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光瑞:正月十五闹花灯
· 文化范儿 出品 ·
齐光瑞:正月十五闹花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
来过东北看过二人转的朋友,一定看过二人转《大观灯》,这个节目是东北地区最具代表的早期小品形式。当年,表演艺术家赵本山和潘长江就以它而火遍整个东北地区。主要情节说的是: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相约着去观灯,路上在两人相互作弄中路遇一个个演出团队,于是两人开始点节目,这些演员便各展绝活儿,将自己的才艺都展现出来。因为没有固定的剧本,点的节目可以随心所欲,因而,演员在表演时就可以尽情的发挥,随时随地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而编排节目,既能坚守传统,又可以与时俱进。
十五的灯笼,是有心的人早早就扎就的。品种可以随心所欲的创造,像龙灯、宫灯、彩灯、走马灯等等,形状各异,各具特色。这些灯笼制作起来其实是很简单的,灯的骨架子是用竹匹子或高粱秸秆像做鸟笼子一样,镶嵌成各种形状,再用五彩纸裱糊上,底部要有装蜡烛的插座,对应的上部还要有出口,免得火苗儿将纸给烧着了。
每年,匠人们都绞尽脑汁地构思新奇的花灯,在我记忆中最常见有几大类:神话的,如“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猪八戒背媳妇儿”“嫦娥奔月”等;历史故事的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动植物的有“荷花灯”、“鲤鱼灯”“白菜灯”“狮子灯”等;生肖的有“龙腾虎跃”、“老鼠娶亲”、“三羊开泰”、“金猴献桃”等。不管是哪类,都是以吉祥如意为主题。但最多的还是大大小小的红“囍”字和“寿”字、福字灯和娃娃灯,有的还画上或写上“招财进宝”、“连生贵子”等吉利之词以或思古幽情的人物风景画。透过灯光照射,花灯上的山水、花卉、人物等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盏盏花灯艳丽如幻,五彩缤纷,那妙曼的灯影儿,极富美感,非常好看。
这些灯都是可以拿着走的,在村里也大多是有秧歌队来用,几乎每人一只灯,扭秧歌儿时,一手攥着彩绸儿举着灯笼,一手舞动彩扇儿,随着锣鼓点儿和唢呐音儿翩翩起舞。也有不能移动的灯,这种灯大多都很大,固定在一个位置,里边点的夜不是蜡烛和煤油灯,而是电灯,有挂着的,有立着的,也有座着的,灯下栓着纸条儿,写些谜语,谁猜着了,就将纸条儿撕下来找管理人员要奖品。在这些灯中,最华丽的要算走马灯了,灯在里边,有机关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或故事在不停地转,像演电影和幻灯片儿皮影戏、一样,很是招人儿。
人家大人能找村里的工匠制作这些形态各异、机关密布的灯供大家欣赏,我们小孩子就得自己动手了,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虽然不会扎彩灯,但我们也有我们的招术:那时候虽然穷,但拜年、串门儿的风俗是不变的,平时串门儿走动不需要表达意思,但到了年节,你若曾求过人家给你办过事儿,那这个时节就得表示一下感激之情。曾经借过你钱,帮助过你当官儿、上大学、参军的领导你要感谢;给你保过媒的媒人,给你孩子接过生的接生婆等,这些在你或你的亲人曾有过重大活动的关头帮助过你的平民百姓也要看望;还有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老丈人儿老丈母娘以及走动比较频繁的亲属也要更进一步的增进感情,这一走动就得带礼物,而那时的礼物也大多是烟酒糖茶、糕点罐头等。别的做灯笼用不上,但那装水果的罐头瓶儿却是做灯笼的极佳原料。
做时要先将罐头瓶洗净凉干,截一段儿高粱秸秆儿,长度要以能放进罐头瓶里不松动为佳。在高粱秸秆中间扎个小钉儿,或抠个小槽儿,以能放进蜡烛为宜。再将罐头瓶口处栓上绳儿,系在木棍儿上,这个灯笼就做得了。年三十或十五晚上,天刚擦黑,我们就都按捺不住地点起了自己的灯笼,不用招呼,一个个便从自己家兴高采烈地走出来,有的下巴上还带着饭粒儿,也有的打着饱嗝儿,着急的甚至连棉帽子都不戴,光着小脑瓜儿就往出跑,霎时间,小村里就叽叽喳喳、星星点点地红火热闹起来。
