仅仅是觉得自己的面子过不去,他一定还会担心妈妈很没面子。因为,他是一个很贴心的男孩,总能把你交待的学习以外的事情办得很妥帖。
可是,他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反弹?
正想着这件事,收到孩子语文老师发来的图片。是孩子的作业,书写很随意,让同为老师的我也觉得很抓狂。瞬间,我的注意力从那个孩子身上拉回到了我的孩子身上。
书写马虎是一个信号,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没有和孩子交流,还真的很难判断。
我想起了自己。
疫情期间,报名了由张祖庆、阿牛三位老师组织的“卓越语文教师研修营”,这个研修营,围绕着“阅读、习作、品牌”三个关键词展开。为期俩月的培训中,不得不说我的表现真不够好。
我试图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可总是借口比原因多。梳理心路历程,能看出些端倪。从自我介绍开始,群里就呼啦啦地开始冒出了牛人。我真是有被这种阵势给吓到了,有些战战兢兢。在后面的学习中,甚至还产生了一种“你们牛,你们去”的想法,不断地把自己要求降低,再降低。
作业被肯定的次数也还是不少,但是感觉老师的神情都是淡淡的。虽然阿牛老师说:“大家都是成年人,我们需要得到肯定。但是,你不能把我们仨的肯定作为唯一标准。”可我依然心有芥蒂。
培训结业了,我真心觉得很惭愧,有点对不住研习费用。
这是三个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一个学生。至于为什么,我还没完全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