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9)

本篇要目:

******************************************

381凤凰古城堡       

清                  湖南省凤凰县

382慧光塔         

宋                  广东省连州市

383龟峰塔         

宋                 广东省河源市

384六榕寺塔        

宋                 广东省广州市

385广裕祠         

明至清               广东省从化市

386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 

明至清               广东省东莞市

387韩文公祠        

明至清               广东省潮州市

388道韵楼         

明                 广东省饶平县

389从熙公祠        

清                 广东省潮安县

390陈芳家宅        

清                 广东省珠海市

******************************************

381.凤凰古城堡


凤凰古城堡位于湖南省凤凰县的县城。凤凰城紧邻沱江而建,吊脚木楼布满山坡。凤凰城于2001年获国国务院特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凤凰城建设古朴典雅,北门、东门古城楼,沱江河畔的吊脚楼别具一格,飞檐斗角的万寿宫、大成殿、天王庙、遐昌阁、万名塔,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文学大师沈从文就出生在这里。他的著名小说《边城》写的是湘西的古朴与美丽,描绘过凤凰城素朴而迷人的风情。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东门城楼即“升恒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凤凰古城城东,面对东岭,紧靠沱江,古朴典雅。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其城楼式样,仿北京前门用城砖砌筑,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楼高11米,歇山屋顶,下层覆以腰檐,飞檐翘角,造型庄严雄伟。城门宽3.5米,高4米,呈拱,城门两扇系以铁皮包裹,用圆头大铁钉密钉。

始建于明朝。凤凰北面,俗称北门城楼,本名“壁辉”。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清朝先后在这里设凤凰厅、镇竿镇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为“壁辉门”,一直保存至现。北门古城楼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做工考究,精钻细琢。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圆头大铁钉密铆其上的大门。

凤凰南长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全长190公里,城高约3米,底宽2米,墙顶端宽1米,穿越山水,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所看到的南长城是依旧址重建而成。登上长城,田园风光一览无余。还依稀可见当年的一些残垣断壁和烽火台,回想南长城过去的雄伟和风采。

陈斗南宅院:凤凰古城陈斗南宅院建于清光绪28年(1902年),位于古城内吴家弄一号,在东门城楼和杨家祠堂之间,占地面积366.6平方米,由前进、天井、中堂及后进组成,为四水归堂回廊式院落,四周防火墙高深严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陈斗南嘉靖元年(1522年)科举人,嘉靖二十九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陈斗南任职时,朝政败坏,不少官员趋奉奸权严嵩,而陈以风节自恃,遇事不苟同。严嵩闻其名,欲罗至门下,为其效力,陈拒而不往,因此触犯严嵩,被谪迁山东泰安州通判。陈终因有“济世之才,不重其用”,郁郁而卒。

中营街老宅本是从文大师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1866年)兴建的。房子为穿斗式木结构,前后两进,火砖封砌,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

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内。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门、窗为木结构,其上或雕花或绘图,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是典型的苗族古院落建筑模式,极富民族风情。熊希龄(1870.7.23—1937.12.25),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祖籍江西丰城石滩。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和慈善家,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又称文昌庙,是祭祀文昌星的地方。位于城南虎尾峰下。这里古木参天、风景旖旎秀丽、老榆古槐相掩、翠竹芭蕉相映、建筑精巧、规模宏大。民国时,这里是“模范国民学校”。沈从文、黄永玉、刘祖春、朱早观、李振军、肖继美等众多凤凰名人都在此念过书。这里是文昌阁小学所在地。

田家祠堂是凤凰规模最大的祠堂。位于沱江北岸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士田兴恕率族人捐资兴建。民国初期,湘西镇守使、国民党中将田应诏(田兴恕之子)又斥巨资最后修建完工。

万名塔,位于凤凰古镇城东青龙山麓沙湾黄土坎的沱江之滨,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是建立在原字纸炉的遗址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于1985年倡义同群众集资,政府扶助于1988年建成,故名“万名塔”。


