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S:肱动脉结扎术治疗血透通路感染
远端肱动脉结扎治疗AVF或AVG感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术后上肢缺血、神经功能损伤和感染复发率均较低。
——摘自文章章节
血透通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尿毒症患者生命线的维持,其中,血透通路感染的处理尤为棘手,感染导致通路失功、全身感染、并可以诱发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对于使用肱动脉作为流入道的血透通路感染,治疗方案取决于感染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局部感染可以行AVF或AVG部分切除,保留肱动脉,但对于严重感染,往往累及肱动脉吻合口及整个血透通路,术中肱动脉修补重建需要使用补片或其它移植物,极易诱发再次感染,能否通过简单的肱动脉结扎和感染灶清除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期血管咨询带来2020年12月发表于JVS的BAL控制上肢AVF或AVG感染安全性的系统性综述,与大家分享。
研究目的
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而需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建立功能良好的长期血透通路至关重要。然而,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或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VG)感染往往复杂甚至可能需要急诊手术。其中,累及肱动脉吻合口或移植物的广泛感染,往往需要肱动脉修补或重建,而肱动脉结扎术(Brachial artery ligation,BAL)作为另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术式,本研究旨在对BAL治疗血透通路感染进行系统性综述以评估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研究方法
研究者对电子数据库进行了详尽的文献检索,并纳入了所有针对BAL治疗血透通路感染的临床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为BAL术后上肢缺血的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BAL术后需紧急行上肢血运重建、上肢截肢、神经功能缺损或感染复发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
共5项研究、总计125例患者纳入了本次系统性综述。所有研究中,AVF或AVG感染均行BAL治疗,随访周期为1-27个月。BAL术后上肢缺血的发生率较低,仅一项研究中的3例患者出现上肢缺血;两例患者紧急行上肢血运重建;一例患者在近端肱动脉结扎后行前臂截肢。所有研究中,血透通路感染均成功清除且无复发。
图1:本次系统性综述的文献检索和研究纳入流程,总共5篇文献,纳入125例患者
图2:纳入的5项研究,其研究类型、入组患者人数、人口学特征、BAL手术指征、血透通路类型、术中细节、其他治疗方式和随访时间
图3:纳入本次系统性综述的五项研究,其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术后上肢缺血、神经功能损伤和感染复发率均较低
图4:肱动脉具有分布广泛且丰富的分支循环,在肘横纹处进行肱动脉结扎术不会完全破坏前臂动脉血供,上肢缺血发生率较低
研究结论
远端BAL治疗AVF或AVG感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术后上肢缺血、神经功能损伤和感染复发率均较低。
本文由倪其泓医师审校及组稿 王预立编译
血管资讯学术资讯专区
网址 : xgzx.talkmed.com
▇ 扫描左侧二维码
即刻回顾前沿资讯
点击获取原文链接
▼▼▼