等到天黑得彻底时,各家各户便开始洒路灯了。透过霭霭夜幕远远望去,那上有盏盏灯花银光闪闪,宛如点点繁星烁目,下有堆堆篝火燃烧正旺,仿佛火树银花不夜天,很有杜甫的诗韵:“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在阴沉的黑夜,村路居然比田野还容易看得见,村庄更容易辨得清。放眼四望:眼前的灯火是明亮的,似乎所有洒灯的人都是诗人,都在用自己的手在捕捉那诗歌的意象。
洒路灯的习俗是源于“人要过节,小鬼儿也要过节。”的说法而衍生出来的。其实,细一考究,觉得还是祖国“孝文化”的延续。因为活着的晚辈去祖坟给故去的先人送灯,本意是让故去的亲人拿着灯笼儿好照亮回家的路,在过团圆节时回家和亲人团聚一下。
首先要由家里的领导(不是女领导)将这些灯做好后,在日落星出前开始点灯送到祖宗灵位上,祈求祖宗显灵保佑家人一年平安、生活幸福。然后再送到天地、灶神、财神等精神领导的牌位上,以求这些神仙赐福家人发福生财、福寿安康;再送到仓房、牛马猪圈、井沿儿、禽舍等处,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最后送到大路口,祈求出入平安,家来四面八方客,带着东西南北财。最后由每家的领导率领长房长子将灯送到祖坟上去。
往祖坟送灯时是有很多忌讳的,首先要注意:见到熟人千万不能说话,如果非要说点啥表明你和他的友谊,那也只能是点头示意或用眼神儿交流,一般都会心领神会的。这个说法表面上是说能显现出祭奠祖宗的严肃崇敬心情,其实,是别人害怕将你的亲人给带到他的家里去。谁大过年的没事找事啊!
还有,到坟前点灯时,千万不要借别人的火柴或打火机用,因为借别人的火意味着自己没能力,不能使自家的小日子过起来。日子不红火,发不了财,那是要让人笑话的。给祖坟送的灯最好是豆油灯,意味送金银灯,让祖宗在阴间金银常有、富贵荣华,能荫及子孙。千万不要送煤油灯,不仅仅是因为豆油灯耐燃,而是煤油灯的“煤”字不好听。如果使用蜡烛,则必须是红色或黄绿色的,最忌讳用白色的蜡烛。蜡烛还不要用整根的,因为那蜡烛太细,像个木棍儿,这有“光棍儿”之嫌,男孩子恐怕是要娶不上媳妇儿的。
放灯时,要用带来事先拌好的豆油拌谷糠或玉米芯儿等易燃物将祖坟围成个方形,在西南角留一缺口,意思这是大门,门口放一盏灯点燃,意思是为先人的灵魂上西天大路有灯照亮,是一片的光明坦途。随后,在上风口将油浸的谷物或玉米芯儿点燃,风一吹,霎时在坟前就会形成一条火龙,也就是我们在古书中看到的“火龙灯”,这个意思是说祖坟有龙围绕和守护,说明先人地位显赫,能保佑后人升官发财。
点完灯磕头、念祝词后可离开坟地回家,回家时不要往后看,一直到村子或有岔路口时,才可以四处瞩目或交头接耳。
现在看,这些虽然是习俗,但确实有封建迷信的影子。因为现在由于实行火化,有的人家都将骨灰寄存,没寄存的也都送到了公共墓地,这离家都很远,想送灯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人们就将灯送到公路边上,象征性地点了路灯儿,估计是想麻烦那边儿的地下电信工作者给故去的亲人传一下话:如果想家了就回来看看。呵呵,您说这不是自欺欺人嘛。
这里还要说的是,在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里,新娶的媳妇儿在当天必须回娘家或到邻居及亲属家去住一晚,俗称“躲灯”。据说,新媳妇儿若看了婆家灯,会死亲爹或老公公。民间还有这样的流行语:“闺女看了娘家的灯,娘家穷得钉打钉”,“正月十五不躲灯,死完老爹死公公”。可现在城市里也没这些说道儿,新结婚的媳妇儿谁家都呆,该咋玩咋玩儿,甚至还有亲自上阵洒灯玩儿的,也没看谁先死,显然这确属无稽之谈。
这个期间是很热闹的,家家都有路灯可洒。有的人家并没有往坟地送灯,可也来凑热闹开始洒路灯儿,所以说中国人是很喜欢热闹的,我们先人所设置的这些节假日,除了吃就是玩儿,哪怕穷得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也是乞丐做 爱出新招玩浪漫——穷欢乐。