万寿宫又叫江西会馆,是在凤凰做生意的江西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所建。4000多平方米内矗立殿宇、房舍20余间,或飞檐翘角或回廊游转,或卧龙啸空,或奇兽驰地,可以说是殿宇楼台荟萃的建筑艺术大观。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独特,雕琢玲珑剔透的建筑群落。紧靠大门与高大门楼连为一体的,北有阳楼,西有遐昌阁。大门内9级台阶之上凌空矗立正厅,而后是正殿。

遐昌阁坐落在城东万寿宫内,背后东岭挺秀,前面沱水东流,环境旖旎雅致。阁楼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为六方木质阁楼式结构,共三层,高20米。阁以抬梁式大木结构为主体,阁内12根大柱支顶,一层一檐,逐层向内收缩,似塔而非塔,造型独具匠心。屋面下层平缓而上层陡峻,各层出檐起翘,檐下卷棚支撑;第三层屋面6条垂脊交汇于一点,上盖彩色玻璃圆葫芦宝顶,古朴典雅。


凤凰文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最初是作为学校(当时叫学宫)修建的。前面安装一排镂空雕花门。大成殿共三间,通宽14.4米,进深12.7米,通高16.5米;殿内有硕大的中柱4根,每根直径约52厘米,高15米。大成殿为穿斗式抬梁构架,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造型优美。我们中国的古建筑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它是整座建筑物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大成殿九条屋脊都用的是琉璃瓦,脊上有两个蹲兽,这是很高的等级。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凤凰古城堡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82.慧光塔

慧光塔位于连州市慧光路南端慧光公园内,始于南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是我国最古老的砖塔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85年国家文物局拔出专款,对慧光塔进行维修,加固了塔基,倾斜不再继续发展。慧光斜塔,是连州这座古老的城市的标志之一。

慧塔的旁边,有一个用生铁铸造的古塔顶盖。当年建塔时,因塔顶盖太重,无法提升上去,只好搁置在塔的旁边。因此,古有“惠州古塔无影,连州古塔无顶”之说。整座宝塔为木构塔,唐宋年间修建成楼阁式砖木塔,外墙为土红色,平面呈六角形,内部为斗拱型结构,塔身中空,有梯道可登,每层有回廊环绕,塔高九层十七级49.86米,每层用砖砌出角柱,层层向上递减,呈直线收缩,造型美观。站在塔旁,明显感觉到这座塔的中轴线不是垂直的,而是向西倾斜1米多。原来此塔的塔基是建在一座小石山的山尖上,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和地壳运动,塔基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东高西低,造成塔向西倾斜。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慧光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83.龟峰塔

龟峰塔位于河源市东江边的龟峰山上。传说神仙因同情终年为水所害的河源人,萌发了恻隐之心,在新丰江与东江汇合的地方放了一只大水龟,让它变成一个山包,然后建一座塔以镇水妖。故此山称为龟峰山,塔名曰龟峰塔。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是广东省公历年份可考的南宋早期楼阁式砖塔。

龟峰塔平面为六角形,第一层外边长为4.8米,内边长为1.6米,墙体厚为3.3米,塔高42.6米。塔正门向东,外观为七层,内为十四层,一明一暗,有如竹子,节节上升,层层收分。各层设有杉木楼板加铺方砖,其中暗层有穿墙上下两个门,四个佛龛。明层有一门上通另一层平台和五个门孔通外边平座栏杆,沿阶梯盘旋而上,可达顶层。平塔属青砖结构,平座和出檐均用隔层狗牙砖叠垫出挑,出檐较其它塔宽厚。平座设有木栏杆,每层六角均有角柱,柱间饰横架栏额相连,为典型宋代仿木楼阁式砖塔。每层塔檐现改用灰色琉璃瓦,施瓦当滴水,角梁下悬挂铜钟。龟峰塔经八百五十七年的风雨侵蚀,原塔顶已失,台基被堆积尘土埋没,塔檐与平座崩塌,瓦面无存,塔内各层原有木楼板亦已毁坏殆尽。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龟峰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84.六榕寺塔


