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骗3岁女儿:棉花糖脏了用水洗洗,父母得意了孩子崩溃了

自从网络兴起了“干饭人”这个词,总算让优宝可以理直气壮的发挥自己的吃货属性~
可比起吃饭,孩子对于零食的热情显然要大得多,尤其在这过年期间,谁家不在买点瓜子糖果、零食点心招待客人啊。
但往往大部分都进了孩子的嘴,结果孩子更不好好吃饭了,这个问题也急坏了很多父母,毕竟管不住啊。
不过这位新疆妈妈可真是有高招~
1
父母得意的“骚”操作,不禁让孩子泪目
这位妈妈怕自己的女儿糖分摄入量过高,就骗自己的女儿棉花糖脏了,需要洗干净才能吃。
天真的女儿当即打开水龙头开始洗棉花糖,可是,棉花糖一秒就消失不见。
孩子呆了几秒,似乎反应不过来,怎么会有魔术发生的?没一会儿大哭了起来。
原来不止是爸爸会在带娃的时候花式坑娃,妈妈们也绝对不遑多让:
有位妈妈为了让孩子顺利断奶,在乳头上尝试涂上辣椒、清凉油、黄连水、苦瓜水等等,让孩子在喝母乳的时候感受到辣或者苦,于是对母乳产生厌恶。
有位妈妈同样不想孩子老吃零食,不仅把零食全部藏起来,自己吃的时候如果被孩子看到就骗他说这是药、是狗屎。
有位妈妈的孩子太爱吃花生了,于是就骗他说:“再吃,你脑袋上就会长出花生来!”,然后半夜趁孩子熟睡时偷偷往他头发里塞几颗花生。
似乎这些父母都恨不能为自己的机智点个赞,对于大人来说这些不过是小事罢了,不管用什么手段反正我的初衷都是为了孩子好。
可对于被那个被妈妈骗,又失去了心爱棉花糖的孩子来说,这一刻的绝望是如此的真实。
当我们无奈又宠溺的看着被刷得团团转的孩子,却没有想过这种善意的欺骗、小小的玩笑、无足轻重的指责,在孩子心里却有着难以抹去的重量。
知乎上有过一个问题:哪一刻你觉得你伤了孩子的心?
浏览者超过千万,答案各有不同,可每条读来都惹人泪目:
原来我们不曾留意的小事,背后都可能藏着一颗受了伤的心。
2
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是一颗崩溃的童心
问题回答下,很多妈妈都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我在厦门上学,回去经常会给家里的小孩子们带一些牛轧糖之类的伴手礼和小礼物。
有一次放假回去看到两颗糖端端正正地放在书柜里,没多想随手就拿一颗来吃了。
结果表妹看到少了颗糖眼泪就掉下来了。
妈妈说我上大学以后每次放假回家给她带包糖,她每次都会留下一颗,说等攒够八颗我就可以不用再去厦门,可以留在家里陪她了(大学四年八次寒暑假)。
她边哭边说糖被我吃掉了一颗,她又要多等半年了……
我们一些无意的举动,都会在孩子心中掀起波澜。而我们那些有意的举动,虽然只是希望孩子乖巧一点,可却在孩子的心里种下恐惧。

去家附近的餐厅吃饭,五岁的女儿吃最爱的松鼠鳜鱼,吃得手舞足蹈。
不小心把餐厅的小勺子弄到地上,白色的陶瓷勺断成两截。
我微笑的说,“完了,要把你押在餐馆了。”
老婆也说:“今天晚上在餐馆过夜吧”
话音刚落,女儿放声大哭,全身上下哭的一抽一抽的。
我抱她在怀里安抚很久,终于平静下来。
她又问我,最后怎么办?我说赔点钱就好了。
又开始哭着问,会不会很多钱?回答只要一个棒棒糖的钱就好。
女儿一直很听话,也很懂事,我们也一直认为她是小大人。开玩笑的时候,总忘记她还是个孩子。
而孩子还有着“存在性焦虑”,指的是当父母态度冷漠和敷衍时,孩子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

