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老子|去彼取此

欢迎光临篆刻学堂

闲坐窗前,赏一枚印

读一本书,解一个字

去彼取此

01

作品简介

印文:去彼取此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40×18毫米

02

诵读经典

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不德:不以德为德,不自居有德。

不失德:不失去德,意指拘执于德,即自居有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德无所作为而又无心作为。

莫之应:没有人回应。

攘臂而扔之:伸出手臂来加以牵扯。

薄:衰薄。

前识:预先有所认识,也就是成见。

华:花。

去彼取此:指去彼“薄”、“华”而取此“厚”、“实”。

引自汤漳平、王朝华的《老子》

03

品味经典

上德之人,对人有德而不自以为德,所以才有德。下德之人,对人一有德就自居其德,所以反而无德了。因为上德的人,与道同体,道是无所为而为,所以他也是无所为而为。而下德的人,有心为道,反而有许多地方却做不到了。

上仁之人,虽然是为,却是无所为而为;上义之人,尽管是为,却是有所为而为;上礼之人,就更过分了,他自己先行礼,若得不到回答,便不惜伸出手臂来,引着人家强就于礼。

由此看来,失去了道然后才有德,失去了德然后才有仁,失去了仁然后才有义,失去了义然后才有礼。礼是表示忠信的不足。等到步入礼的境界,祸乱也就随之开始。智慧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至于以智慧去测度未来,更是愚不可及的事。

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以忠信为主,而不重视俗礼;以守道为务,而不任用智巧;务必除去一切浅薄浮华等不合乎道的,而取用敦厚质实等合于道的。

引自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早飞摄

04

说文解字

: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禮》:“獲者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七庾切。

——许慎《说文解字》

取字由又和耳组成,表示用手取下一只耳朵。古时候,人们打猎,或打仗时,会把猎物或俘虏的左耳朵割下来,以此作为计功的依据。捕获猎物或俘虏就是取,因而取的本义即为捕取。

《周礼》有记:狩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郑玄解释说: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这里是说:古人捕猎,捕到大的野兽要归公,捕猎者在把猎物交公之前把猎物的左耳割下来自己保留。等到部落开总结会时就把自己手中的耳朵拿出来数一数,以此确定各人的功劳。

在战场,有的士兵英勇善战,杀敌无数;有的贪生怕死,没有被敌人杀死已是万幸,哪里还能指望他去杀敌。为了能明确战士们的战功,便也采用了割取左耳的办法,战后看谁取的耳朵数多,以此来计功。后来也以割下敌人的首级(头颅)来计功。苏轼《阳关词》: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取的本义是捕取,获取。而这种取得绝不是轻而易举的,是经过了一番努力,一番你死我活的拼搏才有的。物非自有而欲取之,必定要付出一番艰辛的努力,甚至是流血牺牲。打仗要取得胜利,革命要取得成功,读书要考取功名,种田想取得丰收,交友想获取信任,这些都非易事,都需要有艰辛的付出。

取之艰辛,在于欲取的一方拼命的想取,而被取的一方却也拼了命地不予。于是一番争斗就在所难免了。要避免这样的争斗其实也并不是没有可能,那就得如老子所言: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若果能如此,人与自然大概能够和谐共生吧!

早飞

2021.2.13

05

名印鉴赏

这是一方战国时期的铜印,纵14毫米,横14毫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印文内容下期公布,敬请期待!

(上期答案:敬事)

(0)

相关推荐

  • 帛书《老子》甲、乙本与王弼本逐句对照 之 第一章

    <德经> 注:帛书<老子>甲.乙本,均为<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第一章(今本第三十八章) 注:下文中[ ]内文字为帛书出土后原文毁损,经勘校其他版 ...

  •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诗解 - 简书

    琴诗书画关注 2019.03.19 17:55:39 38章上德不德篇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诗解 题文诗: 德者得也,至德不得,以无为心,以虚为主, 至虚至无,至始至幽,至实至有,不求而得, 不为而成,至德 ...

  • 德经之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帛书校订本: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八章

    <道德经>通读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 ...

  • 篆刻老子|去甚

    欢迎光临篆刻学堂 闲坐窗前 赏一枚印 读一本书 解一个字 去甚 01 作品简介 印文:去甚 作者:早飞 材料:寿山石 尺寸:38×15毫米 这是一枚随形朱文印,全印两字上下排列.印面较大字较少,更需要 ...

  • 道经之十二、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

    帛书校订本: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白话通译本: 五光十色,会令人眼花缭乱,失去辨别能力.驰 ...

  • 《道德经》第十二章:去奢取淡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匀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五色使人眼花缭乱, ...

  • 分享 | 充分读懂英文文献的6个建议,不懂找它老子去!

    作者:赵小六  解螺旋获作者授权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英文论文之所以难读原因有二,分别是1)高密度的专业词汇以及英文论文写作的一些特殊表达形式,2)一篇高端论文所研究的问题一般都 ...

  • 《道德经》智慧: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原  文: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五 味 令 人 口 爽 ﹔  驰 骋 畋 猎 , 令 人 心 发 狂 ﹔ 难 得 之 货 , 令 人 行 妨 .  是 以 圣 人 为 ...

  • 朱培尔:篆刻向何处去(一)

    书法馆 点此关注书法馆.我们都是书法播种人. Official Account 作者:朱培尔 一.篆刻与书法发展历程的比较 以书法的发展作为篆刻艺术发展的参照体系,对篆刻今后发展趋向的推断,有着重要的 ...

  • 西出函谷关好比穷游,一头青牛能走多远?说老子去印度的,你够了

    老子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可以说,道家思想开启了华夏先民对于宇宙和自然的哲学思考,意义深远. 关于老子本人研究和传说,也是历代不绝.尤其是道教开派之后,将其尊为鼻祖--万物之祖太上老君的 ...

  • 新手学习篆刻怎么样去选择篆刻刀呢?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小编,说他们想学篆刻,但是市面上的篆刻刀种类太多了,不知道买哪种,下面小编就这个问题给大家说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于新手来说,没有必要购买就直接购买一套,一套中包含了各种大大小小的 ...

  • 【小小说】春明/老子去哪了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春明 谁能告诉我,老子去哪了? 我走遍大街小巷,受够了冷眼相向.有好心人,戴着橡胶手套投食过来,我闭上眼,狼吞虎咽.那人说:看啊,长毛狗哭了!那狗流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