在正月初十左右,家家户户就都开始用煤油浸泡洒路灯的原料了,这些路灯的原料大多是用柴油浸泡的玉米芯儿或谷糠,浸泡的时间越长,燃烧得就会越充分。那时候,我们管煤油叫“洋油”,是从老辈儿传下来跟着叫的。其实,早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就能生产煤油,已经不靠进口了,但我们还是采用老人的口头语儿,不管是不是国产的,反正自己叫不出来历的,就一律冠以“洋”字儿打头,如:官煤油叫“洋油”,火柴叫“洋火儿”,香烟叫“洋烟”、缝纫机叫“洋码神”,理发剪子叫“洋推子”,铁钉叫“洋钉”,水泥叫“洋灰”,西红柿叫“洋柿子”、铁皮叫“洋铁片子”、“洋瓦盖儿”,身材高大的西洋马叫“大洋马”等。这些柴油不是敞开供应的,而是要凭票到村供销社去领,每市斤在9分钱,平时舍不得点灯,能摸黑儿做的活计就不点灯,没啥事就早早钻被窝儿了,省下来的油票儿都等着元宵节时洒路灯一次性消费哩。
但用这种材料来洒路灯有个弊端,就是怕刮风,一刮风就不敢洒灯了。因为那是明火,材料的质地还轻,村里每家门前屋后都是柴禾垛,谁都怕失火啊!“火烧当日穷”嘛。好像是在我十一岁那年得正月十五就赶上了大风,生产队早就挨家挨户地通知今天不行再洒灯了,等风住了再洒。但好奇的我实在憋不住,就捡了几个玉米芯儿偷偷地拎到背风的房山头点着了,虽然有房子挡风,但却挡不住火光,这边儿我刚点着,村路上就有人发现了,那人喊:“老齐家洒灯了!咱也回去洒啊!”吓得正在路上巡逻的大哥赶忙跑回来,几脚就将我刚燃着的火给踩灭了。
我不甘心,就又回屋去将做灯笼用的小细蜡,我们俗称:磕头燎儿,意思是磕头的功夫就烧没了。将这直径不到一公分的小蜡烛一分为二,点着往背风的地上一放,既安全又有亮儿,还不怕被风吹走。我这个发明太好了,大家一看我已经将路灯摆成了一字长蛇阵,虽然不是很亮,但火苗一闪一跳,还是很有诗情画意的,于是,家家都开始仿效进行燃放。别看烛火不亮,但若是全村都点亮,那场面也是很壮观的。霎时,整个小村的街道就都照的通亮通亮的。也可谓是“灯火辉煌”。
这以后,村人们便不用柴油浸泡柴禾来洒灯了,都改用蜡烛,不仅燃烧的时间长,还可以摆放造型,摆个福字或心型都很自然。后来,分开生产队后,有的人家开始养车,那废弃的机油啥的觉得扔了白瞎就又开始有用它来浸泡玉米芯儿洒灯的了。
正月十五这天要是下雪了最好,那就是所谓的“雪打灯。”如果真的赶上了下雪,那闹灯的人们就更是欢欣鼓舞,因为,这预示着这一年会出现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都是靠老天吃饭的庄稼人,若是碰上好年景,谁能不高兴啊!
随着村里秧歌队的出现,闹花灯的活动便开始步入高潮了。
扭秧歌儿的村民们晃着一盏盏花灯,有节奏地翩翩起舞,他们手里拿着的有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鲤鱼灯”、花开富贵的“花篮灯”、财丁兴旺的“福字灯”、花好月圆的“双囍灯”,穿上喜乐的多彩古装,脸上涂满了各种鲜艳的颜料,排成长龙,敲锣打鼓,踩着高跷,在爆竹烟花中,看着每家每户的路灯儿沿村游行。那些扮演傻柱子的、玩旱船的,玩“猪八戒背媳妇儿”的都卖力地表演,时不常的做出几个滑稽的招牌动作,逗得看热闹的人前仰后合。尤其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儿,三五成群的集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跟着秧歌队伍一家一家的看热闹儿,不仅和着滑稽演员的逗乐,笑得开怀和狂野,还要得意地向一些小伙伴们炫耀自己的灯笼儿亮、新、奇、特。
元宵闹灯是我们国人的一项传统活动,祖国大地,无论东西南北,城市乡村,处处都是张灯结彩,绚丽悦目,莺歌燕舞,笑语欢腾。真正是天上人间,灯月交辉,流光溢彩,炫目非常。一年又一年,年年闹花灯。但进城以后,却只能是观灯,而不能亲自参与去制造快乐了。我相信:只有自己亲自参与,那才能令所有的人都怀着不同的阅历和心情,体验着相似的喜悦与快乐,寄托着自己在新年伊始时,祈福于未来添福发财、平安顺利、心想事成的美好心愿。您说对吗?
作者简介
齐光瑞,男,文化学者。畅销书作家。出版发行了写作理论文集《浅谈报告文学的创作》,小说集《万紫千红总是春》、散文集《挥斥方遒》、《关东风情》、戏剧集《风流村》;畅销书:长篇小说《绝对新闻》、《作协大院》;文艺评点随笔《活色生香话水浒》等书籍。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