我女儿还小的时候,刚会搭积木。
那天我在屋子里工作,门关着。
她搭了一个小房子,一摇一摆地走到我门口,想把小房子给我看。
可我正在跟客户通着话啊,不敢得罪人啊,不敢开门啊,只能一边继续聊天一边用胳膊肘抵着门,不让她打开。
她推了几次之后就放弃了,然后我听到门外传来哗啦一声。
是她生气地把刚搭好的小房子摔烂了。
过了一个小时我才结束,立刻开门抱她,帮她捡积木,求她重新给我搭一个,她都面无表情地无视我,小脸上依稀还有泪痕。
我知道她现在早就不记得这件事了,可我一直记得。
记得那种抓心挠肺的疼。那时候是真惨,自知没有任何靠山,谁都不敢得罪,只能得罪自己闺女。
现在好了,要是我工作的时候她再推门走进来,我都会大大方方地一把抱起她,让她坐在我的大腿上,跟电脑那头的人介绍说,这是我女儿,说声你好吧。
如果父母时常无视,或者没有反应,孩子就会陷入严重的绝望和焦虑中。
这种“看不见”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甚至胜于身体暴力的危害。
每个父母,都曾因为这个或那个原因,伤过孩子的心。有的可以弥补,有的,却永远也弥补不了。

还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带我去商场。
逛着逛着,他们人不见了。
我连哭的勇气都没有。
也许你们也经历过那种人流不息,你一个人在商场大厅里仿佛置身荒原。
所有人来人往,都不是父母。人们走来走去,就只有你一个。
真的,当时的恐惧感我真的难以表达出来。就好像你真的被抛弃了一样。
然后实在没办法,压抑不住内心的恐惧,就开始低头哭。
然后父母从一遍的隐蔽处跑出来很高兴的说和我开玩笑,问我怎么哭了。
我明白这是大人证明自己存在感和孩子是否依恋自己的证据。
可是,真的就这小小的事情,就让我成长过程中很缺乏安全感。
比如和朋友们逛街有时候上一秒还在我左边,下一秒我回头她不见了,然后我再看向右边,还没有。
我就会特别焦虑,然后可能会开玩笑的问店家或者旁边的人有没有看到我的朋友。
或者在拥挤的商业街里紧紧握住朋友的手。
或者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上楼梯时我会让他们先行。
这样就不会把他们丢掉。
出门总是最后一个,集体时每一个朋友不见了我都会问清原因,不会让别人莫名掉队。
自己做这些,只是想让同行的人不再体会到当时我的那种无助。真的太难过。
如果看到这个回答的父亲母亲有相同的举动,或者因为一点小事觉得孩子不会体察到。希望你们看过后有所悟,不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现在和父母谈起这件事,母亲还是会很懊悔。
毕竟谁都是第一次,总需要经验的吧?
2
我不想情绪失控,所以才选择了“坑娃”
许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就像我们情绪的导火索。稍有不慎,就会怒火交加,对着孩子倾倒一空。
其实父母们很清楚这个问题,正因为不想让自己失控的情绪影响到孩子,因此我们才选择用“坑娃”的方式“柔和”的对待孩子。
虽然结果并不能如我们所意……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说过:
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妈妈,不是脾气差,只是太累了。
当一个妈妈很累很疲倦的时候,她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回应孩子的需要,妈妈需要更多家人的支持和关爱。
同时妈妈需要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关爱,当妈妈这样做的时候,不是自私的表现,因为只有妈妈先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更有力量去支持孩子的成长。
令人心疼的是,父母的怒火再大,只要我们平静下来,孩子都会义无反顾地回来,依然那么乖。
孩子,才是那个无条件接纳,永远爱着我们的人。
在看所有的回答时,有一句话令人心酸又感动:孩子早就不记得了,可我却忘不了。
孩子对我们的包容和接纳,真的超出我们的想象。
那些令他们伤心的事情,他们似乎转瞬既忘,迎接我们的,永远是柔软又灿烂的脸。
可越包容,就越容易伤得深;越柔软,就越容易被刺痛。
愿我们都能善待他们,趁着孩子心中依旧有光。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