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所好唯高雅——《论语》悟读【415】

岂为功名始读书,不因果报方行善。

《论语》第十六篇第五章:

【原文】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yì,通逸,放荡)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

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纵享乐为快乐,以安逸游乐为快乐,以宴饮无度为快乐,是有害的。

【悟读】

一花一佛一世界,三摩三藐三菩提。

一花一世界,见微可知著。大小是辩证的,小非真小,小中见大

生命的本质始于真实,细节的诚信尤见真实,心灵的纯净更显珍贵。真善美,是古今中外人类永恒的共同的追求。

一个人的行为往往由自己的内心主导。主内的偏重行为的动机,偏重人的品性;主外的偏重行为的效果,偏重人的动作。二者合二为一,不可割裂。

所谓兴趣,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喜欢做的、愿意做的事情。兴趣背后,蕴含品德。

本章夫子列举了人们应该培养的三种高尚兴趣,即“节礼乐,道人之善,多贤友”;同时提出了必须杜绝的三种低级趣味,即“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

夫子本章之核心思想是,追寻高尚,远离低级

三种有益的兴趣中,“节礼乐”,主要基于道德层面,以节制礼乐为乐,做有益有趣有味之契合生命真谛的事情,不图一时之快。暂时成功和一时之快,皆不是人生的真谛和真正的成功,疯狂的背后往往是极度之空虚;“道人之善”,是重视人的言行。背后言人之坏,司空见惯,但伤人伤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感同身受,将心比心;“乐多贤友”,指的是人际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然朋友不可滥交,须区别对待生命中的患难之交、酒肉之交、利益之交等。

此生所求唯高雅。生命之中,重要的是才华,更重要的是有趣之灵魂。短暂的狂欢,低级的趣味,皆非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长久或真正成功。

本性具足,每个人都有佛性。生命的灵性终须走上回归之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生命的真谛如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