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热剧《长安十二时辰》:衣冠大唐之「襥头」考
(一) 贵贱通服折上巾
《长安十二时辰》中服装设计制作十分精美,可以看出其煞费苦心,比较好的还原再现了「衣冠大唐」。
大唐盛世,「衣冠制度」承上启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冠饰之一:「襥头」是唐——五代最常见冠饰,「襥头」,也作「幞头」,或称作「折上巾」。
正如唐代杜佑《通典》所言:贵贱通服折上巾:在唐代,「襥头」加「圆领袍衫」,是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的最常见装束。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长安十二时辰》中,除军人以外,男性头上几乎都装束都是「襥头」,身着「圆领袍衫」: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这一点是比较符合历史的,传世画作《步辇图》李世民和大臣都是「襥头」加「圆领袍衫」:
《唐人游骑图》中的男子的冠饰都是「襥头」:
一直到五代「襥头」冠饰依然是主流,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大部分人物的装束是「襥头」加「圆领袍衫」:
出土文物也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如:唐代墓道壁画中男性的都是襥头装饰:
正如沈从文先生《中国服饰史》所言:「襥头」加「圆领袍衫」这种搭配,从皇帝到官吏,样式几乎相同,区别只在于材料质地和皮带装饰。
注1
所以,唐代的「襥头」可谓超越社会阶层,是大唐最流行的冠饰。
正如宋代沈括《梦溪笔谈》的解释,大致来说「襥头」就是一块头巾加四个带子,两带系结于脑后,另两带反系结在头上: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幞头一谓之四脚,及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
大致系结过程如下图:
「襥头」其实要放置一个「帽胚架」,也叫「巾子」,起到固定塑形的作用,系结带子叫做「垂脚」或者「软脚」:
新疆阿斯塔纳古墓群中出土过唐代的襥头下的「巾子」:
跟今天流行时装一样,不同时期的流行的襥头造型略有不同,大体来说,是皇室在「引领时尚潮流」,例如:
初唐时期——平头小样巾武则天时期——武家诸王样唐中宗时期——魏王踣样巾唐玄宗时期——官样圆头巾 【注3】
这些不同的襥头造型都可以从唐代文物中找到:
关于「襥头」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汉魏之际流行的「帻巾」,也就是「包头巾」,但是,经过文博界的大拿孙机先生考证后认为:襥头起源自鲜卑族有「垂披」的风帽。
鲜卑风帽如下图:
鲜卑风帽演变成襥头过程:
孙机先生认为鲜卑风帽垂披起到保温的作用,也适应鲜卑族的发式:
「襥头」在隋代定型:
「襥头」从唐代到宋明的演变,总体来说就是垂脚渐渐变硬:
宋辽时代几种特殊形制的襥头:
中国古人自诩「礼仪之邦」,而「明礼」最重要的途径和形式就是「衣冠」,所以有「衣冠华夏」之称,而「襥头」则是典型的华夏衣冠,是唐代最流行的冠饰。
华夏第二帝国——隋唐帝国的兴起,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
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襥头」起源自胡服「鲜卑风帽」,在隋代成为汉人冠饰,又经过唐人改进:系结垂脚,同时加入帽胚巾子定型:
五代——宋代,「襥头」形制略有改变,垂脚变硬变长:
明代官帽的「襥头」的「垂脚」又变短变宽:
所以,「襥头」冠饰从唐代到宋明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
-------------------
更新于 2019-08-12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