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照顾93失智母亲: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
向外看一看
65岁作家龙应台,照顾93岁的母亲应美君。
美君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在照顾母亲的过程中,她提笔写下了给母亲美君的信,并把这个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
“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本文选编自书中的部分内容和访谈。
美君是我的母亲,她今年93岁了。
她还活着,可是失智,已经不认得我,不记得我,不能和我说话。事实上,她已经“离开”我了。
说不清楚她的病症是从哪一年开始。因为失智症是那样一个逐渐的过程,就像一颗方糖进入咖啡,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就融化了。
写这本书,原因很单纯。我想和美君说话,可是她没法跟你说话。
在我完全没有准备的时候,她已经变成了一堵墙,而这堵墙是这辈子对你恩情最深的人,是你最爱的人,最尊敬的人。
我真的觉得蛮伤心的。
我只能用文学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1949年,24岁的美君,跟着自己的湖南丈夫,在隆隆战火中,背井离乡,一路颠沛流离,最后落脚到了台湾。三年以后,龙应台出生在高雄。
她什么都愿意做,自力更生,是因为她爱她的儿女。
她的丈夫认为女孩子读书干嘛,读师专最好,将来做小学老师,18岁就可以嫁人。她替她女儿去跟丈夫说:“女儿要上大学。”
“她如果不读大学,以后就会跟我一样。”
她借钱去交了我的学费。
“我终于受足了教育,而且受的教育越高,我走得越远。她欢欢喜喜,目送我远行的背影。
然后她就老了。眼皮垂下来,盖住了半只眼睛;语言堵住了,有疼痛说不出来;肌肉萎缩了,坐下就无法站起。曾经充满弹性的肌肤,像枯萎的丝瓜垂坠下来。曾经活泼明亮的眼神,像死鱼的灰白眼珠。
她不曾享受过人生,因为她的人生只有为别人付出。
我在城里过自己的日子,而她在人生的最后一里路,孤独地走着。这,对吗?
2017年4月1日,我在香港参加生平第一次禁语禅修。
禅修的时候,就在那一刹那,我决定了:搬家,搬回屏东,照顾美君。
人到了50岁之后,会发现好时光不多了。重要的事情不可以拖。
我再拖下去,我不知道美君还会不会等我。
搬家的过程很迅速。我开着车,拖着满满一车行李,多数是书。两只猫跟我一起南下。
从此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可以大声对妈妈说话:
“应美君你在吗?应美君你今天好吗?睡得怎么样?风太大了是不是?等下我帮你拿条围巾好了。”
妈咪在,猫咪在,那里就是家了。
43年前,我离家去台北,美君一定有亲自送我上火车。我上车的那一刻,有没有回头看她一眼?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没有。
出国时,父母到松山机场送我。那时候出国留学就像永别。我进海关之前,有没有回头看美君一眼?
一定没有。
原因是,当时我的心目中是没有父母的。父母就是理所当然地在那,就像家里的家具一样,你不会跟家具说对不起。
我离开美君时,她50岁。
轮到我50岁时,儿子16岁。他去英国当交换生,我去机场给他送行。他进海关之后,我等着他回头看我一眼。但是他没有回头。
我当场崩溃。心里想:“这个16岁的小孩怎么这么没有良心?”
我对两个儿子的爱,需索无度。但回想起当年我自己离开母亲时,却没有一刻想到,母亲需要我。
甚至是在往后的30年中,都没有想到,她可能想念我。
我一心向前,义无反顾,并未为她设想过。
对于父亲和母亲这样的人,我们最容易被陷在墙的结构里头。这个房间叫做厨房,你就不要想它还可以是个书房。
可是其实,母亲从来不只是母亲啊。
她是应美君。她有名有姓。她有性格,她有脾气。她有伤心的时候,她有她内在的无可言说的欲望。
搬回屏东这事,我晚了三年。我应该离开文化部的隔天就搬来屏东。
现在,不说话的她,对我是个谜。
你知道,我真想念她。特别奇怪的是,她人就坐在你旁边,然后你想念她。因为她事实上已经走了。
比死亡还要难以接受的,是不告而别。
美君将来也会去到爸爸身边。当时在葬父亲的时候,已经在旁边留好了墓位。
上一代不会倾吐,下一代无心体会,生命,就像黄昏最后的余光,瞬间没入黑暗。
写《天长地久》的最后三个月,那真是没日没夜地工作。这本书,其实是有一个很大的问号。
任何人,将来有一天都可能是美君。任何人,在每一天时间的进展里头,都在忘记,都在走向终点,不是吗?
