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在他的《正义论》中,提出了一个概念:“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大意指欲建立最公平的规则,制定者就不能提前知晓自己未来的角色以及利益诉求,否则人的私欲会本能导致规则的制定出现倾向性。而那个“对自己未来角色”的无知假设,就叫做“无知之幕”。这个概念无需理解,它与我们今天的主题无关。只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概念名称与它相近——妄知之幕(我起的名字)。何意呢?很简单,——无需知道或过多涉足的内容及领域,或者了解的成本过高,且又不具有核心价值。对一位食客来说,我无需知道你的食材、辅料来自何处,如何烹制。只要夹菜入口,感受其美味与否即可,一尝便知,——食材不好、烹饪不对,想美味着实也难;对一位书家而言,也无需了解这纸笔的制作工艺。称不称心,顺不顺手,上手落笔便知,——想必那工不精、料不实的纸笔,要顺手称心也难。以上食材、烹饪的内容,就是食客的“妄知之幕”;纸笔的制作工艺,就是书家的“妄知之幕”。其实食材的种植、饲养,以及加工阶段也可以视为厨师的 “妄知之幕”。一位称职的厨师也一定具备属于自己的判别食材品质的经验与技巧,就像“三洋南货店”里的陈师傅,用区区三根竹签就能判别出火腿的品质,——他压根儿就不会看所谓的“身份证明”。很多情况下,我们处于被动地位而无法获得充分的信息,但有时候你却要主动去回避“妄知之幕”里的内容,——因为那大多都是间接信息,有可能不真实,或者过度夸张,或者故意隐瞒。哪怕这种不真实度只有10%,也将会误导或干扰你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证实或证伪的代价又太大,更重要的是食材的核心价值也不是它的出处,而是它最终的味道,所以明智的选择往往就是刻意回避掉那些“冗余”内容,——直接下锅,嘴里见!“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这个道理再实用、干脆不过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孔老夫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说人话就是:“不是你那一亩三分地,就别去操那份闲心……”。至此,你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吧?——对,还是在说茶,具体些是在说泡茶与品茶:作为一名开汤茶师,茶行业里的厨子,我真的不需要那些所谓的“前端信息”,甚至还要刻意去回避它以保证我客观、中正的判断。而很多朋友却恰恰相反,在对照着茶品说明去泡茶,“因为说明上写着'生长环境优异’,所以它应该有花香,那我就要泡出来;因为'树龄在500年左右’,所以厚度、甜度应该不错……”如果照您这么拿着茶品说明就能推测出准确汤感的话,那这茶基本也就不用再喝了,——但事实上,这样的推测大都不准确。教条主义害死人哪……还有很多茶友,也一直没弄明白茶叶终究是要品滋味的。整天纠结于树种、水土、工艺、仓储,……然后把自己的茶泡得极难喝。这些人正是掉进了“妄知之幕”的窠臼,而不得出。看着他们没能在茶中获得真正的快乐,我的心里别提是什么滋味了……希望有机会能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吧。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