六榕寺位于广州市的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内外闻名的古刹。寺中宝塔巍峨,树木葱茂,文物荟萃,历史上留下不少名人的足迹。六榕寺因苏东坡当年为寺庙题字而得名。它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六榕寺和寺中的花塔一样,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加之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六榕寺的别称)以塔显”之称。


花塔东为山门、弥勒殿和天王殿、韦驮殿,还有苏东坡画像和有"六榕"的石刻等古碑10余方。塔西为大雄宝殿,高14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内供奉清康熙二年(1663年)以黄铜精铸的三尊大佛像。佛各高6米,重10吨,仪态慈祥,它是广东省现存最大的古代铜像。大殿南侧现重建了说法堂,榕荫园内有六祖堂、观音殿、僧舍斋堂、功德堂、藏经阁等。


六榕寺塔高57米,八角九级,里面十七层,沿梯级登至塔顶,可俯瞰全市景色。塔的外形华丽壮观,檐角都悬挂吊钟,整个塔好像是花朵叠成的一根花柱,塔顶好似长在最高一朵花上的花蕊心。

六榕花塔位于六榕寺中央。平面呈八角形,外观9级,内连暗层共17层,高57.6米。塔身除斗拱及楼层、栏杆用木制外,其余大部分用砖砌就,作井筒结构,首层直径12米,各层砌砖叠涩挑承平座和瓦檐,并逐层向内收进,塔壁上多处有“广州净慧寺宝塔砖劝首林主簿并转运司监劝史首王”等铭文砖,首层的副阶和各层琉璃瓦檐出檐较浅,则是晚清重修时的式样。二层以上的木栏杆,1980年修复时采用仿宋式斗子蜀柱勾栏式,楼梯作穿塔壁绕平座式。


南朝始创建的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塔在殿前。此殿保存到明初,洪武六年(1373年)割寺之半为永丰仓时被割去。洪武八年住持僧愈坚建觉皇殿(在今塔东),六榕寺即以此殿为大殿,正中门额挂着长形木刻匾“觉皇宝殿”,明清年间数次重修,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获皇帝赏赐匾额“清修忠悃”,悬在殿梁上。

重建的观音殿1988年2月10日竣工,新殿坐落在六祖殿前榕荫园之东,建筑面积220平方米,高11米,以清代风格为基调,并糅合南方殿宇特色。


藏经阁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六榕寺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85.广裕祠

广裕祠位于广东省广州从化区太平镇钱岗村,有七处历史文字的印记,建筑面积共816平方米,占地约992平方米。广裕祠堂共三进,坐北向南,主座均为木构架,两旁山墙承重、屋面素瓦、悬山屋顶,是珠三角地区祠堂中具明显北方风格的实例。


广裕祠作为一个宗祠,一直香火不绝,而解放前,广裕祠曾是当地游击队的司令部和粮仓;大跃进时成了公社的食堂;“文革”期间,成了“造反派”的总部;后来又作为下乡知青的宿舍。这么多历史过去后,可能别的祠堂早就面目全非了,但是,广裕祠的宝贝是藏在头顶的,而且是在主梁里,所以得以幸存下来。


在广裕祠中发现了一件旷世珍宝:广州的清明上河图。其西更楼上的一块长8.7米,宽0.3米的“江城图”封檐板,反映了清代广州珠江河北岸沿江城市风光和乡村生活风情。封檐板以浮雕、镂空雕的形式,向人们再现了明清时期珠江两岸的风光:河边有下棋的、钓鱼的老头,有戴高帽的洋人,有民居、商铺;东部的大沙头,当年仍是郊区,一片田园风光,牧羊、砍柴、呈现农耕风貌。难怪有人将封檐板称作“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陆秀夫(1236年-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后,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这个祠堂颇有来历,据说当年南宋宰相陆秀夫在广东崖门以身殉国后,其南迁的部分族人秘密逃到此处藏匿,几百年后发展成钱岗村,广裕祠就是陆氏家族的宗祠。


