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寒柏:董其昌如云
董其昌如云
日期:2014-09-24
我从学书伊始就没很看上的几位书法家在学书三十年以后渐渐地被我喜爱。
首先是肥肥扁扁的苏东坡,在我四十岁前后竟爱得个你中有我,不清彼此,疑是转生;接下来是看懂董其昌,有一天我对太太讲,我终于最后一个看懂了公认的超一流书家董其昌,身为书法专业的研究生,太太作为我的第一评委,此时也只有一句评语:“你进步了! '将近五十岁了,我的字又冒出了钟繇的味道,虽然我从未临过钟的一个字,好像返祖一样,由钟衍生出诸种风格,我学遍各家,一总结却又回到了钟!而且是那么地不期而然!
我好奇地问太太:“奇怪,我怎么这时才读懂了董其昌?”太太淡定地说:“你以前都在技法层面摸索,在用笔和结构中追求精准,这种具象约束了你,你现在感受到了形而上,所以才能会意董。”
我非常不理解太太的人生经历十分简单,怎么竟能悟出这等程度。太太狠狠地回了一句:“谁让你不看电视连续剧的。'太太都是对的,这次也不例外!
脱离了书写习惯的当代,人们学习书法只学了字的形状,以形为准却忽略了产生形的过程。先以形和表现出来的效果入手,再去想当然地还原产生的过程。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完整地正确重复这一过程,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像古人那样快速地写出完整地笔画,更不能凭借这些正确地笔法在书写中生发字的走势与结构。这种近乎于描摹的用笔,以及需要背习的经典字型把这些学子引错了方向,并耗去了大量的可贵时光。描摹的准确,字型及效果的逼真,使临摹走入了歧途。学得越多越具象,越具象就越难以上升为形以外的抽象,并在极端的自主状态下焕发出神采。有些人习董,但只做型上的记忆,离理解董相去甚远!
董其昌,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思翁。松江华亭,也就是今天的上海人,明朝最出色的书法家,一代的画派宗师。爱鉴定且敢定论,但乏根据而多凭癔测。大收藏家。出生于1555年1月19日(家历为腊月二十七日,属虎)经查证其星座应在当时属于水瓶座,阳历与我的生日差一天,阴历则差两天。一样是属虎尾巴。西方盛兴的星座有它的科学性,就像中医的原理,虽然暂时还不知道原因,但总结出来的结果还是满有规律的。
水瓶座,风向星座,特点是创新、富有想象力、古怪、另类、博爱、自由、漫不经心、矛盾、突变、敏感、聪慧。水瓶座的符号象征水和空气波,是革新的代表,看似有规律,但没有具体的形象。
董其昌家庭并不显赫,三十五岁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八岁授翰林院编修;五十岁任湖广提学副使;六十六岁召为太常寺少卿,未上任;六十八岁任太常寺少卿兼国子监习业;六十九岁进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七十七岁应崇祯召入北京,八十岁加太子太保、致仕。每次为官都不长,在魏忠贤与东林党的争斗中左右逢源,危难中都能团身而退,再回江南过着优哉游哉的寓公生活,广结文友,鉴赏品评题跋书画。董其昌一生所收、所题、所鉴书画作品无数,虽然有很多鉴定全凭一时兴起,但大量观望真迹使得敏感的董其昌对书画的感受要几乎强于历代书家,这些天然的经历结合了他散漫不争的习惯,催发出了董其昌云里雾里的书法特征。凭的是丝褛的感觉,写的是漫无的边际。
董其昌十七岁的时候参加乡试,因为字迹不工被点为第二,耻而发奋,竟成就了一代大家。即使如此,这种后发力与天生就书写优秀的大家们依然有着差别,就其笔触的精妙与结构的精准上仍然与大家有所差距,单字的字型楷书与行书也难统一,行书草书中的韵动没有收敛成楷书中的有效元素,因而在历代是最没有说服力的大家,但是只凭着云里来去的行草书,董又开创了前所未有的虚渺书风,在重如摩崖、魏碑,庄若唐楷、姣龙似右军,驾思如苏黄之后,又以举重若轻的笔触,展示了书法从地下升腾到云端的全程,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创举。
董的小楷尚工,大字不精。但婀娜的身段使得字型多变,也就是说他是在失去了单字的形态而去迎合了整篇。就像他在官场上首重保全自己再谈其他一样。所以,董的字型如果不是在动态中感悟,不是感悟他韵动道理的话,就型和效果来说,是不可考量和效法的。我想这也正是我和很多老师都不主张学的原因吧!
正因为董字在用笔上和单字结构上的漫不经心,所以他可以在书写中大量的感知字与字的关系,所以董字的云中雾中变幻深得兰亭之妙。我认为兰亭之中因字势、因张力而自然构成的字与字的关系,实与空的关系,黑与白的关系才是兰亭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欧临没有,褚临没有,虞临也没有,只有冯摹有。因为临是对临,重在单字,而摹是把纸罩在原迹上,整篇的布白几乎与原迹相同。
由此所看董的具象不精正是其抽象良好之源。董的一生都在与赵孟頫在比,其实他不用比,因为赵的器识要高于他,所以在具象的质感和由质感所产生的底蕴上董是不可能及的。但是赵字过实、无处不展现在人们的眼底,反而产生不出回味的感受。这种字令人敬佩,宫中端庄美女摆在面前,再美也会被人说三道四:董字之美未必及赵,可远在天边的婀娜,想想都是美。
以董的虚非要去比赵的实,好像不那么容易有结果的,但纵观元、明,的确也没有人能出二人之右者。
何必学赵的实,因为赵的那些实都拟自于王羲之和唐宋大家们,别人嚼过的东西既不是 原味也没有嚼头;何必学董,董的飘渺非有其性情者不可有。而有其性情者还要去学吗?
后人都论董翁在家乡鱼肉乡里,想人无完人,反正我们不学那种德行或者也学不来。何必要因噎而废食,守着那么婀娜的女人不去欣赏而去议论她那么不堪的私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