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沱川余氏宗族史
牌坊,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其外形主要是由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与“棂星门”演化而来的。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牌坊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朝。历代以来,徽州达官显宦层出不穷,因而,徽人为本乡颇有声望的仕宦或科考成功的举子所建造的牌坊,相对比较多,时至今日使之成为徽州“古建三绝”(民居、祠堂、牌坊)之一。不过,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明清时期,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极不容易的事,是由各级官府乃至最高统治者来控制的一种官方行为。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是被贡举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但各地官府是按朝廷的规定办事,因此建造牌坊的审批权实际上掌握在皇帝手中。至于想要以道德气节高尚、军功政绩卓著建造诸如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的人,要求就更加严格,须经当地官府查核事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或由皇帝特殊眷顾直接封赠,方允许建造。如果能获得皇帝的恩旨建造牌坊,对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殊荣。
根据民国《婺源县志》的记载,民国九年(公元 1920 年)时,沱川共有明清两代所建的功名牌坊、官宦功德牌坊 9 座。它们分别是: 旌表给事中余懋学、余懋孳的“兄弟黄门坊”; 旌表赠侍郎余垒、余世儒和尚书余懋学的“科第貤恩坊”; 旌表知县余罃、知州余世儒、尚书余懋学、给事中余懋孳的“乡贤名宦坊”; 旌表工部尚书余懋学、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兄弟尚书坊”; 旌表赠御史余基、封御史余世安、御史余懋衡的“豸绣承恩坊”; 旌表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冢卿坊”; 旌表鸿胪寺卿余启元的“甲第清卿坊”; 旌表封布政使余时英、布政使余一龙的“天锡丝纶坊”;旌表授翰林院庶吉士余棐的“传胪坊”(另有一座旌表孝子余含章的“孝子坊”)。当年,仰望这些傲然屹立的座座牌坊,使人不能不对沱川余氏油然而生敬意。可惜的是,它们都早已经在社会的变革中毁灭了,昔日的辉煌,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然而,消失的不仅仅是牌坊,被历史化为尘埃的还有庙宇、庵寺等。旧时,在科学尚未昌明之前,或许乡民相信,神灵是可以为仪式所操纵、是可以通过对其作出某种许诺而让神灵屈从于自己使役的。为此,在传统时代,沱川余氏为了它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保佑村落共同体的平安吉祥,同时也为了安慰民众的心灵和心理上的需要,曾设置过许多功能不同的公共性建筑。如: 庙宇有“西风大圣庙”、“宗三舍人庙”、“西山关帝庙”和“忠烈庙”、“周王庙”、“五猖庙”等,庵寺有“黄荆源庵”、“云衢庵”、“普乘庵”、“东山寺”等。关帝庙奉祀的是关羽; 古时把关公(羽)作为能镇祛一切祸崇的伏魔大帝,可以保境安民,所以这类建筑是最贴近百姓生活、反映百姓愿望、为百姓日常所迫切需要的。忠烈庙奉祀的则是徽州最负盛名的地方神——汪华。按: 汪华是活跃于隋唐之际的地方割据势力,隋末兵燹,天下板荡,他被众人拥戴,攻取了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保障地方,自称“吴王”; 并于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归顺唐朝,持节总管六州军事,授歙州刺史,位上柱国,封“越国公”。死后谥号“忠烈王”,乡人为之立祠崇祀,称“越国公汪王神”,俗称“汪公大帝”。元代礼部尚书汪泽民(婺源浮溪人)有诗曰:“绵帆忘返干戈起,天产英雄定六州。唐诰表忠垂宇宙,宋臣编史失春秋。风云神异来车马,祠庙蒸尝拜冕旒。让德固宜绵百世,昭陵无处问松楸。”
最有意思的是一座“闰八相公庙”。道光《徽州府志》和光绪《婺源县志》记载: 神姓余,名海阳。“明初,余海阳猎射麂母,麂子抱号死。海阳感悟,引枪自杀,仆胡仲亦以身殉,遂成神焉。太仆余一龙立庙,孙绍祉作记”。余绍祉所作的《闰八相公祠记》曰:“人之死也,率以病,次水火、次兵刑、次颠压、次啗咥; 至于自杀者,千百死中一二焉。而己矣自杀者,率以怒,次忧愁、次利、次名,至于发乎一念之不忍,无所为而为者,又千百自杀中一二焉。而己矣有所为而为者人事也,人则欲,欲则阴,阴则鬼; 无所为而为者天事也,天则理,理则阳,阳则神。我余氏自桐庐府君来沱川,迄今几五百祀,硕儒钜卿,高节奇行,踵武相接,至死为明神血食一方,则惟我八世伯祖闰八相公一人而已。公讳海阳,字以宗,性慷慨负气,而有搜苗之癖。一日,携二仆逐鹿充头汪家山,获一牝,其子从草际跃出,抱母不舍。公曰: 物之有情,何殊于人,我之无良乃至此。遂以佩刀自杀,时洪武乙卯(公元1375 年)子月三日也,年三十有八耳。其子德和,奉公柩葬充头张氏宅右,屡著灵应,乡人因于墓侧立庙祀之,至今称“闰八相公”云。厥后,张真人授道,诰除公“北极驱邪院威烈仁明慈惠感应将军”,或曰“周孝侯处剸蛟暴虎躬为良士”。顾不足法欤,又奚死不知,我公真性激发,身命不顾而暇依傍古人以自解耶?依傍古人以自解,此俗儒自便之术,非所论于神明之德也。万历壬子(公元1612 年)秋日,孺子绍祉修葺公祠成,乃稽家乘、询诸父老而记,其大略如此。”这个小故事,包容了“忠、孝、仁、义”四种德行。儒家以“化民成俗”为己任,婺源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沱川又以“山中邹鲁”、“理学渊源”自诩,所以,有“闰八相公庙”这类崇祀性建筑,也就不足为奇了。
岁月如流,虽然社会的变动已迅速而彻底地改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但在当年,就是上述诸多不同功能的建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又与传统的宗法制农业社会同构,鲜明地反映着它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的发育程度和特色。
一、六安余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