复制的《江城图》封檐板局部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广裕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86.南社村和塘尾村古建筑群


南社立村于南宋末年,现今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建筑,有25间祠堂,100多古民居间,村落以水塘为中心,两岸祠堂林立,影影绰绰。巷道曲幽,民居密布,古韵清悠。古榕婆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村内保留大量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等古建筑构件,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百岁坊是为纪念百岁的四位老寿星而建,大家看它飞檐斗拱,古朴壮观,重修这作牌坊时却运用砖木,雕花榫铆,谨依原样,所以极好地保存了当年的风貌。旁边还有百岁翁祠,是一位百岁老人遗命用自己所居古屋改建的。资政邸,是光绪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的谢元俊的府邸。它坐落在小丘之腰,石级,栏杆还保持着当年的高贵气派,两廊的花楣精美绝伦,厅中的垂花门镂刻着花卉群鸟,上面的孔雀尾、凤凰头都凸出木外,栩栩如生。


谢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清代曾修缮,1995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6米,总进深12.7米,占地面积约122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立柱、门框、墙脚石,麻石柱础、台阶、塾台。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碌灰筒瓦。头门挂匾“谢氏宗祠”,进门屏风。后堂悬挂“聚顺堂”木匾。后堂神台供奉陈留堂上谢氏历代祖先牌位及明九世祖至民国廿三世谢氏祖先牌位。

简斋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明清古建筑群西门塘北岸,建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清光绪三年(1877)、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两进两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4米,总进深15.2米,占地面积约143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首进两侧置塾台,红砂岩门匾阳刻“简斋公祠”,檐下保留清代彩绘壁画,檐板及斗拱梁架雕刻细腻精美,灰塑博古脊。大门进去有屏风,右侧墙上嵌一块光绪三年重修碑。二进“敬康堂”,瓜柱抬梁承重,灰塑龙舟脊。谢简斋,生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享年59岁,生三子,长子怀简,次子少简,三子爱简。该祠对研究岭南地区祠堂具有很高的价值。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南社村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尾明清古村落位于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以古围墙为界,全围(东莞地区称村落为“围”,靠近池塘的显著地段为“围面”)总面积为39565平方米,现存古民居约268座,21座祠堂,19座书室,10眼古井,4个围门,28座炮楼。据族谱《陇西李氏家乘》记载,宋末李栎囚遭权贵排挤,只身由东莞白马逃来塘尾,被黎姓人家收回并配与女儿,历元、明、清近六百年的发展,李氏逐渐兴旺,至光绪年间达到鼎盛,人口增至1000多人。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历代有维修。五开二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梁架结构,硬山顶。宽17.8米,长43.7米,占地面积777.9平方米。明成化年间李质中举后,在宗祠追远堂挂“文魁”木匾,文革期间木匾被毁。民间二十一年(1932)宗祠辟为东莞第十六间小学,为石排第一间小学。

景通公祠:始建于清中期,为十世祖景通家祠,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硬山顶。宽9.5米,长17.1米,占地面积162.45平方米。封檐板、梁架木雕和犁头、横梁石雕工艺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充分反映塘尾古村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人民公社时期,公祠成为生产队办公地,后进祠堂墙上仍清晰地保留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忠”字像和宣传标语,是重要的文革历史文物。


梅公祠:建于道光年间,为十二世祖家祠。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宽8.8米,长14.3米,占地面积125.84平方米。梅公祠保留从明代十世祖至清代二十二祖的祖先牌位原物,为东莞地区罕见。公祠还摆放了塘尾民间信仰神康王的神像,因而又称康帅府。

