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深度好文,可提高临床效果)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的成熟果实,主要含甜菜碱、枸杞多糖、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生物碱、多糖、维生素类成分。枸杞子味甘、 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笔者分析经典名方中枸杞子的用量及配伍,总结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以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枸杞子的经验,探讨枸杞子的临床用量及其配伍规律,以供临床科研同道参考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家常以枸杞子配伍不同中药治疗虚劳、梦泄遗精、瘦削少气、目视不明等。不同朝代剂量换算不同,如东汉1两约 13.8 g,宋金元 1两约为 41.4 g, 明1两约 37 g,清 1两约 37.3 g。枸杞子配伍当归, 如一贯煎(清·《柳州医话》),枸杞子(3~6钱 约11.25 ~22.5 g)滋补肝阴,又能生津,配伍当归养血滋阴柔肝,治疗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配伍菊花如杞菊地黄丸(清·《麻疹全书》,原名杞菊六味丸:各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钱,空腹服), 枸杞子(3两约112 g,每日服枸杞量约1.8 g)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菊花清肝明目,2药合用可起到养肝明目的作用,治疗肝肾阴亏所致视物昏花、羞明畏光等症;枸杞子配伍人参如龟鹿二仙胶(明·《医便》组方用铅坛如法熬胶,初服酒化钱半约5.6 g,渐加至3钱约 11.1 g,空心下),枸杞子(30 两约 1110 g,每日服枸 杞量约0.6 ~1.2 g),枸杞滋阴则火不泄,人参固气则精不遗,合用滋阴益精,治疗真元虚损、精血不足症见梦泄遗精、瘦削少气、目视不明等;枸杞子配伍 菟丝子如七宝美髯丹(清·《积善堂方》:各药为末, 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共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侵晨温酒送下,午时姜汤送下,卧时盐汤下;其余并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枸杞子(8 两 约298.4 g,酒浸)滋肾阴,菟丝子益肾阳,2药均有益肾精之功,合用则阴阳并补,益肾精,固肾气,治疗肝肾不足所致梦遗滑精、肾虚不育等。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

焦树德常用枸杞子配伍鹿角胶、菟丝子滋补肝肾, 治疗肝肾不足而致的腰膝无力、阳痿不举等,用量多为6~9 g;配伍天冬、麦冬等滋阴之品生津止渴,可用于消渴病气阴两伤证,若属热盛伤津可配生地黄、 知母等清热生津之品,常用剂量10 g,如口渴甚可加至15 g;配伍五味子补肾阴,敛肝气,治疗肝肾不足虚火上炎证,用量为 3~9 g。

任继学用枸杞子配伍天花粉、黄精滋阴生津,治疗消渴病气阴不足证,常用量为20 g;配伍附子、干姜、肉桂等温热药,以滋润之性制约诸药之燥烈,又可益阴生津以阴阳同补,治疗心功能衰竭阳气不足证, 常用量为 25 g;配伍龙眼肉、当归、熟地黄等补肾填精,用于治疗慢性虚损性疾病(如肺痿),根据病情枸杞子可用 20 ~70 g;配伍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等填精补肾,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常用量为 50 g。

施今墨用枸杞子合五味子、续断、杜仲、白薇补肝益肾,治疗心脏病而见肝肾不足者,用量10 g左右;自拟验方抗衰老丸,主要组成为枸杞子、黄芪、桑椹、 芡实,常用此丸药配以滋阴养血、温阳益气之药,可补元气、固精血、安五脏,治疗老年退行性病变(如腰腿不利、视物昏花),枸杞子用 20 g 入丸剂,每丸 3 g 含枸杞子约 0.75 g,1~3次/d,1丸/次 。

李可用枸杞子合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组成“肾 四味”平补肾之阴阳,4药入肝肾,虽药力不及桂附、 熟地黄,然贵在药性平和,不燥不腻,4 药均为10 g 左右,味重量轻,徐以补之;4味药再合巴戟天、杜仲、 骨碎补、续断、仙茅、沙苑子为“肾十味”,对男女不育、骨质增生、前列腺退化等可随证选用,用量仍 为10 g 左右 ;常以四逆为主方,温肾阳以化痰浊, 同时合用“肾四味”,温补肾阳,化生精气,治疗心衰属肾阳不足,枸杞子多为 10 ~15 g。

刘渡舟善用枸杞子治肝病,常用一贯煎为主方加 减治疗肝炎胁痛,肝炎气郁日久化火,烧灼肝阴耗血, 或因劳欲过度,肾精亏耗,精不化血,致令肝脉失养, 不荣而痛,枸杞子用量为6~10 g;配伍肉苁蓉、淫羊藿等温阳之品,阴阳并补,治疗素体虚寒,或失治损伤肝阳,呈肝之阴阳两虚证,用量10 g 左右 ;对于肝体不足、肝用有余、肝阳升动致头痛眩晕,常于处方中加枸杞子以制肝升太过,用量 10 g 左右 。

吕仁和常用枸杞子配伍沙参、生地黄、石膏、知母、 玉竹等药清热生津,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阴伤燥热证, 枸杞子为 10 g;配伍鹿角胶、紫河车、熟地黄养肾益精、固本培元,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期因消致损,呈阴阳两虚证,枸杞子为 10 ~15 g;枸杞子加杜仲、续断、 生地黄、白芍、淫羊藿等调补阴阳,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证属肾阴阳俱虚,枸杞子为 10 ~15 g。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黄煌认为枸杞子有改善体质的功效,合炙甘草汤可增强滋阴之力,治疗消瘦乏力、精神萎靡者,枸杞子用量12 ~15 g;配合薯蓣丸对肿瘤放、化疗后恢复正气有疗效,用量10 g 左右;此外,枸杞子配山药气阴双补,治疗兼有气阴不足者,常用剂量 10 g 左右 ;自拟四味健步汤(芍药、牛膝、 丹参、石斛)是治疗下肢疾患的验方,对于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患者加用枸杞子既滋补肝肾固其本,又坚筋骨治其标,常用剂量15 g。

