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一席软烟罗【醉潇湘】

想有一席软烟罗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提到了一件极其罕见的东西,是一种极薄的罗,用以糊窗屉或作帐子,叫做软烟罗。
刘姥姥二进贾府,贾母带众人一同游大观园,来到黛玉的住处,见窗上糊着的纱旧了,想为她换新的,便命人去库房里寻找一种叫做软烟罗的东西来——
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像,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
"凤姐儿道:"这个名儿也好听。只是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见过这个名色。"
贾母笑道:"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
软烟罗被描绘得这样神奇,已经不仅仅是用一个美字或是一个好字能够概括和形容的,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料子呢?
"罗"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罗在商代已经出现,在唐代,浙江的越罗和四川的单丝罗均十分著名。其中单丝罗表观具有均匀分布的孔眼--后来称为纱。金银丝翠色纱罗我们通常称的绫、罗、绸、缎只是日常生活中对丝织品的通称,并非一个完整的分类方法。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丝绸面料名目繁多,仅"罗"就分生罗、熟罗、横罗、直罗、七彩罗、九丝罗。其中"软烟罗"只是其中一种,而"霞影纱"是根据颜色分的。
我国古代的丝织品,光名字听上去就让人心醉,单说锦、纱、绫、绢这些便已经温婉柔美的不得了,罗更可以说是位列丝织品之首。单单是罗,已经是一件极美极好的东西了,软烟罗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贾母说起软烟罗的时候,像是说着自己一生繁华如锦、匆匆流逝的青春岁月,她的记忆如此清晰,回忆着“软烟罗”做的帐子,回忆着“软烟罗”糊成的窗屉。她说:“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与其说是贾母回忆,不如说是作者曹雪芹带着深厚感情回忆那段历史。曹雪芹的幼年是在极尽奢华的贵族家庭中度过的。尽管当其著书时,家庭早已衰败,到了“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但幼年贵族生活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于是在穷困潦倒中,他提起笔来追念往事。
清朝在江南地区设有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这三处是全国丝织业最发达的地方,掌理全国织锦业的生产。“织造监督”,始置于明代。江宁织造与曹雪芹的祖上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开始,曹家三代任江宁织造长达五六十年之久。王熙凤叙述了大板箱里的“软烟罗”有各式折枝花样,有流云卍蝠花样,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看来这些是做帐子、糊窗纱的珍贵织品,上面还有一色剔花的透织图纹花样。做了帐子窗纱,映着光,流云蝙蝠、百蝶穿花,像定窑瓷器上单一色系的划花,或清代挖云剔花的龙纹碗,雕花图案,不映着光,是看不出来的。那样的摷丝手工,那样的编织剔花蕾丝技术,那样精致细腻的染色品位,雨过天晴、秋香、松绿、银红……明末清初的大诗人吴梅村就有词赞美道:“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郑板桥在《长干里》写道:“缫丝织绣家家事,金凤银龙贡天子。花样新添一线云,旧机不用西湖水。”这是清代南京等地织锦业兴盛的真实写照。

软烟罗,一个软字,缠绵娇柔,像是女子多情的回眸,出浴后的玉肤冰肌,闭上眼睛,静静的想像,仿佛都能听见娇娇弱弱的吐气如兰的呼吸。一个烟字,朦胧迷离,如同云里雾里观画卷,似有无限内涵囊括其中,却又看不大分明,越是看不清楚就越是想看清楚,拨开那迷雾一层又一层,却始终没有尽头。这样的罗,挂在林妹妹那样的女子房中,愈加显得动人。

在这个现代化快节奏的时代里,好想有一席软烟罗,触摸着那嫩滑丝柔的质感,似乎还嗅到了它散发的芳香。就这样深深沉醉,一梦千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