敬如公祠:堂号永思,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5年)年,2006年重修。敬如公讳大相,字绳裔,号敬如,为塘尾李氏6房18世祖。敬如公祠是本地区典型的三间两廊的型制,面阔9.7米,进深11.75米。该建筑干净雅洁,内部梁架结构合理,保存完整,以其在空间组织等方面的巧妙手法而独具特色——公祠右廊被处理成一个小庭院,内有水井、花坛及松树落水管,四面墙上有花窗,八边形的门洞与中心天井连通,空间精致有趣,灵活生动,与同类祠堂建筑严谨肃穆的造型布局形成鲜明对比,也形成该祠堂的独特之处。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塘尾村古建筑群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87.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笔架山或称东山,又因韩愈而称韩山。韩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

韩文公祠倚山临水,环境清幽。祠堂现有三层殿阁。正门是胡耀邦题写的匾额,进入正殿的蹬道,使人一步步仰视韩愈塑像前进,令人肃然起敬。

祠内石柱镌刻对联、四壁环生历代碑刻40面,记载着韩祠的历史和韩愈治潮业绩以及颂扬韩祠的诗文。正殿左侧有碑刻“功不在禹下”,这句话本出自韩愈的文章。在古代神权、皇权的双重压抑下。

韩文公祠,即韩愈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韩愈,由于向皇帝提出停止迎接法门寺佛骨到长安供奉的建议,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讲情,改贬为潮州刺史。

2006年05月25日,韩文公祠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388.道韵楼


道韵楼,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北部山区三饶镇南联村,建于明末清初,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被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八角形土楼。道韵楼俗称大楼,呈八角形。道韵楼的造型是仿周文王八卦形设计,整座楼呈八卦形,卦与卦之间巷隔开。楼内充满8的倍数——72间房、32口井、112架梯。围楼内广场中有两口井,象征太极中的两仪阴阳鱼眼。座南朝北,周长328米,高11.5米,墙厚1.6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建于明末清初,是迄今被发现的中国最大的土楼,有着400多年的历史。在正中门楼,上书有“道韵楼”3个大字,这是邑人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命笔。


2006年05月25日,道韵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389.从熙公祠


从熙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彩塘镇金砂管理区斜角头,为旅居马来西亚柔佛洲侨领陈旭年所建。兴工于清同治九年(1870),告竣于光绪九年(1884),历时十四年。从熙公祠坐东向西,面宽31.22米,进深42.25米,为二进院落布局,前厅与后厅之间是天井,两侧有廊轩,后厅有抱厦,形成四厅相向的格局,后厅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斗拱抬架式木结构,地面铺大理石规格砖。

琳琅满目的建筑装饰,使整座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首进门楼前理分置精致石狮一对,门楼屋架为双面镂空石雕

。而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镶嵌于门楼石壁上的四幅石雕.这四幅石雕分别以士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为题材,每幅石刻都很好地运用了“之”字形的构图,将不同时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画面,浓缩故事情有节。表现最富戏剧性的瞬间。

一幅“渔樵耕读” 图,分布了二十五个人物或穿插于亭台楼阁之上,或出没于山林曲径之中,或抛网捕。或牧牛而归,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花鸟虫鱼”则以自然取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展翅的鸟,跳跃的鱼,肥硕的荷,怒放的花......无不惟妙惟肖,尽态极妍,其艺术造诣之高,堪称一绝。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从熙公祠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390.陈芳家宅


陈芳家宅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前山街道办梅溪村,包括陈芳故居、石牌坊群和陈氏墓园。陈芳故居位于梅溪村口,建于清代晚期,总占地面积5742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包括陈公祠1座、大屋3座、洋房和花厅各1座。

清道光五年(1825年),陈芳出生于梅溪村,二十八年(1848年)开始在夏威夷经商,后来成为当时檀香山华人百万富翁第一人,有“商界王子”之美誉。陈芳致富后不忘家乡,对国内多有捐助。此石牌坊群就是光绪皇帝为陈芳及其父母等人在家乡热心公益事业而诰封兴建的。

