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湛江最优定位是“港口工业城市”?“两水一牧”为啥不行?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双转移”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忽略了一个物流成本和产业配套的问题,珠三角的优势产业不一定适合湛江,强行转移过来,就失去了原本的价格优势,很难在落后地区存活。对此,网友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深圳龙岗的工业园区很多

“凭什么?人家在广州深圳开公司开得好好的,原料容易买,工人容易招,销路不愁,运费便宜。转移到湛江?原料还从东莞买吗?工人不愿意来,出双倍工资吸引他们吗?销路怎么办,还是要卖到珠三角去。成本高7倍,为什么要来?除非是湛江独有的优势,双转移不如把注意力放在现有产业升级上,把本土企业做到世界一流水平,出几个年产值千亿的公司。”

“非常对!广深珠买菜回湛江煮好,再拿去广州卖!何苦呢!”

“湛江市在广东的尾巴(地图上),不可能买一个配件却要跑珠三角去买?产业链肯定是输给河源、汕尾、惠州等市,因为近啊!”

“广东沿海经济带的建设必须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广深今后主要将精力放在创新上,重点布局新兴产业,而汕湛主要将精力放在创业上,重点布局传统产业,但是一个共同点就是全力发展向海经济,用外循环带动内循环,否则就会失去生命力和竞争力。”

……这些网友的说法是有道理的,湛江要发展,必须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发展优势产业,而不是盲目地搬运珠三角的产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个产业的生命力必须要有一个产业链甚至是产业集群作为土壤,湛江没有珠三角那些产业的土壤,强行搬来真的活不了。再说以湛江的陆地物流,到广州深圳还不如到广西便利,更是增加了产品成本。那么,适合湛江经济发展的定位是什么?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下。

关于湛江经济发展的定位,很多人的概念是模糊的。一听到什么钢铁、石化,就抱怨污染来了,环境差了,没办法居住了。然而,当看到珠三角城市发展得如此红火,又垂头丧气,说湛江再过几十年都赶不上珠三角,甚至连茂名都追不上,看不到未来什么的。为什么这些想法混乱又矛盾,主要是因为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

从人类发展历史来说,最早是狩猎为生,后来学会了畜养和种植。畜养和种植使人类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了奴隶社会。种养让人类意识到土地的重要性,贵族圈得土地形成地主阶级,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靠土地(包括海域)生活,人绑在土地上不流通。一直到清朝末年,中国都是以这样的农业经济为主。

湛江地区百年前的优势农业资源主要是糖、盐、水产品、花生、蒜头、蒲编等,由于产量大,本地人已经不满足自给自足,而是利用物流卖到外地,换取更多的价值。当时湛江地区有安铺、梅菉、赤坎、西营、海康、徐闻的多个港口,走水运贸易,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不过这时的工业仅限于农产品粗加工,商业也仅是农产品及生活用品的贸易,附加价值低。

解放前的湛江港

工业革命改变了全世界。其中煤和铁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有了煤和铁,就能大规模地生产钢,有了钢,就可以完成各项产业的机械化,进而批量化的制造工业产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真正的工业化是从上个初期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开始的。我们不要只看到现在的上海、北京是那样环保干净,首钢、宝钢可是京沪早年的工业化领头羊企业。

湛江港作为粤西和环北湾最大的深水良港,也是大西南的出海口,长期以来是煤、铁、石油等大宗工业原料的物流基地。湛江的陆运交流一直落后,但海运却有优势。大量的煤铁经过湛江,为何不利用这个资源来搞“钢铁事业”?要知道,要成为一个强国,有钢铁才有一切,五十年代的大炼钢铁是极端了些,但也说明当时成立足于世界的急迫心情。

所以湛江最适合的就是港口物流带来的煤和铁,搞钢铁厂是首选,另外依托石油搞炼化、搞化工,都是非常对口的港口经济。当钢铁、化工项目成熟后,湛江的产业还可以升级,可以用特殊钢材生产汽车配件、整车、轮船、建筑材料等,赚取更高的剩余价值。化工方面,德国巴斯夫就是一个很好的升级产业,它的业务主要以化学品及塑料为核心,范围十分广泛,从原料到植保剂和医药等,数不胜数。

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生产区

如果你觉得“钢铁、石化”这些字眼刺眼,等湛江的产业集群成熟后、衍生出汽车、轮船、建材、塑料制品、医药这些产品,你又觉得如何呢?从重工业到高科技工业是有一个过程的,湛江正在稳定前行着,半山腰和山顶,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你的眼界也会不一样。

至于大家担心的污染问题,现在的钢铁石化企业已不像过去那样,环保意识和环保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环保已经立法,监管也是一年比一年严格。你觉得那些国企领导会随便砸了自己的饭碗吗?“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相信现在的钢铁石化企业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即便现在不是很完美,但会逐步完善。就连茂名这个石化城,空气质量也一天比一天好,真不用太担心湛江。

湛江港宝满集装箱码头

也许有人会说,要说湛江特色,有什么比得过“两水一牧”呢? “两水一牧”是“水产、水果和畜牧业”的简称,实质上这个战略包含粮、油和糖等整个农业。不可否认,“两水一牧”确实是湛江特色,但农业加工业的附加值低啊,湛江陆运物流成本又高,这些低价的东西,你运到哪里去卖?湛江的农业非常分散,怎能敌得过人家大片平原的农业产业化?

现在进口的农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外人少耕地多,海域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再说,低利润的农产品,必须要有量的积累,湛江的耕地林地能有多少,180多万青壮年在外地打工,谁去种地呢?除非种地的收益比打工的收益高很多。

在21世纪还搞“两水一牧”,我感觉就是回到了清末和广州湾时代。那个时候,雷州半岛和粤西地区早就在搞“两水一牧”了,搞得还很不错。许爱周都把坡头的花生油和硇洲岛的海味干货卖到美国旧金山了,自己也成为了“船王”。事实证明,这个发展战略在上世纪90年代根本就是错的,让湛江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然,现在的“两水一牧”,也不是说不可以搞,农民和民企小打小闹可以,但成不了大气候,主要是产量和物流成本问题,从湛江把水产品与水果运出去太难了。湛江的水产品出口业,也是一年比一年竞争激烈。靠农业,真的很难撑起湛江的经济。

徐闻菠萝的海

另外,飞鸟哥认为:农业能不能搞,关健要看是否有配套产业,如农产品深加工、销售、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等。现代化农业与当年的“两水一牧”是不同的,当时只是动员农民搞种养,对农业科研、种苗、销售、深浅加工、物流的配套比较忽略,属于比较传统和原始的思路,所以将被时代淘汰也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你觉得湛江经济发展最好的定位是“港口工业经济”吗?“两水一牧”还有没有搞头?欢迎留言讨论。本文只代表我个人观点,时间匆忙,如有什么错漏,也欢迎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