这件事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我们每天呼吸的空间里头,为什么不去好好地了解它、面对它?
如果整个社会的集体意识,对于失智、对于衰老、死亡、陪伴,对这些事情的认识水平提高的话,是会不一样的。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太迟太迟的领悟。所以我写了这本书。
希望比我的读者们,如果可能的话,你不要太迟。
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天长地久。你必须把片刻当做天长地久,才是唯一的天长地久。
龙应台: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关于孩子的成长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相信每个父母都深有体会。当你为人父母之后,再回看自己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才发现,“不必追”才是对彼此最好最安全的爱。
01
面对注定要飞的孩子
与其失落不如释然
回忆起儿子小时候,送他去上幼儿园,他总是一步一个回头,恋恋不舍望着妈妈,眼里心里全是依赖。
然而许多年后,孩子渐渐长大却不愿与自己亲近了,也不愿与自己过多交谈。甚至送孩子去国外读书时,面对自己的深情和不舍,儿子也显得难为情,头也不回地消失在海关的窗口。
剩下落寞的老母亲暗自伤怀,远远望着孩子离去的方向。
孩子远去的背影仿佛在说:妈妈放手吧!我已长大,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追逐自己的世界,不要再过多操心啦!
孩子长大后就排斥与自己的亲近,把我们的关心和保护看成负担,嫌弃我们管得多、爱唠叨、思想不够与时俱进.....他们忙于求学、工作、操持小家,跟我们的交集越来越少。
这常常让人感到失落、恐慌,因为我们害怕再也融不进他们的世界。但如果过于纠结这种失落,要强行融入孩子的世界,无疑会让孩子厌烦,大家都不会开心。
所以面对孩子与自己的疏离,不要抱怨、责怪,强行融入,而是选择坦然接受。与自己的内心和解,放手让孩子去探寻自己的天地,孩子以后的路,让他自己走。
他们用远去的背影告诉我们“不必追”,我们也应当及时释怀。不要因为孩子的长大离去而感伤,因为他们正像我们期待的那样,茁壮成长,敢于拼搏,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02
面对生命的老去
与其沮丧,更要珍惜
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面对自己的成长,父母当时又是怎样的心态呢?
但这一切还没来得及认真思考,在岁月的侵蚀中,他们的背影已越来越佝偻。
回想当年自己大学毕业时,父亲骑着廉价小货车送自己去学校教书报到,父亲担心破车子让做大学老师的女儿没面子,于是还没送到学校大门口,便卸下行李独自回头离去。
父亲远去的背影好像在说:爸爸只能送你到这了,如今你已经学有所成,该去探寻自己的天地了,以后的路,你自己走。
一晃几十年过去,当年魁梧的父亲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大小便失禁,坐在轮椅上需要专人护理,而自己却难有时间陪伴。
望着父亲坐着轮椅远去的背影,想到岁月对父亲的摧残不会就此止步,心酸泪目却又无可奈何。
父母和孩子的缘分,也许就是今生不断看着彼此的背影远去吧。我们能为彼此做的事,并不多,但若想要不留遗憾,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珍惜可以互相陪伴的日子,珍惜此刻的一切。
03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2004年,龙应台的父亲逝世。第一次经历至亲去世的她,内心受到重创。此时她才真的明白过来: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谁都无法陪伴对方走一辈子,谁都不能帮你走人生的路、受生活的难。对她来说如此,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总结亲情关系的最好状态,那就是龙应台说的“目送”。如龙应台所说:“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亲情关系,浓于水却又难于互相成全,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立场。父母能做的是目送孩子成长,走向自己的人生;孩子能做的是目送父母变老,祈祷万事顺遂平安康健。但不管怎样,能做到彼此珍惜彼此感恩,就算是互不辜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