陈芳(1825-1906年),字国芬,广东省香山县下恭都杨梅斜村(今珠海市前山镇梅溪人)。经营致富,成为华侨中第一个百万富翁,被誉为“商界王子”。

清道光五年(1825年),陈芳出生于梅溪村,二十八年(1848年)开始在夏威夷经商,后来成为当时檀香山华人百万富翁第一人,有“商界王子”之美誉。陈芳致富后不忘家乡,对国内多有捐助。此石牌坊群就是光绪皇帝为陈芳及其父母等人在家乡热心公益事业而诰封兴建的。


石牌坊群,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原为4座,现仅存3座,均为三间三楼式石牌坊。

陈氏墓园,园内葬有陈芳妣陈母李氏安人,以及三子陈庚虞,长孙陈永安等。为石砌灰砖墓,座北向南,占地2000平方米,筑有凉亭,竖有民国时期广东督军莫荣新题写的“胜地佳城”石牌。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陈芳家宅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0)

相关推荐

  • 2021年•元旦贺词

    2021年·元旦贺词 各氏族文化研究专委会.祠堂理事会.谱牒文化研究理事会.宗族事务机构理事: 大家好! 今天是2021年的元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新年到来的D一天,我代表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 ...

  • 仓门梅庄欧阳公祠

    位于广东顺德均安镇仓门乡,地处仓门大道与石龙街交叉口西100米.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清代光绪八年(1882年)重修.主体建筑硬山顶式,抬梁式木架结构,前堂与后堂之间为天井,两旁为 ...

  • 中国古建筑中的科技与智慧(一)

    中国古建筑共有十六种类型.五种结构形式,唯一的共性特点是木结构.它们无论造型.结构和材料都是中国本土的,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北京科技报社协办的 ...

  • 漫步增城古驿道 品读历史文化遗产

    夏街古驿道保留着数座规模较大的祠堂,以及众多风格完整的古民居. 南粤大地,古驿纵横.绿水青山,鸟语花香.漫步在增城夏街古驿道,走在800米的麻石板古道上,"笃笃"作响,抬眼看去,石 ...

  • 文史丨电白古建筑文化景点(下)

    电白建筑,历史悠久,曾几何时,古建筑文化遗产给厚重的历史留下了不少鲜活的空间与生命,那一栋栋楼宇.寺庙.园林.民宅.城墙--便是古代电白人智慧与才干的有力见证,也是是千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美丽风景.下面 ...

  • “寺塔的海洋”之---秘密寺

    [秘密寺] --- 挤进"国保"的清代房子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一项,在晋国名下共列12座清代建筑,其中的11座古建筑或者我亲到过现场,或者通过各种资 ...

  • 中华温氏十大祠堂:当之无愧的最美宗祠,尽显温家气派!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温",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温氏总群" 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中华温氏家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宗亲交流.让我们携手 ...

  • 徽州古建三绝——祠堂、民居、牌坊

    汤显祖曾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的古牌坊与古民居中的天井.古祠堂并称"徽州三绝".徽州的砖雕.木雕.石雕被称为"徽州三雕",徽州 ...

  • 顺德北滘碧江

    碧江村位于广东省东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建村于南宋初年,因有一小山岗称碧岗而得名,后用粤语的同音字改称''碧江''.明清时期属顺德四大圩镇之一.碧江从古至今人才辈出,从宋代开始,共走出了26位进士和14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

    第六批国保--三.古建筑(共计513处) 本篇要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98 Ⅲ-1 承恩寺 明至清 北京市石景山区      299  Ⅲ-2 地坛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11.关岳庙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2.醇亲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3.广济寺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4.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21宝云塔 宋                 河北省衡水市 22修德寺塔 宋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31柏林寺塔 元                          河北省赵县 32正定府文庙 元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41真武庙 明         河北省蔚县 42常平仓 明         河北省蔚县 43蔚州灵岩寺 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51万全右卫城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2洗马林玉皇阁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3金门闸 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1定襄关王庙 宋        山西省定襄县 72妙道寺双塔 宋        山西省临猗县 73禅房寺塔 辽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81东邑龙王庙 金至清      山西省潞城市 82乡宁寿圣寺 金至明      山西省乡宁县 83净因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