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劝说别人?

一个人想劝说另一个人,而且还想让这个人同意自己的意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不然古时候那些能说会道之人都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呢?而且那些能说会道之人劝说一些关键的人做出举足轻重的抉择还能在关键的时刻挽救国家和民族,不能不说劝说的确是一门学问。
 
      自从2015年的语文高考作文出现了劝说类的作文,高三学生面对这一类的作文直喊头疼,写不来。这真的是一个值得高三学生细细思考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一类的劝说型作文在当下的情境下的确是很能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还能体现出学生应有的应变能力与综合素质。所以如何写好劝说类作文,就是考查学生如何劝说别人,而这其实是一种极其生活化的命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只不过,当下的学生在这个方面所作的努力与尝试实在太少了,并且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也并不一定就能尝试着训练自己劝说别人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把自己的头埋在书堆里,作业堆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其实学生也是可以从自己以前学过的课文来理解劝说类作文的特点。比如,初中的时候 ,他们学过了《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经典的劝说类文章,邹忌始终都是站在齐王的立场来思考问题,引导他思考面对不同的情况积极主动思考,在类比之中慢慢领悟、理解邹忌劝说的意图。另外一篇是高中必修一的《烛之武退秦师》还是一篇极具劝说效果的文章,表面上看是一篇记叙文,但如果细细品味不难看出:烛之武之所以能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秦王退兵,关键之关键就是烛之武能读懂秦王心思,能站在秦王的立场来思考包围郑国对自己国家的意义与价值,一旦触到了秦王内心深处那根最柔软的神经,让秦王感觉到烛之武说的十分在理。秦军焉能不退?

如果我们的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劝说类的作文本质上就是要别人接受自己的建议或者意见。如果能确定清楚了这个道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得提醒自己的学生应该始终站在劝说对象的立场来思考问题,来构思自己的劝说思路,举一个最为简单的贴近他们自己生活的实例:自己想让父母为自己买一双心仪的球鞋;或者自己想劝同班同学跟自己一起去打球------他们会跟自己的父母如何交流,他们会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更为有效,估计想买鞋的同学想出的那些理由一定是充分的,是容易打动自己父母的,会让自己父母无法拒绝的。同样,想劝同学跟自己一起去打球的人,他也会选择那些可能被自己的主意说动的进行游说工作,而且劝说的过程一定会想方设法寻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共情点。劝说,一定是要懂得对方的心理以及对利益权衡之后可能作出的选择,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预期劝说的目标。

我想每个学生其实都具备很强的劝说能力,关键之关键是他们每个人有没有仔细思考过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的常态自己是否能很好地理解劝说的意图与意义,能否将那些看起来有点困难的事情经过自己的劝说慢慢地变成有可能,甚至最终成为现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