李赛美治疗内分泌疾病时使用枸杞子。枸杞子配伍山药、熟地黄等滋阴之药可滋阴生津,治疗因甲亢、 糖尿病等病而见消渴者,为10~15 g;配伍附子、 菟丝子、杜仲等温阳药既可从阴引阳,阴阳同调,又可制诸药之燥,益阴生津,治疗甲减证属阳气不足患者, 用量在 10 g 以内 。

李济仁常用枸杞子配伍生地黄、山药、黄芪、党参等药补肝肾、强腰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属肝肾亏损、 督脉不充,枸杞子为10~15 g;自配养生保健茶(黄芪15 g,黄精 10 g,枸杞子10 g,西洋参6 g)益气养血、 健脾益肾,主治气血不荣、脾肾两虚所致的面黄肌瘦、 神疲乏力等症,且枸杞子有降糖调脂作用,该茶亦可用于糖尿病、高脂血症人群。

仝小林常用枸杞子治疗中老年肝肾不足所引发的退行性病变诸症。因其药性平和,且为药食同源之品, 故可长期服用。常用“枸杞 - 黄芪 -淫羊藿”构成气血阴阳同补基础药对,可用于老年人肾之阴阳亏虚诸症。对中老年抑郁焦虑状态可加仙茅、西洋参,枸杞子滋肾阴,仙茅益肾阳,西洋参补肾气,枸杞子用量 10 ~ 15 g;对夜尿症患者加山茱萸、橘核等,枸杞子补肾益精,增强补肾固涩之力,枸杞子用量 15 g 左右;对中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常配桑叶、知母、赤芍,枸杞子滋阴生津,还有降糖之功,枸杞子用量可至30 g。

4 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熟地黄  治疗小儿肝炎综合征,枸杞子滋阴补血,熟地黄滋阴清热,2药合用可益阴清热。枸杞子常用 8 g,熟地黄 10 g。

4.2 配伍人参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枸杞子滋阴,人参补气,2药相伍既补脾胃之气,又补营血不足,可改善心功能,缓解心衰症状,枸杞子用量10 g,人参 10 g。

4.3 配伍当归  治疗血虚营弱之证,改善疲乏、面色无华、脱发等症状,枸杞子滋阴生津,当归补血,2者合用益阴补血,枸杞子 10 g,当归 10 g。

4.4 配伍白芍  治疗经前痤疮证属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者,枸杞子补益肝肾之阴,白芍养血柔肝,2药合用肝肾同补,用量均为 10 ~15 g。

4.5 配伍山药  治疗口舌干燥症,枸杞与山药合用滋阴生津,用量根据口渴程度而定,山药 15 ~30 g,枸杞子用量 10 ~15 g,可酌情加至 20 g。

4.6 配伍菟丝子  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因肾精不足所致的阴阳两虚证者,枸杞子益阴,菟丝子助阳,2 药同有益肾精之功,枸杞子 10 g,菟丝子 10 g。

4.7 配伍龙眼肉  年老体弱、大病初愈或久病慢病所致心肾失养,见心悸、失眠、烦躁、头晕、健忘、倦怠乏力,枸杞子善补肝肾,龙眼肉专补心脾、养营和血, 两者合用,滋阴养血、宁心安神,枸杞子10 g,龙眼肉10 ~15 g。

4.8 配伍黄精  肝肾不足、精气两亏等证见头晕、心悸等,枸杞子滋阴生血,黄精气阴两补,枸杞子入肾而助先天,黄精入脾而补后天,有先后并补、气血阴阳兼顾之妙。此外2药亦常合用于阴精不足所致帕金森病,黄精 10 ~15 g,枸杞子 10 g 左右 。

5 小结

综合经方、历代经典方剂及现代名家经验,总结枸杞子临床用量范围为 10 ~70 g。以病、证、症三者为参,拟定枸杞子最佳用量与配伍。枸杞子补肾益精明目,可配伍菊花,治疗视物模糊、昏花、畏光、迎风流泪,多用 15 ~25 g;枸杞补肾益精,治疗夜尿症 配山茱萸、橘核,用量多在 15 g 左右;治疗性功能 障碍,可配菟丝子、巴戟天,用量多在 10 ~20 g;滋肝阴、补血生津,可配白芍、当归、熟地黄,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胁痛、强直性脊柱炎,用量多在 15 ~30 g;补血生津,可配炙甘草汤、人参,治疗贫血消瘦、虚劳、外伤出血、放化疗后体质虚弱,用量多在 15 ~50 g,对于虚痿重症者可用至 70 g;滋阴生津,降血糖,可配桑叶、天花粉、知母,治疗糖尿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致消渴,用量多在 10 ~30 g;枸杞子从阴引阳,多配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等,治疗激素水平低下、抑郁、慢性肾炎蛋白尿肾阴阳俱损证, 用量多在 10 ~15 g。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枸杞子有降糖 、降脂 、 护眼 、抗氧自由基损伤的药理作用枸杞子为药食同源之品,长期服用基本无不良反应。本文旨在总结历代医家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探讨枸杞子在不同病、证、症中的最佳剂量及配伍,进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翼天 1,赵林华 2,邸 莎 2, 赵海燕 3*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3.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3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